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設人類活動的目的可以用一句話概括:俺覺得可以是幸福地生活。
假設幸福是一種狀態:它應該處於一個平衡點,靈魂和肉體之間,放縱和節製之間。
這樣,西化和複古就有一個合適的背景和標準,可以簡單地說一說了。
西化,其實是現代化。之所以西,是西方現代化得早,程度高,質量好,因為。它代表了幸福的物質一端。
古化(不,不是複古,因為古不能複)之所以讓人煩,是因為它代表著陳舊不合時宜。
對西方以外的文明來說,西化的目的是什麽?是西化本身嗎?
不是。是幸福化。是物質的豐富與享受。
對現代文明來說,古化的目的是什麽?是古風古味嗎?
不是。還是幸福化,是精神的充實與健碩。
西化不是目的,古化也不是。
說到西化,俺覺得追求的是物質上的文明,是今天的,現代的事情;說到古化,俺覺得追求的是精神上的文明,依然是今天的,現代的事情。
追求物質上的文明講西化,是因為西方的體係做得好,追求精神上的文明講古化,是古代的思想做得好。
西化不可能也不應該照搬。
古化就更不是也不應該照搬。
科學界人士嘲笑中醫最喜歡攻擊的點之一是:中醫是類比思維,而這種思維是原始的,低級的。
其實照搬式的西化才是低級的不知所以然的類比思維。
看到“古代”就把眼睛移開、思考功能關掉才是不知所以然的類比思維。
今天的西方是現代化的結果,不是現代化的成因。所以,搬不了,能搬也沒有用。西化是要學精神和能力,不能隻抄成果。
同樣,古代是靈魂與精神的深度,不是那些規矩製度文字。提起古代是要學精神和能力,不是隻抄成果。
假設人類活動的終極目的是幸福,幸福是一個平衡點,那麽判斷力應該比這個點的形成要早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