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注:舊帖。
前注2:”鬥私批修“與”逗死貔貅“是同一個拚音輸入。
“文革小報”尋根第55篇。
太祖是造詞能手,文革中更是登峰造極,屢有新作。“要鬥私,批修”,就是其中之一。
鬥私,批修。啥意思?
其實就是個老皇曆,很早很早以前,老漢祖上的一位鄰居老頭說過個類似的,要“克己複禮”。
克己複禮,手段加目的。為了達到“禮”這個“大同”,要“克己”克服自己的“資本主義思想”。
而太祖的“鬥私,批修”有些奇怪,“鬥私”與“批修”都是手段,沒說“鬥批”之後的目的何在?鬥私,就是克服自己。批修,把一切非太祖“想法”去掉,基本是克服自己的同義反複。“鬥私,批修”實際是“鬥私、鬥私”或是“克己、克己”。
鬥了私,沒了自我之後幹哈?
上“小報”:
都“鬥私”、“克己”了,全體“革命人民”皆失去了自我,悉數成為大樹,咱國不就突變為植物園了嗎?不要慌,太祖不用鬥私批修。
這是1967年底北大“井岡山”一派小報上的文章,“井岡山”是北大“造反大姐大”聶元梓的對立麵。
聶在大會上喊口號,“毛主席和林副主席為我們樹立了破公立私的光輝榜樣”,明顯口誤。可是,文革時不能隨意“口誤”。找你毛病的人會質問:“你沒有那個反動思想,會口誤碼”?“你是不是把掩蓋在思想深處的真心話說出來了”?
得,“口誤”的這位,如果正巧是劉少奇炊事員他三姨的外甥的老板,你丫挨鬥去吧。
好在聶女士是太祖的愛將,口誤就是口誤了。
不過,改正口誤就沒問題了嗎?
小將們繼續追問,說太祖是“破私立公的光輝榜樣”,你是說太祖曾經有“私”嗎?
聶女士到此,估計也不敢接著往下交流了。
聶女士文革前是北大哲學係“總支書記”,哲學就算不全通,多少也會知道一點。大家都“無私”,連太祖都“無私”,不真的成為植物園了嗎?總得有一個人剩下點“自我”、剩下點“思想”、剩下點“原動力”才好。就算是所有“革命群眾”都成了靠得住的台式電腦,起碼還得有個人去啟動那些個電腦的電源開關不是?
聶女士的腦波無法探測,不過聶“口誤”後,再沒見太祖自己“鬥私、鬥私”或是“克己、克己”的報道(林副主席的“私”是另一個故事,按下不提)。
換句話說,全體“革命人民”都把私從大腦中拱出去,交給太祖,太祖集所有人之“小私”成為他自己的“大私”,但此“私”不是私,是太祖“公”。
有點繞。就記住革命人民把私鬥給了太祖,經過太祖開光,成為大公。
當時鬥的還是滿徹底的:
(取自1968年初首鋼“東風報”)
咱軍“支左愛民模範排”的經驗之談。
鬥私,也像文革中其它太祖發明的高招一樣,咱軍執行最得力。比如這個戰術細節,不是一茬一茬的割韭菜,而是“拔大蔥”把“私”連根鏟除。
當然不是咱軍所有將士都會拔大蔥。後來蓋了老大一個將軍府,內藏太祖金像的穀俊山穀中將,文革時的兵。後來家裏有“噸現金”的徐才厚徐上將,文革時的兵。才被踢出來,不知家裏有多少財寶的郭伯雄郭上將,文革時的兵。
三位將軍文革時“鬥私”顯然是在割韭菜。
文革時其他“革命人民”成功鬥私,拱給太祖的那些個“小私”呢?太祖駕崩時是全稍走了,還是發還原主?
這個問題老漢也不是很清楚,等星期一咱國股市開張之後,老漢采訪些愛國股東後再給城裏鄰居們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