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思舊賦》

                      讀《思舊賦》

 

《思舊賦》是魏晉時期向秀所作,大家可以輕易在網上找到,就不抄了。大概是向秀到京城去做官的途中,專門到曾經和好友嵇康一起喝酒吹牛的地方去看了一看。嵇康在14年前已經被殺,而眼前的景色依舊,聽到一個人在吹笛,仿佛是嵇康的琴聲,不由思緒萬千,就此寫下這一名篇。

為什麽說作者感情複雜,是因為嵇康不與司馬氏合作而導致殺身之禍,而現在他們的權利卻越來越大,連自己都被逼不得不出來做官,雖然自己內心其實是向著嵇康的。最好的朋友沒有了,這個世上卻好像什麽都沒有發生,自己還得委曲求全,要做朋友不願意的事情,當然是有些悲憤,但那又怎麽樣呢,人得要想辦法活著啊。

魯迅在《為了忘卻的紀念》中說:“年輕時讀向子期《思舊賦》,很怪它為什麽隻有寥寥的幾行,剛開頭又煞了尾。然而現在我懂得了。”我第一次知道此文就是由此,後來找到讀後的確感動,那是遠遠不止14年了。現在重讀,就不止是感動了,這個世界仿佛一切依舊,隻不過自己虛度了那麽多的光陰,那又怎麽樣呢,這種文章我是萬萬想不出來的,自己不過是最最平常的凡夫俗子,不能怎麽樣。

做一點解釋吧,漢賦以華麗著稱,洋洋灑灑,動不動就是幾千上萬字,所以魯迅說是剛剛開頭就結束。一般來說,吊念自己的好友,又是一個大名人,應該談談他的豐功偉績,起碼是不凡之處,而自己與他是怎麽這麽要好,怎麽這麽心心相通,過去如何和他一起艱苦奮鬥(他們都是竹林七賢),但那是能夠說的嗎,司馬氏的刀仍然還在手中。所以隻說嵇康是誌遠而疏:誌向高遠,但疏於人事,轉而說天氣景色,曆史和音樂,而感歎人生的短暫而變幻莫測,就完了。

此文就是因為隱晦而得名,有些不在言中而盡在言中,中國就適合於寫這種文字,從來如此,不過能與之相比的的確不多,所以此文出名是一點都不奇怪的。

 

現在的文人一提這種事情就說那是封建社會政治險惡,所以文人命運艱難,但是,何時又不是如此。

嵇康有一個好朋友山濤(也是竹林七賢之一),此人是司馬氏的親戚,所以混得不錯,提拔上去的時候推薦嵇康接替自己的位置。但是,嵇康的太太卻是曹操的曾孫女,而且司馬氏殺了嵇康的一些好朋友(當然也是站在曹魏那一邊的),所以他不了司馬氏。而且魯迅說阮籍原來脾氣很壞,後來變好了;而嵇康一直很壞,所以阮籍最後能喝酒喝死,而嵇康隻能被殺。既然脾氣不好就寫了《與山巨源絕交書》,既然你這麽不了解我,咱們就不來往了吧。

這封信也是曆史名作,其中有:“又每非湯、武而薄周、孔,”魯迅說這就是嵇康被殺的原因。這裏我又來解釋一下,周就是那個曆史上把周王背在身上辦公的周公,周成王繼位的時候年紀很小,周公就盡心盡力的輔助是曆史上忠臣的典範。毫無疑問,司馬氏是以周公自居,也是以輔助魏家的朝廷為己任的,你說那個周公不好,那麽司馬氏就不好辦了。

這就是中國很多時候的詭異之處,隨處可見。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知道司馬氏不是周公,甚至司馬氏自己也知道,還知道自己並不想做周公,想的是取而代之,周公可太傻了。但是,那是不能說的,相當於把皇帝的新衣扒下來,赤裸裸的東西就出來了,那就是可忍孰不可忍,皇帝不可罷休。這和孔融被殺是一個道理,擋了統治者權力的道,能有一個好結果嗎。

據說司馬昭開始並不想殺嵇康,隻是想嚇一嚇他,讓他回心轉意,明白大義,為己所用。但是嵇康並不嚇,而且三千大學生(估計是那時候的全部)聯名為他請願,這樣嵇康就不得不死了。道理其實很簡單,中國的統治者大都是相信鐵腕的,殺一儆百最有用,難道不是這樣嗎,司馬氏最後廢魏而得天下,反對的人不是轉變就是被殺,或者不敢發聲,容易得很。

 

嵇康臨死時給上十歲的兒子寫了一封信,讓人大開眼界。照理說嵇康這樣一個瀟灑不羈,我行我素,連死都不怕的人不說讓兒子繼承父親的遺誌,繼續為革命奮鬥;那起碼要兒子是認識人生的真諦,有意義的活,不要人雲亦雲等等等。但是恰恰相反,他要兒子謹小慎微,簡單的說,就是不要從樹下走,免得葉子打破頭。而且他並沒有把兒子托付給那些誌合道同的朋友,而是給了山濤,那個他剛剛寫信廣而告之絕交(相當於當著全國人的麵打了人家一耳光)的山濤。更讓人跌破眼鏡的是這個兒子後來成為晉朝的大忠臣,不但不怕落葉,連箭都不怕,為保護司馬的皇帝而死,那些司馬可是他的殺父仇人。

