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新聞弗洛伊德案,美國總統拜登宣布美國有係統性的種族歧視。法院宣判後,外麵一片歡呼。人們說這是美國一個重要的時刻。
我認為這的確是美國的一個重要的時刻。它或許將為美國的未來帶來嚴重的影響。
黑人占警察暴力執法較大比例,我認為,是比較可以理解的。最根本的原因我認為有兩點:第一點,因為,黑人的絕對和相對犯罪比例都高。而且,可能不服從執法和對警察的攻擊事件也較多。第二點,美國的擁槍環境和暴力文化。就我所見,弗洛伊德相關的一係列案件絕大部分都存在黑人不服從警察執法而受到暴力製服的因素。擁槍環境對於警察造成的長期持續的壓力也增長警察執法暴力。
美國總統這時不提美國社會對於種族歧視的大量努力,也不誠實指出黑人自身的問題,而宣布美國係統性種族歧視,那麽,之後將怎麽解決這個問題呢?這就意味著不僅僅是警察執法對黑人有偏向性,而是行行業業都存在著對黑人的歧視。
所以,這次勝利將進一步加劇在美國已經形成的這樣的一種文化環境,就是人們不敢批評黑人處罰黑人,而批評處罰黑人就是種族歧視。實際上今天美國黑人可能已經是一個即使處於社會底層的劣勢族群,又是一個享有特權的優勢族群。
所以,黑人可能在同等條件下,比其他少數族裔更容易成功。
如果我分析的正確,這無疑會給美國帶來深刻矛盾。而有色人種夾在其中被利用,最終他們可能成為反種族歧視的受害者,黑人成為進一步的獲益者。比如,這次弗洛伊德事件,其他有色人種似乎並沒有明顯被歧視。而對於仇恨亞裔的攻擊事件是否會像弗洛伊德事件一樣受到重視。
我觀看弗洛伊德的庭審新聞,極具煽情性,製造了一種集體無意識的悲情,每個人一上來就被這種氣氛感染而痛哭。沒有人從警察方麵考量。而且,還特例讓未成年的孩子出庭煽情。這些都是政治的操作。
老道網友對於未來黑人和拉美裔的比例占據美國的一半的擔心是非常有道理的。
因為,單純黑人人口增長不會使他們普遍處於社會下層,但當他們形成了這種以對待種族歧視的思維和抗爭途徑後,將為美國帶來深刻的難以調和的矛盾。而這樣問題還將隨著機器就業的增長以及高薪高新科技的發展,美國無業貧困下層人口與少與富裕人口之間的矛盾。
有網友寫文章談疫情後的中美競爭,還沉迷於冷戰時期的民主和專製的認知。以為,疫情後,美國將顯示出優越性,而甩下中國。這樣的文章邏輯就有問題。因為,之前的40年,沒有疫情,但中國卻超快速的發展,接近美國。疫情之後,中國的內部矛盾可能會進一步減輕,而美國的矛盾可能那樣解決。我現在比較相信20年後西方將無法再炒作新疆問題,而那時美國的黑人問題會更加嚴重。
今天中國的專製是在轉向科學極權主義的專製。在高技術條件下,它的特點是既高度集權,又有著更好的協調性和流通性。
美國的民主既缺乏整體的調控能力,各個局部又缺乏相互的協調,技術的網絡被人為的各級關卡阻礙,以個人的自由抗爭,政客煽動,社會運動的方式操作,所以效率低內耗極大。今年德州的缺電,如果在中國可能根本不成問題,各省調派,馬上就能解決。美國的高新科技的項目的設定和發展都會受到各種各樣政治因素人為因素的影響,效率遠不如中國。
那麽,這樣發展下去哪個國家的人民的利益能夠得到更真實的保障,我們需要仔細思考,並且持續的觀察。
至於美國的種族歧視問題的關鍵在於它一方麵被政客利用,另一方麵被黑人利用,所以,種族歧視的問題不僅難以真正解決,反而會持續撕裂美國,並製造新的歧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