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時期的“奇遊” (三)

來源: 前川 2021-05-20 05:54:45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2525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前川 ] 在 2021-05-23 18:40:21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繼續遊。這回不是鑽進一本書,而是跑進了一幅畫----《清明上河圖》。

到這幅畫裏,當然第一是被這條大河吸引了。這條河叫汴河,而這座城叫汴京。聽上去是個京城?一點不錯,就是北宋京城汴梁(現開封)。

汴河從汴京城斜穿而過,沿著河有一條大街橫貫全城。在這條大街上你可以找到各種酒樓瓦舍(戲院), 醫館藥鋪,金銀漆器,茶坊餅家,肉鋪魚檔,書畫珍玩。 賣酒的、糧食市場、廚具店、弓箭店、燈籠店、樂器行、布莊、畫廊、餐廳應有盡有,各種小吃更是琳琅滿目。大街上民宅商家沿街而建,大白天人頭攢動,到了晚上也是人聲鼎沸,各種叫賣聲此起彼伏,夜市常常到三更才結束,早市到五更又開張。碰到節日,更是通宵達旦。城內商鋪攤位之多,把行人的走道都擠沒了。城裏還有專業的消防隊,都配備雲梯,竹筒水泵,及牛皮做的水袋來滅火呢。想不到這個900多年前的城市是如此繁華,使我這從現代城市來的人都有些暈頭轉向。

入鄉隨俗,我先得把現代人的這身衣裳換了。錢呢?幸好我有從博物館買來的宋朝紀念錢幣,可以抵擋一陣。先買一身女裝,再買一身男裝,緊急時好用。我走進一家衣裳店,老板問,弄啥哩?我一下沒反應過來,原來宋朝官話是洛陽話,後來聽聽也聽熟了。

又看見一家飲食店模樣的店鋪想進去,門口卻樹著大字招牌“腳店”,百思不得其解啊,但是看到裏麵的人都吃得津津有味,就鬥膽進去了。原來腳店就是小酒店,以區別於正店,大酒店。酒店門口多有酒旗,還有的有彩樓。這時大概是中午時分,店裏說,他們不賣午餐。我問哪兒有賣,他說哪兒都沒有賣,我愣住了。後來才知道,宋朝人隻吃兩頓,早餐和晚餐。早餐一般在八,九點,晚餐在四五點。店小二說要是很餓,有點心賣。沒辦法,就等吧。又想怪不得過去大將軍帶兵打仗,喜歡說句狠話:滅此朝食。朝食就是吃早飯。如果八九點鍾吃早飯,那還有好多時間去“滅此”,如果六七點鍾吃,可能來不及。

坐在店裏向外望,大街上一堆一堆的人走過,有的乘驢,有的騎馬,也有挑擔推車的,呼朋喚友,悠閑自得。他們經過那座圖中的大橋,向東或是向西。那橋有一個好聽名字叫“汴水虹橋”,居然是木結構,而且是座拱橋,當中沒有橋樁。這種橋完全由原木交叉嵌入所組成,不用釘子,但十分堅固。一群毛驢馱著待售的木炭從橋上徐徐經過,原來在城裏他們燒炭不燒柴。河邊又種植了桃李柳樹,春夏之交,花團錦簇,遠遠望去,姿態各異,好像圖畫一般。

忽聽那店裏小二哥叫道,去看船啊,說著跑出店去,客人們也跟著他跑出去。我跑到外麵一看,正有一艘大船要經過那橋下,像是客船,好像有三層。可是那船的桅杆好像比橋洞高。可能過不去,那怎麽辦呢?這一定是一條從遠地來的客船,不怎麽熟悉這裏的地形。這時橋上橋下都站滿了人,趴在欄杆上七嘴八舌地出主意。眼看船就要撞過去,這時旁邊的一艘船上的老大急喊,放桅杆,放倒桅杆。這時客船上的人才想起來,急忙把桅杆放倒,那種桅杆上是有搖軸可轉動的。可是這時船已到橋洞下,由於大家都去忙著放倒桅杆,船身失去控製,斜了過來,現在要把船拉直了才能前進。這時又有人喊,拉纖拉纖啊,看樣子他們不是碰到第一次了。這時不知從哪裏出來四個纖夫,背著纜繩就走,還有幾人用長篙頂住船身,橋上橋下的人又一起喊號子,最後船頭終於直了,駛出拱橋。人群慢慢散了,大家都很有成就感。

