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張愛玲所寫的是佳芝內心的柔軟,柔軟到即使自己也認為是正義的行為,終歸是下不了狠手。在說“快走”那一瞬間,人性超越了民族大義、價值判斷,不計自身安危。換來的結果,恰好形成對比:易先生毫不留情,下命令把她立刻槍斃。這對比之間,人性的光輝照得連易先生自己感受都十分的複雜,這種複雜才昭示易先生人性裏的冷酷與果決。僅僅從愛情、從性去解讀《色?戒》,不免看低了張愛玲。從她的早期作品開始,在滄桑的筆觸、對人情世故的洞燭幽微背後,是張愛玲一份不需要道德支撐的悲憫之心。
覺得這段對“色戒”的評價很到位,李安的電影基本是自由發揮。
所有跟帖:
•
由性生情也是事實, 與男性比, 女性感情從親密感產生應是自然的。
-tutu64-
♀
(0 bytes)
()
08/23/2019 postreply
09:2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