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麽還沒有變成精神病

來源: 前川 2021-03-26 21:38:42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8323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前川 ] 在 2021-03-27 08:03:42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首先,如果你要把標題中的“我們”變成“我”,也可以。因為這些現象發生在每個人身上,也包括我。

  世事繁複,使我們一會兒喜,一會兒悲,失戀了,失業了, 失眠了。。。恨起來恨得要跳樓,痛起來痛得要心碎,愛起來又愛得。。。人人都有一把淚,但我們還都能活過來了。還有,我們時常對於人們的一些行為摸不著頭腦。例如,有人一到考試就肚子疼。例如春妮和誌強曾是戀人,好得你死我活,但是當別人若幹年後問起時,她卻說我不記得了。小孩子闖了禍,常常瞪著眼說,不是我。當我們生病時又常常變成了個小baby,很依賴很粘人。真是千變萬化。

   沒關係,有人早把這其中隱秘給我們揭示了。先提一下弗洛伊德。對於佛洛伊德,世人有不少誤解。其實他最大的創建是指出了人的精神生活構架的三大要素,即id (本能),ego (自我),和superego (超我)。這三種要素在人的一生中相互影響,相互製約。這慢慢說。先說他的女兒,安娜 佛洛伊德。女兒?漂亮嗎?嫁給誰了?No. 她是心理學家,她寫過一本書“Ego and the Mechanisms of Defense “(1936) --自我和防禦機製。防禦機製?防誰?狼?防的是我們的焦慮憂慮(anxiety)。不知這機製是不是在我們的DNA中,反正我們人人都運用嫻熟,甚至連自己都不知道。先看看它們是什麽吧。根據功能,把它們分為以下幾種。

   逃避性防衛機製:壓抑(repression),否定(denial),退化(regression)

    自欺性防衛機製:反向(reaction formation),合理化(rationalization),儀式與抵消(ritual and undoing),隔離(isolation),理想化(idealization),分裂(dissociation),歪曲(distortion)。

    攻擊性防衛機製:轉移(displacement),投射(projection)。

    代替性防衛機製:幻想(fantasy),補償(compensation)。

    建設性防衛機製:認同(identification),升華(sublimation)。

  哇,一看怎麽都是貶義詞啊。對的,防禦機製似有自我欺騙的性質,它或掩飾偽裝我們真正的動機(在無意識中進行),或否認可能引起我們焦慮的衝動、記憶的存在。 因此,自我防禦機製可以阻斷某一心理過程而防禦自我免於焦慮。 實際上,它是一種心理上的自我保護法,在維持正常心理健康狀態上起著重要的作用。

  讓我們逐一來看看這些機製給我們帶來的暫時解脫。

壓抑,在所有機製中,弗洛伊德認為,是自我最基本的機製,因它先於其他防衛機製產生,同時也是其他防衛機製運行的基礎。例子很多。有一種叫“動機性”遺忘,即麵對不愉快的情緒有目的地遺忘。那麽那些被壓抑的東西哪裏去了?到潛意識裏去了,但它們常常在無意識或不注意的時候溜出來,如做夢,如說溜嘴。

否定   不承認。比如有人被告知自己病情,說,“瞎說,騙錢的”。但是我看到一則研究結果說,在即將要動手術的病人中,否認並堅持錯覺的人,比那些堅持知道手術一切詳情的人,會複原得好。那些太注重細節不停想的人給焦慮壞了。

退化    在遭遇挫折時退行到孩提時代。譬如一個成年人,當遇到困難無法對付時,便覺得自己身上的“病”加重了,需要休息,以此來退回到兒童時期被人照顧的生活中去,這就是無意識地使用精神防禦的退行機製。比如有成年人會躺在地上大哭大叫。比如我們受驚時會叫,“媽呀”。

反向      在《西西裏的美麗傳說》這部電影裏麵,有一個風華絕代的女主。小鎮上的男人紛紛垂延女主的美貌,但沒有人承認自己想要得到女主的欲望。但結果是,小鎮上的男人女人都視她為災禍,給她安上了一個蕩婦的名聲。實際上,女主什麽都沒有做。(這個例子我抄來的,別罵我)

合理化  又叫“文飾”。用似乎合理的理由給自己的作為解釋。最經典的例子就是“酸葡萄”。狐狸憤憤地說,這種葡萄給我也不要。又如一個官員在官場落選,心裏失落。悶悶不樂,但又一想,我無官無職可以逍遙自在,“悠然見南山”了。

儀式與抵消   儀式似乎沒用但很重要,比如為什麽我們為什麽要有婚禮葬禮這些儀式,沒有就不安心,這就是要在心理上標誌一個開始或結束。抵消,過新年,打破東西會說,“歲歲(碎碎)平安”。

