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有時打得更重,更狠。但孩子不一定那麽記仇。
為什麽呢?
因為孩子發現,父母除了打自己,也會給自己買好衣服,帶自己出去玩,給自己慶祝生日,父母也疼愛自己。這樣,孩子會矯正認識,認為父母打自己,是出於好心,是希望自己好。即便父母有時真的是發泄,但發現父母的好時,也可以原諒。
外人打孩子就不一樣了,就是討厭,就是欺負,就是恨。不會打完你以後,再送給你一個棒棒糖。所以孩子接受到的信息,就是傷害。
咱們在網上,網友之間聊天、互動也是如此。也許你是出於不錯的動機,這些針對網友的言論、文字,認為是有益的,但對方接受到的信息,是否隻有傷害?
所以咱也得矯正自己。讓對方感受的,不隻是傷害。也許這一次造成的是傷害,但對同樣的對象,也曾有過溫暖、友善、中肯,那麽感覺就好多了。如果以前沒有,這一次造成了傷害,那麽可不可以,在合適的時候,也給予一些溫暖、友善、中肯呢?
這也有助於,對方矯正對咱的認知,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