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確,我偏愛夏雨~~~

來源: 簡丹兒 2020-12-14 14:13:31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4182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簡丹兒 ] 在 2020-12-14 14:14:12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回答: 致敬<失去愛>花菜2020-12-14 13:19:29

我們到底在失去著什麽---讀《失》隨記( 4 )

 
今天大雨,讀完18。
至此,我承認我最關切的是夏雨。
我想立也是,本是同齡人,小峰沈菲都從中國到英國從英國到美國,都結婚讀博了,夏雨的故事還在大學校園。這是立故意在時間上的錯亂。那麽,立是想讓夏雨,那個還未經世俗浸染的男孩更久再更久的留在歲月中嗎?
 
很多年以後,夏雨意識到,在他大學的記憶裏,那幾個月是一片空白。他不願意想起。但他無法忘記,最後他被媽媽從廣場拉回了家,就像其他的那些北京的孩子們一樣。他回到家裏放聲大哭,但他心裏知道,自己回來的真正的原因是因為他害怕了。這時媽媽的出現拯救了他,使他由一個懦弱的逃兵變成了一個光榮的幸存者。後來他才知道,那天晚上有人從家裏跑了出來,就再也沒有能回家。也是在很多年以後,他才意識到從那一夜他再也不會熱血沸騰了。那個晚上改變了中國至少整整兩代人,讓他們成為了一種朝生暮死的經濟動物。他對一些事情永久地失去了熱度。或許隻有死亡才是真實的。而活著不是。
 
從那個時代走過的人,能懂這在講什麽。
那些死去的生命依舊年輕,而活著的我們卻已老了。
 
夏雨還未從校園走入社會,小峰卻已感覺自己的生活正要變成一堆泡沫。他和沈菲回國結婚。從成都到北京。從嶽父母家到自己爸媽家。見了許多人,說了許多話,看了許多事情。他徘徊遊離在這邊與那邊,這個似乎我們每個人都經曆過。隻是對科學的熱情,在這趟回國後,慢慢減弱。
 
北京或成都,他想這真是一個富於魔力的國家,一個富於魔力的時代,這裏讓一個人那麽容易地產生挫敗感,也讓一個人那麽容易地產生成就感,這是一個人物輩出的時代,一個眼花繚亂的時代,一個喧囂大笑淹沒了歎息哭泣的時代,一個將歎息哭泣也變成喧囂大笑的時代,然後又把所有的歎息哭泣喧囂大笑都迅速遺忘或者忽略掉,再接喧囂大笑的時代。北京或成都……小峰看著窗外暗自感慨。
 
如果從《失去愛》這部作品的名字看,以為它隻在講男歡女愛離恨別愁,那離它差的太遠,它是在講。。。。。有讀者說它象個幽深的古堡,每一扇門推開是一個個神秘的房間;也有讀者說它象梵高的畫廊,掛著一幅幅奪目刺眼的畫;還有讀者說它像一台舊式電影放映機,緩緩轉著,放著一張張發黃的黑白圖像。。。。。。我一直不知該怎樣形容它。
其實它就是它,它就是生活本身,如果你願意走進生活最深處,願意直麵人心最真處。
 
突然笑了, 讀到這句-----
這麽多年過去了,老媽廚藝一點進步也沒有啊,仍然是一片混亂,缺乏理念,忽略細節,簡直像一場農民起義。
-----到底是小峰在批判老媽廚藝,還是立在詆毀農民起義啊。 
立極有語言天賦,盡管我個人喜歡讀平靜簡樸的文字,但不能不為立在小說中文字風格的多樣化歎服,它們時而平實,時而詭譎,時而溫情,時而冷峻,時而繁華,時而荒涼,時而簡潔,時而累贅,自如地切換在不同的時空,迥異的人物之中,情緒能寫的細致入微,心理能刻畫的入木三分,能把世俗世界寫到瑣碎無趣,又能把心靈世界寫得詩意蹁躚,讀書之廣博通達卻又神龍不見首尾的他到底要幹什麽?他到底要寫一個怎樣的世界?
做為讀者,驚奇之後是樂見,是莞爾一笑。世間終該有,也終會有這樣的文字。
對他而言,擁躉標簽都是俗物,唯有才情無法掩飾,不能辜負。
 
無論風格怎樣多變,不知怎的,總是能讀到敘說裏暗湧著深刻的傷感。
在讀到夏雨參加大學詩社及詩人食指那幾段時,不禁回憶起大學時代的文學社,那些散落在天涯的夥伴昔日的文學青年們,你們還好嗎?還記得當年的夢想嗎?
而後,看到立在小說之外,專門寫了他自己的故事,便愈發覺得傷感,特別在“詩與遠方”成名言的現今。
 
幸好有文字,能記錄所有曾經的故事和所有曾經的夢想,能記錄人與命運所有糾葛中的自持自愛自尊,自我掙紮放逐和沉淪。
 
立的故事寫在他博客裏自己的跟帖中----
 
我是在協和讀博士時認識的食指。當然,是認識了食指的詩歌。還記得第一次讀到他的《相信未來》時的激動。當時我在家裏反反複複地朗讀,以至於不久之後的一天中午,我又在實驗室裏給我的幾個要好的師兄妹也朗讀了這首詩。結果,有兩個小師妹還沒有聽完就笑崩了。她倆笑得那麽厲害,以至於要相互扶持,不然就會跌倒了,彎著腰一邊笑一邊搖頭。而其他的人不是也在笑,就是顯得不好意思。我當時巨尷尬。我很傷心。不是傷心自己丟了人,而是傷心,我們這些人在中國接受過長期的最高等的教育,讀到了博士,但有一天,你當眾朗誦了一首,《相信未來》,大家就笑翻了。於是,讀詩變成了一種特SB,特可笑的事情;而當我們在一起時,我們卻可以長時間地談論八卦和各種無聊的話題,沒有人覺得乏味,樂此不疲。現在,我已經不再喜歡食指的這種感情過於豐富的詩歌了。可能激情不再,但癡心未改。所以,每念及此,仍耿耿於懷。  
 
從孩提到少年,從少年到成年,我們到底在失去著什麽?
 
  2017.6.24
 

所有跟帖: 

那個李小紅怎麽樣?喜歡嗎,其實 -- 給 立 發送悄悄話 立 的博客首頁 (92 bytes) () 12/14/2020 postreply 14:33:06

立的文字太棒了。三人同去看畢加索充滿性與暴力的畫展的刺激尷尬,與小餐館裏聽 拔牙的意識流的而又充滿喻意黑幽的文字讓我身臨其境。 -影雲- 給 影雲 發送悄悄話 影雲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14/2020 postreply 18:35:24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