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難想象,一個精神世界不如中國的民族會發明蒸汽機,汽車,飛機,會有微積分和相對論。
精神的升華才能造就科學理論,並在此基礎上實現了物質的飛躍。
精神發展到高級階段,必然轉化成相應的物質去實現精神的愉悅。否則,精神隻是初級階段原始樸素的幻想。
幻想嫦娥飛月,幻想千裏眼幻想順風耳,卻沒有把這種幻想升華到高級的精神層麵,就不可能產生登月火箭,雷達,電話電報無線電,也就沒有互聯網。
物質的飛躍,正是精神強大的體現。高級文明中的物質和精神是一體的,相輔相成的。真正的形而上的道是不應該與形而下的器脫節的。中國先秦時代,道器並行,之後雙雙斷崖式下降。
當今世界,在精神和物質之間,已經沒有十分明確的界限,好萊塢電影,非死不可,互聯網,智能手機,人工智能,究竟是物質的享受還是精神體驗?
你上網做什麽?追求物質還是讓精神得到歡愉?
西方精神的代表:莎士比亞,喬叟,歌德,塞萬提斯,莫裏哀,伏爾泰,巴爾紮克,羅曼羅蘭,海明威,傑克倫敦,貝多芬,海涅,肖邦,巴赫,莫紮特,畢加索,列兵,梵高,達芬奇,米開朗基羅,奧林匹克……現代企業管理,經濟學理論,政治製度,法律體係,這些,無疑都是精神智慧。還有,耶穌基督,蘇格拉底,柏拉圖,亞裏士多德,阿基米德,康德,尼采,黑格爾,馬克思,弗洛伊德……他們走的深還是不深,誰說了算?
精神享受,哪裏好?我不確定。可以確定,如果中國好,那麽一個注重精神生活的人不回中國卻呆在西方,很憋屈。
還可以確定,在西方,假如把人們精神生活中的中國元素全部抽除,應該沒有多少妨礙,反過來,在中國把所有西方精神元素抽除,結果怎樣?
我倒覺得,眼下,要享受物質,滿足欲望,回中國好;要享受精神的自由和愉悅,西方好。體會不到這一點,隻能說,出國是一個錯誤。當然,也因人而異。
另:英語,也看共性。漢語說,表哥,表姐,表弟,表妹,堂姐,堂弟,堂哥,堂姐,堂妹,英語就一個字:COUSIN. 英語把這些都放到一類裏,人,無必要時不標差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