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來,裴教授的觀點就是立兄(這個觀點隻能是立兄的,不是立大神的)的觀點嘛。

來源: stonebench 2020-12-26 15:33:04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066 bytes)
回答: 小謝,馬大教授在這裏簡丹兒2020-12-26 07:22:26

俺的感受跟謝林二兄接近。

如果小說有個節奏的話(立在這方麵是大神),這種表現手法(把某種固定的想法放到人物口中直接說出來)對節奏來說是個負擔。不是因為這個想法太專業太科學(換成讚揚中醫,歌頌傳統也一樣是負擔),隻是因為傾向性太過明顯。沒有厚實的人物形象作容器,在不同人的口中(56章中有類似內容與手法)反複出現,讓人覺得這種思想溢到作品外邊來了。

在俺看來,節奏給人的衝擊力被弱化了,模糊了。就像畫畫上色,有點兒上花了。當然,花也可以有節奏,比如印象派。但是這種花的思想性太強了,已經不適合印象派了。

純個人觀感。

不是對《失去愛》的觀感。

是基於《失去愛》的一章+一段的觀感。

是基於《失去愛》的一章+一段的觀感。

是基於《失去愛》的一章+一段的觀感。

所有跟帖: 

立太想塑造一種"本書天上地下過去未來人文理工無所不通"的形象,但起到的效果適得其反。 -中間小謝- 給 中間小謝 發送悄悄話 (352 bytes) () 12/26/2020 postreply 18:17:05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