不單是嵇康,另一個竹林七賢的領袖阮籍,當兒子要參加他們一起喝酒,吹牛(清談)的時候,說我們家有我一個就足夠了,你就不要來了。這就讓人不解了,他們都是名噪一時的牛人,怎麽不願意兒子和他們一樣,可見他們並不讚賞自己的作為。魯迅對此有一個解釋,“這是,因為他們生於亂世,不得已,才有這樣的行為,並非他們的本態。但又於此可見魏晉的破壞禮教者,實在是相信禮教到固執之極的。”

我現在想到,魯迅這有些是在說自己。魯迅和他們一樣,都是對舊禮教反感至極,但是,魯迅很多時候的行為卻是相當遵從那一套的,魯迅可不是一個相信他人即為地獄,那種非常強調自由主義的人。這一點都不奇怪,人總是由己而推人的。

魯迅的說法當然很有道理,統治者必須用一些大道理來忽悠百姓,禮教啊,主義啊,但很多時候他們自己並不信,隻是利用,行的是追求權力,獨裁之實。於是造成有些人恨屋及鳥,我就是要把那一套統統打爛,看你拿什麽去騙人,這種由於怨恨之極而產生的逆反並不罕見,其實這些人倒有可能是真正固執地把那些東西當寶貝。

不過我想說說自己的理解,嵇康當然非常愛自己的兒子,自然願意他長命百歲,不想他像自己做一個刀下鬼,於是要他處處小心。那麽嵇康自己為什麽不這樣做呢,簡單得很,他做不到,個性使然。這個世界上多的很的人為了權勢,金錢什麽都能幹,但嵇康做不來,我情願掉腦袋,那些屎我吃不來。

從現在看來,魏晉有何不同,難道沒有魏晉今天的中國就兩樣了嗎,我想沒有人會這樣想。不管曹家也好,司馬家也罷,都不是趙家人,於百姓有何相幹。司馬昭並沒有殺嵇康的兒子,他可不知道那會是一個司馬的忠臣,而曹操卻把孔融滿門抄斬,曹家未見得比司馬氏要好。

一千八百年來,除了那些舊禮教的追隨者,人們對嵇康總是讚賞不已,為什麽呢,隻有一個理由,我們欣賞他的個性,敢做敢為,不畏權勢,寧願死,也不做違心之事。至於那個心是什麽並不重要,用薩特的話的來說,人生唯一的意義就是活出自我。

 

司馬昭殺嵇康,並非因為言論,那個時候還沒有文字獄,而是找了其它的理由,中國統治者不高興,要治人的罪,辦法多的很,容易。在《思舊賦》中,描寫了中國曆史上最打動人的一幕。“臨到行刑那天,嵇康於刑場上顧視日影,向兄長嵇喜要來了一把,從容彈奏一曲《廣陵散》,曲罷歎道:昔日袁孝尼想跟我學習彈奏《廣陵散》,我總是吝惜而不願意傳授,“《廣陵散》於今絕矣!”隨後被處死在洛陽東市,時年四十。”《維基百科》

也許有人不知道這個故事,我來解釋一下。殺人一般要在正午,嵇康看了一看太陽,還有時間,於是想最後彈奏一曲,他可是一個中國曆史上非常有名的音樂家。相傳嵇康在洛陽家中彈琴時,總有不少人在院子外聽,想必那時人們沒有電視機,網絡,缺乏娛樂,不足為奇。《廣陵散》是一個不知名的高人傳授給他的,這個讀金庸的人應該知道。

不過司馬昭並沒有把他秘密處死,還讓他有一個絕唱,如果那個時候有錄音機,我們現在就可以聽聽那到底有多麽打動人了。不過如果有錄音機,也許就不讓他彈了,那還不給封殺掉。不過那個時代並無網管這一類東西,不然《思舊賦》和嵇康的文章今天是不可能看到的,還不知有多少東西會消失,就像從來沒有存在過一樣。不過話說回來,我們一樣有很多東西不知道,我們的孩子就有更多的東西不知道,這個世界不是一樣滾滾向前,當真有那麽重要,誰知道呢。

嵇康是著名的美男子,有一個成語:鶴立雞群,據說就是別人形容嵇康的兒子而來的,王戌聽到後說,那是你沒有見過他的父親,還說:與嵇康居二十年,未嚐見其喜之色。山濤說他:岩岩若孤鬆之獨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將崩。人站著像孤鬆獨立,這個不錯;但醉了怎麽能像玉山要崩,我想象不來。

嵇康一直非常有名,很多著名的文人騷客都提到過他,這樣的一個才華橫溢,極有個性的人,以那樣一種方式死,還居然能有一曲絕唱,如果不火,天理何在!

 

估計是年紀的原因,現在小說完全讀不來了,隻有曆史還馬馬虎虎。其實曆史很多時候是人想不出來,就像嵇康,虛構不出這麽精彩的故事。但是,恐怕是更重要的但是,讀讀中國曆史,就知道今天的中國,很多,好多類似的事情原來都發生過,隻不過也許外表不一樣罷了。

這兩個看似矛盾的東西融合在曆史之中,就正是它的精彩之處,魅力所在。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