還好有驚無險。回到店中,小二哥來問,客官,您點什麽菜?我看了看菜牌,有各種肉類蔬菜,但是沒有土豆,西紅柿,洋蔥,玉米做的菜,那些要等以後的朝代從美洲等地傳進來;也沒有蘋果西瓜,那也是後來傳進來的,所以叫西-瓜。  他們早餐有油條,晚飯有火鍋, 還有許多菜不知是什麽做的,不敢點。例如,藍田玉(蒸西葫蘆),金玉羹(山藥煮栗子)。這是什麽?“太學饅頭“?對,就是太學(相當於大學)裏吃的饅頭。宋朝善待文人,據說太學飲食很好。我有些疑惑地看看,再好能好得過”茶軒“的饅頭嗎?不點。”蟹釀橙“,小二哥一看我停頓下來,馬上介紹,這個菜就是把橙子挖空,嵌入蟹肉,蒸熟而成。我又看到一款叫”茅鱔“,我想一定是黃鱔,所以也不用小二哥介紹,好吧,就點這兩樣,再加一個純菜魚羹。小二哥跑幾步,近廚房,把那幾個菜名一字不拉的唱了一遍,好像京劇裏的台詞,有腔有調。

一會,小二哥端了菜來,擺鋪好,問道,客官從哪兒來啊?從平江府(蘇州) 來,我說了一個宋代地方。啊,客官一定是坐船來的吧。小二哥不無自豪地說,您看我們這汴河上 ,裝船卸貨,往來客旅,千裏不絕。您從這裏可以到西京(洛陽),楚州(淮安),江都(揚州),錢塘(杭州)呢。您要在這住店呢,一定要找“久住王員外家” 客棧,就在不遠,我指給你看。他們家又幹淨又安全。記著這幾天街上還有花燈,可好玩了。

小二哥把注意事項都給說得清清楚楚,原來宋人這麽好客。他一邊說,一邊往送外賣的盒子裏裝著食物。

拿起筷子,先看這“·蟹釀橙“。蟹肉很新鮮,份量又多,當然了,這裏有條大河麽,即使釣不到,也從陽澄湖運來了,蟹肉帶有橙皮的清香。再看這”茅鱔“,細細的像蚯蚓,不對啊,黃鱔好像不是這樣的。急忙喚來了小二哥,這不像是鱔魚啊,好像蚯蚓。小二哥說,對啊,就是蚯蚓。大家愣住,大眼對小眼。我怯生生地問,你們,這個,吃蚯蚓嗎?小二也不好意思起來,我還以為你知道這個菜。

還好純菜魚羹很正宗,趕緊吃完結賬。

吃好了飯,時候還早,繼續逛街,看見後街上有一座雕梁畫棟的大廈 ,樓簷下懸著四盞橘紅色梔子燈,招牌上寫《樊樓》, 有人說那就是青樓 。青樓?老是看書裏說到青樓,得去看看。這時我一身男裝,圓領大袖的長袍,領口袖口下擺飾有一道深色鑲邊,這式樣又叫襴衫,腰可束,袖管大得出奇,裏麵好像可以放好多東西,可以當個口袋用,我想戰國時荊軻刺秦王大概就把匕首藏那。頭上得戴頂方巾,再把眉毛畫粗點,鏡子裏照照,也是倜儻小生一枚。 口罩呢?

