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的人性觀察,哲學思考方麵的,很難想客觀物理那樣可以明確驗證,最後就牽涉到根本觀念了。觀念不一致就會陷入雞同鴨講的局麵。
另外我以前講過,讀小說有代入得需要。小說這篇小說閱讀起來需要代入得不是裏麵得人物。而是作者安排場景讀者通過閱讀在小說裏麵和裏麵得人物一起經曆生活和思考。因為跨度大,這個經曆是濃縮的。好像時間空間上自己都活了好幾輩子一樣。
打個比方吧。
比如同樣背景在大學校園,在某個課堂,教授在講課,一般小說校園啊,教室啊,講課啊等都是背景,老師講的東西自然也是背景,內容詳實是為讓故事顯得真實。重點是提到的人物,和人物之間將要產生的故事。
但是讀失去愛是,“我”這個讀者自己走進校園,走進教室。必須自己聽課理解知識。是的,“我”注意到那些人物。通過聽課和他們共享生活,雖然不一定和他們對話。就像日常生活中遇人遇事,自己思考判斷。當然思考暗中還是被作者引導的。就像故事中的人各自生活著但還是被類似於命運的暗線牽引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