轉移或移置    在一種情境下是危險的情感或行動轉移到另一個較為安全的情境下釋放出來。通常是把對強者的情緒、欲望轉移到弱者身上。父母在外麵受了氣,小孩子常常是出氣筒。

補償    當人由於本身的缺陷致使目的不能達成時,改以其他方式來彌補這些缺陷。比如有一個相貌平庸的人會決心致力於學問上的追求,而贏得別人的重視。

認同    指向比自己地位或成就高的人的認同,以消除個體在現實中因無法獲得成功而帶來的焦慮。如“狐假虎威”,“東施效顰”都是認同的例子。

升華    這心理學概念最早是弗洛伊德提出的。他認為人會將本能的食,色和攻擊等內驅力量轉化為社會所能接納的範圍,這就是升華。如攻擊性強的人會選擇拳擊等運動。

   那麽是不是上述這些防禦機製越強就越好呢?也不是,太過頭就變成病態了。例如一個人失去了一個寵物,三年也不承認它不在了。又想起哪部外國小說中 描寫一個婦女多年陪伴她死去的丈夫的屍體。這樣的否認就和現實嚴重不符了。但是你要看到,這些人和物是他們極度依賴並認為無可替代的,如果麵對現實,會使他們產生極大的焦慮。所以這些防禦機製是在沒辦法的情況下為你把焦慮擋一擋,使它不至於太龐大而導致精神崩潰。

   當初我學到這些理論的時候,我覺得很能解釋問題。一切都那麽清楚,所有問題都能迎刃而解。我那時剛畢業,正是躊躇滿誌。我要是能把那些想輕生的人都勸過來就好了,我想, 而且我自認為我能。這個想法是最終遭了滑鐵盧了。有一天我同學從另一城市打來電話,說我和他都認識的一個女孩似乎最近精神不太好,男友犯了事,要我去勸勸她。我給她打了電話,電話那頭傳來細細的聲音。我記得她身材也是細細的,常常靜靜地笑。我婉轉地問了她一些生活工作情況,她都對答如流,沒有出現邏輯錯亂的情況。不過其他的她也不願意多說。我最後隻能冒昧地說,如果有什麽不開心,可以找心理醫生談談,醫療保險會包的。在美國,這就是一種奢侈,沒事讓人聽你發發牢騷雲雲。可是,過了兩個月傳來消息,一天她在地下室爬上了一把椅子。。。現在想來,我要是能和她麵對麵談談就好了,我想我能從她的眼神,口氣,姿態中看出點端倪。又想到那些莘莘學子,父母省吃儉用送他們過洋,卻常常由於挫折而失了信心。。。

     不過,話說回來,如果每個人都一樣,規規矩矩,這很乏味。所以人們有時總喜歡那些與眾不同的人,代我們實現那些我們辦不到的事。

所有跟帖: 

不容易..正在看,.謝謝前川. -青鬆站- 給 青鬆站 發送悄悄話 青鬆站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26/2021 postreply 21:50:38

有些長,回頭來讀。前川周末愉快。 -文革傳人- 給 文革傳人 發送悄悄話 文革傳人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26/2021 postreply 22:47:57

很好。不過,你確定你沒有精神病嗎?人們要確定自己正常一定要用我們。因為正常就是大多數人的狀態。少數人不是文瘋子就是武瘋子。 -- 給 立 發送悄悄話 立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26/2021 postreply 23:56:31

很典型。像穢語症患者通過排泄和生殖係統表達內心情感,是一種【投射】;孤寡者說把自己言行都講給孩子,是一種【幻想】;偷竊他人文字當 -papyrus- 給 papyrus 發送悄悄話 (117 bytes) () 03/27/2021 postreply 03:09:26

感謝前川的貼。理性的自我和自信的強大,可以淡化這16種情緒反應,自信和信的摧毀的時候,會導致其中一些情緒的過度強烈反應,致精神內 -忒忒綠- 給 忒忒綠 發送悄悄話 忒忒綠 的博客首頁 (780 bytes) () 03/27/2021 postreply 06:10:00

謝謝大家留言,我都看了。最近要離開一陣,寫小說去了。回頭再和大家探討。 -前川- 給 前川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3/27/2021 postreply 06:44:43

掛著瀑布來/ 朝著銀河去/意識潛在九天裏;) -忒忒綠- 給 忒忒綠 發送悄悄話 忒忒綠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27/2021 postreply 09:06:00

看完想起有網友說過的文字表達與記憶..意識流..我記得..故我理性尚在..理性在..人在。 -青鬆站- 給 青鬆站 發送悄悄話 青鬆站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27/2021 postreply 10:45:07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