進得門來,看見頭牌掛的是李師師。李師師,知道啊,汴京有名的歌姬,才情容貌非常人能及,擅長歌舞,深諳詩詞,文人墨客爭相登門。有詩人這樣形容她,遠山眉黛長,細柳腰肢嫋。遍看穎川花,不似師師好。

這時隻見師師在眾人陪伴下來到大廳。她略施粉黛,也不笑,輕輕施了個禮,坐下,撫琴。你說她漂亮嗎,和現在的電影明星不一樣。我正想著,這時她從琵琶上抬起了頭,向觀眾席望去,嘴角微帶笑意。這時我看出來了,眼神清純,溫婉靈秀,毫無做作,不亢不卑,果然是個謫仙女,隻是困居於此。

曲子開始,樂器除了琵琶,還有箜篌(像豎琴那樣的樂器),還有小鼓,笙簫笛種種。我發現她和眾歌女把王維寫的送別詩“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合著絲竹聲唱成這樣 :

 渭城,渭城朝雨,渭城朝雨浥輕塵。

 客舍,客舍青青,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勸君更盡,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西出陽關,西出陽關無故人。

有趣啊,原來宋詞就是這麽慢慢演化來的。這時外麵來了一夥人,似乎都是文人,裏麵有一俊朗青年很是惹眼。

我問旁邊一個小廝,這誰?他看了看我,新來的?這是大名鼎鼎的柳永啊。奧,讀過幾首他的詞。據說柳永一次科舉沒中,回來心灰意懶,對著青樓裏的歌伎就寫了一首:“幸有意中人,堪尋訪。且恁偎紅倚翠,風流事,平生暢。青春都一餉。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那時候柳永一發表一首專輯,立馬就由歌伎們傳唱開去,結果傳到皇帝耳中,皇帝一聽來氣,你不在乎“浮名”嗎?就去填詞好了,結果他再次落榜。從此他寫詩就自稱“奉旨填詞” 了。今天他要發布新寫的詞了,小廝說了句。

師師早進去了。這時有一個歌伎出來,不是一個,是三個。她們穿著淺胸的交領襦裙,略露 胸襟, 不似唐人奔放,卻比唐人優雅。第一 個穿紅裙的歌伎,手拿象牙拍板,又叫牙板,合著詞的節拍,輕輕敲了,娓娓唱來。她唱的是有“詞家之冠”美稱的詩人周邦彥的《燎沉香》:

燎沉香,消溽暑。鳥雀呼晴,侵曉窺簷語。葉上初陽幹宿雨,水麵清圓,一一風荷舉。
故鄉遙,何日去?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五月漁郎相憶否?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

吐字清楚,餘音繚繞,一曲唱完,人人點頭。

第二個歌伎著翠色衫,唱一段蘇軾的《陌上花》。

陌上花開蝴蝶飛,江山猶是昔人非。
遺民幾度垂垂老,遊女長歌緩緩歸。

第三個歌伎有些年長,梳著高髻,形象端莊。她唱的正是柳永的新詞《望海潮》: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
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

。。。。
重湖疊瓛清嘉,有三秋桂子,十裏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
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
。。。。

“有三秋桂子,十裏荷花”,真好詞。據說因為柳永把杭州寫得實在太好,令北方的金人無限神往,竟起了滅北宋之心。這時又從別的館裏湧進一群歌伎,都來聽柳永的新詞,一時間鶯飛燕舞,弦歌不輟。柳永在花界的聞名在當時就有這樣的說法,不願千黃金,願中柳七心,不願神仙見,願識柳七麵。

我怕被她們踩死,趕快逃了。

路上經過一個小巷,看到一個小孩兒在一家門前的一棵樹上哇哇地哭,叫著媽媽媽媽,可周圍卻沒人理他。仔細一看,小孩是給放在一個大籃子裏,籃子係在樹杈間,雖然不很高,但是小孩子是爬不下來的。於是我趕緊去借了把梯子,把小孩兒放下來。我問你爬那麽高幹嗎?他說媽媽讓他在那兒讀書,背不出別下來,再看籃裏果然有好幾本線裝書。這時孩子的媽趕來,不很高興,客官,你在這攪和啥,他考不中狀元你負責?

