(1.1)茶樹的起源
茶樹是一種常綠木本植物, 喬木型茶樹高可達15~30 米,基部幹圍達1.5米以上,壽命可達數百年,以至上幹年之久。目前,人們通常見到的是栽培茶樹,為了多產芽葉和方便采收,往往用修剪的方法,抑製茶樹縱向生長,促使茶樹枝向擴展,所以,樹高多在0.8~1.2米之間。茶樹經濟學年齡,一般為50~60年。在植物分類係統中,茶樹屬被子植物門(Angiospermae),雙子葉植物綱(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亞綱(Archichlamydeae),山茶目(Theales),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屬(Camellia)。著名植物分類學家、瑞典科學家林奈(Carl von Linne)在 1753年出版的《植物種誌》中,就將茶樹的最初學名定命為Thea sinensis.L,後又訂為Camellia sinensis L.,“sinensis”是拉丁文中國的意思。目前,大量栽培應用的茶樹的種名一般稱為Camellia sinensis,也有人稱為Thea sinensis,還有的稱Camellia theifera,1950年我國植物學家錢崇澍根據國際命名和茶樹特性研究,確定茶樹學名為“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迄今未再更改。
茶樹是一種很古老的雙子葉植物,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茶樹起源於何時?按植物分類學的方法,可以追根溯源,先找到茶樹的親緣。據研究,茶樹所屬的被子植物起源於中生代的早期,雙子葉植物的繁盛時期是在稍後的中生代中期;而山茶科植物化石的出現又是在中生代末期白堊紀地層中。在山茶科裏,山茶屬是比較原始的一個種群,它發生在中生代的末期至新生代的早期,茶樹在山茶屬中又是比較原始的一個種。所以,據植物學家分析,茶樹起源至今已有6000萬年至7000萬年曆史了。
茶樹原產於中國,中國又是世界上最早發現茶樹和利用茶樹的國家,自古以來,這一向為世界所公認。隻是在1824年,駐印度的英國少校勃魯士(R.Bruce)在印度阿薩姆(Assam)邦沙地耶(Sadiya)地方發現有野生茶樹後,於是,國外有人以此為證,開始對中國是茶樹原產地提出了異議。從此以後,在國際學術界開展了一場茶樹原產地之爭。1935年,印度茶業委員會組織了一個科學調查團,對印度沙地耶發現的野生茶樹進行了調查研究。結果,植物學家瓦裏茨(Wallich)博士和格裏費(Griffich)博士都斷定,勃魯士發現的野生茶樹,與從中國傳入印度的茶樹同屬中國變種,至於茶樹的某些差異,那是野生已久的緣故.
特別值得提出的是日本的誌村橋和橋本實,他們結合多年茶樹育種研究工作,通過對茶樹細胞染色體的比較,指出中國種茶樹和印度種茶樹染色體數目都是相同的,即2n=30,表明在細胞遺傳學上兩者並無差異。橋本實還進一步對茶樹外部形態作了分析和比較。為此,他對中國東南部台灣、海南到泰國、緬甸和印度阿薩姆茶樹的形態作了分析比較;1980年後,又三次到中國的雲南、廣西、四川、湖南等產茶省(區)作調查研究,發現印度那卡型茶和野生於台灣山嶽地帶的中國台灣茶,以及緬甸的撣部種茶,形態上全部相似,並不存在區別中國種茶樹與印度種茶樹的界限。所以,最後結論是茶樹的原產地在中國的雲南、四川一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