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能了於心,不能達於筆

來源: 一燈可除千年暗 2020-12-01 20:25:12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1073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一燈可除千年暗 ] 在 2020-12-01 20:29:23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回答: 藝術就是技進乎道中間小謝2020-12-01 19:56:23

當然也不能說出口。

其實人世間任何事追究下去最終都說不清,隻是緣分深的人之間大概容易引起共鳴。象藝術這樣的概念大概其本質就不在思維語言之內,所以人們隻能在其產生的影響的某些方麵來間接闡述,卻很難直接描述。

另外,說任何事其實都應該包含被動者和主動者,比如觀察者和被觀察的對象,藝術家和藝術。沒有人隻有所謂的客觀對象,不可能說清楚。主觀和客觀本來就是一體,不可分,單獨拿出主觀或客觀來說肯定越說越混沌。

又想起豐子愷對他的老師弘一大師的評論。作個參考吧。

-------------------------------

我以為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層:一是物質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靈魂生活。物質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學術文藝,靈魂生活就是宗教。

“人生”就是這樣的一個三層樓。懶得(或無力)走樓梯的,就住在第一層,即把物質生活弄得很好,錦衣玉食,尊榮富貴,孝子慈孫,這樣就滿足了。這也是一種人生觀。抱這樣的人生觀的人,在世間占大多數。其次,高興(或有力)走樓梯的,就爬上二層樓去玩玩,或者久居在裏頭。這就是專心學術文藝的人。他們把全力貢獻於學問的研究,把全心寄托於文藝的創作和欣賞。這樣的人,在世間也很多,即所謂“知識分子”“學者”“藝術家”。

還有一種人,“人生欲”很強,腳力很大,對二層樓還不滿足,就再走樓梯,爬上三層樓去。這就是宗教徒了。他們做人很認真,滿足了“物質欲”還不夠,滿足了“精神欲”還不夠,必須探求人生的究竟。他們以為財產子孫都是身外之物,學術文藝都是暫時的美景,連自己的身體都是虛幻的存在。他們不肯做本能的奴隸,必須追究靈魂的來源、宇宙的根本,這才能滿足他們的“人生欲”。這就是宗教徒。

世間就不過這三種人。我雖用三層樓為比喻,但並非必須從第一層到第二層,然後得到第三層。有很多人,從第一層直上第三層,並不需要在第二層勾留。還有許多人連第一層也不住,一口氣跑上三層樓。不過我們的弘一法師,是一層一層的走上去的。弘一法師的“人生欲”非常之強!他的做人,一定要做得徹底。他早年對母盡孝,對妻子盡愛,安住在第一層樓中。中年專心研究藝術,發揮多方麵的天才,便是遷居在二層樓了。強大的“人生欲”不能使他滿足於二層樓,於是爬上三層樓去,做和尚,修淨土,研戒律,這是當然的事,毫不足怪的。

做人好比喝酒,酒量小的,喝一杯花雕酒已經醉了,酒量大的,喝花雕嫌淡,必須喝高粱酒才能過癮。文藝好比是花雕,宗教好比是高梁。弘一法師酒量很大,喝花雕不能過癮,必須喝高粱。我酒量很小,隻能喝花雕,難得喝一口高梁而已。但喝花雕的人,頗能理解喝高梁者的心。故我對於弘一法師的由藝術升華到宗教,一向認為當然,毫不足怪的。

藝術的最高點與宗教相接近。二層樓的扶梯的最後頂點就是三層樓,所以弘一法師由藝術升華到宗教,是必然的事。弘一法師在閩中,留下不少的墨寶。這些墨寶,在內容上是宗教的,在形式上是藝術的——書法。閩中人土久受弘一法師的熏陶,大都富有宗教信仰及藝術修養。我這初次入閩的人,看見這情形,非常歆羨,十分欽佩!

前天參拜南普陀寺,承廣洽法師的指示,瞻觀弘一法師的故居及其手種楊柳,又看到他所創辦的佛教養正院。廣義法師要我為養正院書聯,我就集唐人詩句:“須知諸相皆非相,能使無情盡有情”,寫了一副。這對聯掛在弘一法師所創辦的佛教養正院裏,我覺得很適當。因為上聯說佛經,下聯說藝術,很可表明弘一法師由藝術升華到宗教的意義。

藝術家看見花笑,聽見鳥語,舉杯邀明月,開門迎白雲,能把自然當作人看,能化無情為有情,這便是“物我一體”的境界。更進一步,便是“萬法從心”“諸相非相”的佛教真諦了。故藝術的最高點與宗教相通。

最高的藝術家有言:“無聲之詩無一字,無形之畫無一筆。”可知吟詩描畫,平平仄仄,紅紅綠綠,原不過是雕蟲小技,藝術的皮毛而已,藝術的精神,正是宗教的。古人雲:“文章一小技,於道未為尊。"又曰:“太上立德,其次立言。”弘一法師教人,亦常引用儒家語:“士先器識而後文藝。”所謂“文章”“言”“文藝”,便是藝術,所謂“道”“德”“器識”,正是宗教的修養。宗教與藝術的高下重輕,在此已經明示,三層樓當然在二層樓之上的。

我腳力小,不能追隨弘一法師上三層樓,現在還停留在二層樓上,斤斤於一字一筆的小技,自己覺得很慚愧。但亦常常勉力爬上扶梯,向三層樓上望望。故我希望:學宗教的人,不須多花精神去學藝術的技巧,因為宗教已經包括藝術了。而學藝術的人,必須進而體會宗教的精神,其藝術方有進步。

久駐閩中的高僧,我所知道的還有一位太虛法師。他是我的小同鄉,從小出家的。他並沒有弄藝術,是一口氣跑上三層樓的。但他與弘一法師,同樣地是曠世的高僧,同樣地為世人所景仰。可知在世間,宗教高於一切。在人的修身上,器識重於一切。太虛法師與弘一法師,異途同歸,各成正果。文藝小技的能不能,在大人格上是毫不足道的。我願與閩中人士以二法師為模範而共同勉勵。

所有跟帖: 

這裡的物質對應"技",靈魂生活對應"道"。技是巧,道是善(完善之善,非善惡之善),都不是美。 -中間小謝- 給 中間小謝 發送悄悄話 (266 bytes) () 12/01/2020 postreply 20:52:19

豐子愷美文。謝謝推介 -老鍵- 給 老鍵 發送悄悄話 老鍵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02/2020 postreply 00:32:08

一燈也安靜喔。 -applebee3- 給 applebee3 發送悄悄話 applebee3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02/2020 postreply 11:07:40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