宋朝沒兩三年就有一次進士考試,考中者的名單會在春天公布,是謂“發榜”。 發榜那天一大早, 你就會看到一輛輛的馬車聚集在榜單附近,還有一群群的仕女站在路旁,等著看新科進士經過。這些新科進士雖然還沒有官銜,但是很快就會有的,所以那些達官貴室坐著馬車前去看榜,想從榜單中挑選名次靠前的進士做女婿,這叫作榜下擇婿。這還好,後來變成榜下“捉”婿了,因為新科進士搶手的很,要先下手為強,以致那些等在榜下的馬車互不相讓,前來捉拿。據史書記,北宋大臣馮京剛考中進士那天, 太師張堯佐想把女兒嫁給他,他不答應。張堯佐派人強行把他拖走,一直拖到新房裏,又強行給他換上新郎官的衣服。 不過馮京寧死不屈,張堯佐沒辦法,隻好眼睜睜地看著這位準新郎溜走。有這事?看來這狀元郎也不是好當的。

這時忽然覺得有些口渴,想來那菜裏不會有味精。看見個路邊攤,掛著一個招牌,“香飲子”。“香飲子”就是飲料。宋朝人很喜歡喝飲料,市場上有各色飲料出售,夏天也有冷飲消暑。我就要了一杯這種香飲子來喝,很不錯。攤主告訴我他們是先將花果鹽醃,曬幹,烘焙,碾成細粉,然後裝入器皿密封儲存,然後再取出衝泡成飲料,這有點像今日的速溶咖啡。

兜了一圈,直覺得這裏民風淳樸,如外鄉人被城中人欺淩,眾人必定會救護他。如巡捕和小民爭執,即使自己賠上酒食,也會出頭救助。酒家遇見人來打酒,都放在銀質的酒器裏給人帶回,也不怕人不還。

回到客棧,店老板來關照,晚上把窗門關緊,不要探出頭去。為什麽?他悄聲說,怕有帽妖。什麽帽妖?官府不讓我們說。不過他還是說了,據說最近有人看到一種像帽子一樣怪物,會飛,還據說會半夜飛入人家裏吃人。這個傳聞鬧得沸沸揚揚,西京洛陽,東京汴梁,南京(商丘)都有流傳,一時間人心惶惶,人們半夜都不敢睡覺,大家拿著器械守著。有人一有風吹草動就高聲尖叫,周邊鄰居也跟著叫喊,直至整個街區叫喊,大概是想把怪物嚇跑。京城中的軍隊也都不敢睡覺拿著武器圍坐在一起,有時跟著城中的百姓的一起喊叫,喊叫聲是此起彼伏,如山崩海嘯一般,吵得皇帝在深宮中也聽見了。皇帝一想這還了得,這個時候老百姓都聚集在一起,士兵也聚集在一起,而且還都拿著兵器,萬一有人圖謀不軌,什麽事情都有可能發生。於是他下令舉報傳播謠言的人,一經查實,立刻將散布謠言的人逮捕,而舉報的人則會被給予重賞。其次,他派人在皇城各處設立道場,祈求驅妖除魔,免災降福。大量的舉報信息被收集上來,不少人因此被捕下獄,還有幾個人被殺頭,但是謠言卻越傳越廣。

這時我想,帽妖,聽著有點耳熟啊,再看他們描繪的圖,這怪物就像個翻過來大鍋,會不會是UFO呢?很可能在宋朝就已經出現。可是我要不要告訴他們我們的時代也這種東西呢?但是誰會相信我呢?還好這時南京主政官想出個辦法,他下令夜晚將城門全部打開,帽妖不是夜晚出沒嗎,那就讓它來好了,就怕它不來。同時又派出巡邏隊到街上巡邏,隻要聽到有人在說帽妖的事,立刻詢問:你見過帽妖嗎,在哪裏見的,時間地點事件經過,有沒有傷人,在哪裏傷人,傷的人是誰,通通給我說出來。這樣混亂才平息了。嚇死我了。

