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曆史之間

來源: 清清寒胭 2021-08-13 20:22:32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799668 bytes)

A Saltbox 

 

住在新英格蘭,就仿佛是住在美國的曆史之間,常常一出門,會有翻開一頁史書的感覺。

出了家門口的小道拐上主街,不消兩分鍾就路過一棟老屋。老屋門邊貼著一塊書本一般大小的牌子,上麵寫著:The Wickham House (1685)。對的,這就在家門口的老屋,有300多年曆史了,比美國還年長百歲。

如果對老屋好奇,不妨找本類似“鎮誌”這樣的書來查。於是我們查出來,1685年,富裕人家Wickham建了這一個本地稱為“鹽盒子”的房子。“鹽盒子”是當年新英格蘭地區流行的建築風格。這種像當年盛鹽的盒子一樣的設計,其實源自英國。安妮女王當朝那會兒,“老”英格蘭本身就盛行這樣的“鹽盒子”。那“盒子”屋頂的坡度,可以比作一一捺。“撇”的那邊短而高,因此可做成兩層樓,而另一邊就長長地“捺“下來,一直捺到一人多高,隻夠做一層的高度。屋頂這樣撇捺,其實是納稅上的考量,因為女王安妮立法說,你住兩層,就要交稅。於是大家都把屋子的一邊捺到隻有一層高,地是占得一樣多的,但是稅就可以賴掉了。所以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這種民間的智慧或者狡黠,古今中外都是一樣的。

到了1716年,William的兒子John成家了,他們就把“捺”出來的那一邊屋頂抬高擴展,建成了一個兩邊對稱的“荷蘭頂“。這也是早期殖民美洲大陸的英格蘭移民常常采用的建築風格。現在如果去到荷蘭,在偏僻如遺世獨立般的羊角村,或者盛世過後依舊氣度不凡的阿姆斯特丹,這種對稱的屋頂,就像童話中的小紅帽住的那樣,也還是隨處可見的。

婚後的John和父母同住在一個“荷蘭頂”下,完全異於現在18歲就自立門戶的社會常態。想來那時幾世同堂,也如巴金的《家》裏一樣,是尋常的家庭格局。獨立和自由,都是要等經濟和文明發展到一定的程度才能獲得的奢侈吧。

驅車穿越新英格蘭小鎮,尤其是路過大片大片的農場的時候,常常會遇見撒落各處的“鹽盒子”和“荷蘭頂“。這些老盒子的外牆都釘著長長的原木板條,這裏有的是砍不完的森林,鬆柏板條自是取之不盡。

有的老盒子的外牆是簇新的,譬如這個William Wickham House。300多年過去,多少仗打完了、多少雪災颶風來過人間,而這屋子完好無損地保存下來,裏麵依舊好端端地住著人。住戶不過是普通居民而已,普通到完全有可能就是孩子的同學家。當然盒子幾易其主,早就不姓Wickham了。

也有的住戶特意把老盒子外牆上斑駁的曆史感保留下來。這樣的主人,想必是沉溺於過往,不那麽在乎眼前的房屋市場價值。對自己的審美有任性的堅持,肯定會有損世俗利益。然而原色的鬆柏板條在許多年風霜雨雪的侵蝕之後,在斜陽的光輝裏呈現出一種歲月的黑金色,看上去有一種撫慰人心的神秘與莊嚴。如果能挽留這樣的美,即使不過隻有自己的眼睛能夠看見、隻有自己的靈魂能夠感知,這樣的利益損失,其實早已經是精神上的獲取。人生在世,還有什麽能比個人心靈的滿足更加劃得來的盤算呢。

當年搬到這些“鹽盒子”和“荷蘭頂“邊上定居,最初的欣喜像漲潮一樣的洶湧。果真是住在那些電影、繪畫或者文字描述過的場景裏麵了麽,那個從少年時代起就無限憧憬過的遠方?《冰風暴》裏那些在庸俗的日常生活中失落的靈魂,他們何時能夠突破自戀以至於自戕的困境,最終走上《革命之路》?在《克裏斯蒂娜的世界》裏,懷斯,你想讓羸弱的女主角在這片孤獨的人生山坡上掙紮多久?我們是否一定要到《瓦爾登湖》邊過上隱居的日子,才能像梭羅那樣最終醒悟:“一個人若是活得誠懇,那他一定是活在遙遠的地方”?

現在我已經在這種到處散落著曆史痕跡的新英格蘭小鎮住慣了,習慣了讓這些痕跡成為生活本身。周末去美國最古老的渡口擺渡過河,在突突的馬達聲中追看那平靜卻永不停歇的康河;或者黃昏的時候去農場邊上和“鹽盒子”相會,看夕陽在“荷蘭頂”上熔出歲月的金黃。

三、四百年前的往昔,好好地還留在觸手可及的日常中,這讓活在當下的我感到安慰,仿佛冥冥之中得了啟示:慢慢從容地過這一生吧,無需為什麽著急。雖然這個往昔不是我的祖先傳承給我的,但是這又有什麽關係呢?文明的遺產,是屬於全人類的,就如同餐桌上的那套描繪中國庭園的英國China一樣,我可以安之若素地受用。

我在別人當心地保護下來的曆史裏住著,帶著自己的祖先遺傳給我的種種優缺點、種種異域風格。我沒有什麽非要實現不可的願望,盡量活得誠懇,這是唯一的信仰。三、四百年後,我的現在也就成為小鎮的曆史了,並且是曆史中將被遺忘的那一部分。

所有跟帖: 

很好。不識廬山真麵目。 -- 給 立 發送悄悄話 立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13/2021 postreply 20:25:15

沒去過新英格蘭,你讓我看到新英格蘭。寫的從容優雅,看見心靈的豐盈。:) -簡丹兒- 給 簡丹兒 發送悄悄話 簡丹兒 的博客首頁 (607 bytes) () 08/14/2021 postreply 04:00:25

寫得好. -bymyheart- 給 bymyheart 發送悄悄話 bymyheart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14/2021 postreply 11:38:36

漲知識了,原來那種半麵坡的房子是這麽來的啊。 -為人父- 給 為人父 發送悄悄話 為人父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14/2021 postreply 13:07:54

謝謝大家,原來丹兒也喜歡那句話 :-) -清清寒胭- 給 清清寒胭 發送悄悄話 清清寒胭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14/2021 postreply 15:16:16

勾起了我對新英格蘭小鎮的種種回憶,寫得太好了 -師太明年三十八- 給 師太明年三十八 發送悄悄話 師太明年三十八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14/2021 postreply 16:42:58

好文采 -qinqinqin- 給 qinqinqin 發送悄悄話 qinqinqin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14/2021 postreply 19:48:44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