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篇很流暢。不過康德部分我有不同的理解。我也是前一陣看中國美學家批判康德文字時得出的體會。我覺得康德主要是以善的理念來詮釋美。他

來源: applebee3 2018-12-28 17:15:31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56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applebee3 ] 在 2018-12-28 17:18:31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回答: 理性的浮躁yfz94652018-12-28 08:03:17

恰恰是整體合一的。再探討。。。

所有跟帖: 

善的理念本身就是一個空洞的,沒有圓潤感的定義。 -yfz9465- 給 yfz9465 發送悄悄話 yfz9465 的博客首頁 (179 bytes) () 12/28/2018 postreply 18:34:32

按我對佛教的理解,善是可體驗出來的真理。佛教修行講究戒律,不就是為了修行嗎?再請問佛學經典存在為何? -applebee3- 給 applebee3 發送悄悄話 applebee3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28/2018 postreply 18:57:27

所以善在心裏,不在理念裏。理念是指向真理的路標。所以老子說,言善已是不善了。 -yfz9465- 給 yfz9465 發送悄悄話 yfz9465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28/2018 postreply 19:14:51

善與善的理念一體。勸人為善難道就不善了嗎?老子所言的是天道,下降人間是否也存在一些術? -applebee3- 給 applebee3 發送悄悄話 applebee3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28/2018 postreply 19:28:11

不太懂得術。我感覺的善是心中的良心,真心為人。勸人為善是理,不能算善。嗬嗬,一點感受而已。 -雪晶- 給 雪晶 發送悄悄話 雪晶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29/2018 postreply 10:12:21

我想應該感謝他用文字,用理念來詮釋美。他留下的是理論的基礎。你所理解的圓潤感也是你個人的體驗。再說你怎麽知道他沒有你所謂的圓潤感 -applebee3- 給 applebee3 發送悄悄話 applebee3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28/2018 postreply 18:42:43

尊重嚐試與感謝啟示是兩回事。康德在哲學主體有貢獻,在美與善上,不著邊際。 -yfz9465- 給 yfz9465 發送悄悄話 yfz9465 的博客首頁 (98 bytes) () 12/28/2018 postreply 19:09:54

我覺得你不懂得理念一詞的定義。理念你認為是主義。所以哲學被現代人誤導得太嚴重了。康德的哲學貢獻恰恰在美與善上。這是我的理解與體驗 -applebee3- 給 applebee3 發送悄悄話 applebee3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28/2018 postreply 19:24:24

好吧,不爭論。 -yfz9465- 給 yfz9465 發送悄悄話 yfz9465 的博客首頁 (110 bytes) () 12/28/2018 postreply 19:34:37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