看來宋朝的官還不笨。我這次來,正是要看一個案子的審理。蘇軾大詩人被人舉報,說他反對王安石變法。宰相王安石變法雖說是好事,但是他的一些做法是有問題的,因此引起一些官員的異議,裏麵就有司馬光(砸缸的那位),歐陽修等。在京師時蘇軾就對皇帝上言說,陛下“求治太急“了,而他提出的反對意見也有理有據。因為當時皇帝是支持王安石的,因此蘇軾後來自請出京,到外地去做低一級的官。按說事情就了了,但是後來蘇軾上任才三個月就被禦史台(管理官吏部門)逮捕解往京城,受牽連者達數十人。抓捕的理由是他寫的詩裏對新政多有諷刺,還有人提議要殺他。

 我記得在一家茶坊裏看人們“鬥茶”時就聽他們在談論蘇軾遭文字獄的事。茶也可以鬥?又不是鬥牛鬥蟋蟀。原來鬥茶不是大家去泡茶葉,而是泡茶末。鬥者各自拿出自家上好新茶,研成細末,並自帶瓶裝水,因為水的質量也很重要。鬥時不但有名流雅士,還有店鋪的老板,街坊鄰居都來爭相圍觀,就像現代看一場球賽一樣熱鬧。鬥茶第一要看出來的茶湯顏色是否純白;青白、灰白、黃白都不好,因為顏色能看出茶的采製技藝。茶湯純白,表明采茶肥嫩,製作恰到好處;青的說明火候不夠;灰的,說明火候過了,等等。二是看湯花,湯花就是泡沫,也叫乳花。  一邊加點水,一邊用一個竹做的小刷子輕輕擊打茶膏,就會產生些許泡沫。這種泡沫不能太大,要細勻,還不能立刻散了 ,要看誰的泡沫持久。茶會越打越厚,好像現在打奶油。等鬥茶出了名次,結果一宣布,頓時全場轟動,很有麵子,聽說皇帝也喜歡跟人鬥茶。

彼時茶坊裏一場鬥茶剛結束,難分勝負,有個學士模樣的人忽然念了句蘇東坡的詠茶詩,“雪沫乳花浮午盞,,,人間有味是清歡”。他這一說,大家都靜下來,大概都有點為近來發生的事焦慮。一人說,皇帝如要殺他頭,我們有什麽辦法。我忽然插了一句,皇帝也要講道理。此言一出,舉座皆驚,我也覺得說錯話了,趕緊低頭不語 。這時在鬥茶的那位忽然說,願聞高見。我剛才隻看茶了,現在才注意到那個人氣宇軒昂,隻是帶著口罩,看不清麵目,是長臉,有兩道劍眉。我索性說,如果寫幾句詩就要殺頭,那皇帝是不是很沒自信?你不讓人口說,別人在肚子裏說你知道嗎? 如果他說的不對,你聽過就算了,如有人附和,必是眾人也有疑慮。眾人有疑慮,辦起事來必不得力,敷衍了事,我不相信皇帝連這個道理也不懂。他聽了也不聲響,旁邊一位似為他仆人的說,你是什麽人 ,不許胡言亂語。他卻擺手說我們回去吧 。走出茶坊,覺得自己是多此一舉,這裏是宋朝,現代哪有不讓人說話的。再說了,如果這裏的人覺得這樣生活快樂,那也讓他們去,真是皇帝不急,小廝急。

沒幾天後,就聽說蘇軾的案子判了,沒判死罪,判他去荒蕪地方做個小官。聽說王安石也為他說情。總算是遇到明主了。不過這皇帝還是不聰明,如果采納蘇軾的提議,對新政略作修改,說不定這變法就成功了。最後是失敗了。

