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半夜看了這部純正韓語沒有字幕的《金氏漂流記》,因為陶陶三的介紹,我就相信了他,雖然沒有字幕,我就把它當成默片來看。
確實這部電影真的沒有辜負我的期待,雖然中間還是有廣告,也沒有磨滅我的興致。看的過程中我嘻嘻傻笑,雖然是部有些悲哀的故事。但是,人生就是這樣,有時候悲劇也能過成喜劇。
看到壇裏在說自殺的憂鬱症病人,真的很讓人心疼。現在的憂鬱症患者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讓我非常唏噓。當然,憂鬱症有各種各樣的成因,我覺得大多是失望了對自己的期望,或者說失望了親人對自己的期望,然後感到了絕望。我很慶幸自己是一名憂鬱症病人,也希望能改成曾經是一名憂鬱症病人,我還是有信心的。不過我由此獲得了非常多的人生經曆跟收獲,已經完全超出了我的付出。當然,時在深陷其中的我是非常痛苦的,我也很理解深陷其中的病人的感受,連我自己一個過來人,都不知道能夠怎麽安撫正在痛苦中的他們。大概隻能傾聽,然後鼓勵,告訴他們我自己就是一個曾經痛苦過的人,希望能讓他們增加信心。
電影裏的男主是一個準備自殺的人,並且真的跳了橋,不過橋下有一塊綠洲,他竟然被漂上了綠洲。沒有死成的他開始謀生。其實如果沒有了社會上的多重身份,隻是作為一個在自然界中謀求生存的“原始人”,生活是能夠很簡單的。最大的欲望就是填充食物,慢慢地生活竟然過得了有聲有色。這真的是現代人的一大悲哀。
電影裏麵還有個插曲,有一個不直接的女主,不過我不劇透了,是很值得觀看的一部電影。當然,是對我而言。
人參花故事裏的約翰,我想也是對自己失去了活下去的信心。哥哥那麽優秀,自己是趕不上了。父母還要不斷地為自己操勞,母親還要因為自己而改期手術,還要因為擔心而扣下自己的車鑰匙。如果是我我也會覺得自己是累贅,我也會想要幫他們解脫負擔,活著還有何趣?當然,這隻是根據我自己的心理得來的揣測。
看到壇裏還有人說自殺的原因是因為吃了抑鬱症的藥物。我自己吃了幾年的抗抑鬱症藥物,確實,吃藥之後人會變得遲鈍、昏沉。但是,我是吃藥的受益者,如果沒有這種遲鈍、昏沉,我大概更是生不欲死。當你陷入一個對任何事物沒有了任何興趣的時候,你不明白這個世界還有什麽值得留戀。這種遲鈍、昏沉減低了這種生無可戀的劇烈感,而且,我吃的藥是能夠刺激神經產生血清素,促成多巴胺的分泌。不過,有三個月的滯後期。挺過了最開始的三個月,你就開始有了食欲,而且越來越旺盛,人也沒有了運動的渴望,人總是昏沉。但是,心情不再憂鬱,可以看電視開懷大笑,多麽不可思議的轉變。當然,這是醫生給我開的藥,每個人情況不同,醫生給的藥也不一樣。
我是7月25號開始停的藥,既然藥物有三個月的滯後期,我真正不受藥物的影響還要等到10月25號開始。所以,我是期待又有點緊張地盼望著。不過,這次我是有很大的信心的,雖然我前幾次的停藥失敗,但是,這一次是真的不同。因為,我自己成長了這麽多。
我也非常慶幸因為了我自己的遭遇,讓我沒有再給我的女兒任何的額外壓力。其實,在我家姐姐小學跟小學之前,她有非常嚴重的不安全感,甚至也患上了憂鬱症。大概也有我的情緒影響。其實父母所有的言行舉止對幼小的孩子都是有非常大的影響。因為了我自己的切身經曆,而由此機緣加入了太極門,讓我悟到了很多的人生哲理。孩子真的不是自己的私有財產,我們的關注點真的應該是自己,而不是孩子。如果約翰的父母沒有給約翰那麽多的關注力,說不定能讓他有點自由呼吸的空間。當然,很有可能會有人反對,我說的關注力是始終把焦點放在自身,關注自己的成長,然後輔助孩子的成長,讓他們自由地發揮,我想我是真正明白了這點的,很高興自己也做到了,讓我慶幸地有了兩個活潑健康的貼心棉襖。
不知道怎麽囉嗦地寫了這麽一篇,既然想到了,就寫了。想停了,就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