有專家評說, 在整個帝製時代,宋朝是自由程度最高的。 宋朝的賦稅和徭役負擔雖然沉重,但是卻在人身權利上給平民鬆了綁,不但允許他們自由流動, 而且允許他們自由結社和自由集會。文臣庶民嘴上議論國政, 哪怕出言不遜,一般來說是不用擔心被砍頭的,所以宋朝的民間社團非常發達。當然對於大的團體還是戒備的。清朝就大不同,《大清律 》上寫:不許民間異姓結拜兄弟, 凡是查出,哪怕沒有政治訴求,也要按謀反未遂論處, 領頭結社的判死緩,其餘成員減一等。正是,防民何必如防川,治國須學烹小鮮(“烹小鮮”這句話是老子說的,意為治理國家像燒菜一樣難,應該像燒菜一樣精心,兩者都要掌握火候,都要注意佐料)。

宋朝節日繁多,而且都放假。其中有元日(春節)、上元節、寒食節、天慶節、冬至5個大節各休假7天,夏至、中元節、下元節、臘日等7個節日各休3天;其他小節各休假1天,加起來共有113天,與現在的節假日天數差不多。這麽多的節假日幹什麽呢?逛街買東西看雜耍啊。

我在那裏的時候,正碰上夏至。他們慶祝起來可隆重了。“冬至祭天,夏至祭地”。所以在夏至前兩個月,就要開始搭設地壇,準備祭祀用品。前三日,皇帝即王公大臣都要開始戒齋,表示虔誠。 祭祀時要獻上一整隻的牲畜,還要獻上小麥,因為夏至是小麥豐收的季節。同時要跳專門的祭祀舞蹈,吹奏專門的祭祀樂曲,來顯示對大地之神的尊重。祭祀結束時皇帝會給大臣賜冰,以示慰問。

又在皇城的宣德門廣場上搭好了露台,諸色藝人在上麵表演,百姓就在台下觀看。看什麽呢?有相撲,說書,影戲,魔術,舞蹈,木偶戲,雜技武術。還有一種滑稽戲譏諷時政,開涮高官,甚至當朝宰相,而且官府也不敢公開抓了伶人治罪,因為拿高官開涮是宋朝滑稽戲傳統。正是台上咚咚鏘鏘,台下笑顏如花。怪不得有人說要來就來宋朝呢。

體育活動計有蹴鞠(足球),水鞦韆(跳水),掇石墩(舉重),投壺,捶丸(高爾夫),馬球,龍舟。。。太多了,說不過來。

 

是回去的時候了,不趕快從畫裏出來,就要變成這畫中人給人觀賞了。宋朝好是好,我也不想一輩子在那兒啊。

我悄悄地走了,下次再來吧。他們是已經定格了,雖然不會知道宋以後發生的事,也很快樂。我們還要麵對一生呢

所有跟帖: 

這個穿越小說很好看!看到我偶像蘇軾啦。川川的文字一如既往地充滿了瑰麗的想象力,讚! 讚完,俺要去搬磚了,回聊。。:) -盈盈一笑間- 給 盈盈一笑間 發送悄悄話 盈盈一笑間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20/2021 postreply 06:00:18

謝謝。Have a nice day. -前川- 給 前川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5/20/2021 postreply 06:03:08

點讚! -忒忒綠- 給 忒忒綠 發送悄悄話 忒忒綠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20/2021 postreply 06:55:00

謝謝欣賞。 -前川- 給 前川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5/20/2021 postreply 07:30:27

奇而麗 -忒忒綠- 給 忒忒綠 發送悄悄話 忒忒綠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20/2021 postreply 07:31:00

+1 -師太明年三十八- 給 師太明年三十八 發送悄悄話 師太明年三十八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20/2021 postreply 18:00:55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