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兄,從現象上看,你的觀點成立。但從本質看,感性躁動是以前理性作用的結果。

來源: yfz9465 2018-12-28 10:51:52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370 bytes)

在文章中為了避免爭論,我沒有深說。在禪定中,一個結論很清楚。即在悟道的路上,人沒有得到任何東西,隻是在失去那些原來不屬於自己的東西。那些看起來是感性的東西,實際上是過去理性行為的潛意識衝動。看起來是感性,根源在理性。比如,人碰見美食,感覺好吃;隨後一個邏輯判斷“這東西真好吃”緊跟。它留在潛意識裏。然後,下一次碰見同樣的東西,就會有不由自主的行為,或者下意識的行為衝動。現象看起來是感性,本質是理性造成的。這些在禪定中是可以觀察清楚的。悟道就是要將這裏的緣起緣滅看清楚。隻不過,這需要人走上精神的道路。沒有苦修,無法明白這點。所以這也是我不想寫這篇文章的原因之一。因為很少有共同的基礎。

所有跟帖: 

其實就是業力。最糟的業力還不是給環境際遇潠腦,而是自己給自己潠腦。 -中間小謝- 給 中間小謝 發送悄悄話 (206 bytes) () 12/28/2018 postreply 11:23:50

是這樣;基督教將它說成原罪。其實是“識”造成的。唯識論裏,分析的很透。 -yfz9465- 給 yfz9465 發送悄悄話 yfz9465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28/2018 postreply 12:08:01

嗯,讚同這個觀點。很多事表麵看似是感性,其實是理性作用的結果,隻不過這種理性作用已經被教化進入潛意識層麵, -塵凡無憂- 給 塵凡無憂 發送悄悄話 塵凡無憂 的博客首頁 (95 bytes) () 12/28/2018 postreply 11:51:13

佛說,刹那間人有無數個念頭。看清楚不容易。 -yfz9465- 給 yfz9465 發送悄悄話 yfz9465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28/2018 postreply 12:09:28

為什麽一定要苦修,才能明白呢? -雪晶- 給 雪晶 發送悄悄話 雪晶 的博客首頁 (586 bytes) () 12/29/2018 postreply 09:52:45

曹雪芹看透人世的冷漠。這不是佛教裏說得大徹大悟。 -yfz9465- 給 yfz9465 發送悄悄話 yfz9465 的博客首頁 (927 bytes) () 12/29/2018 postreply 12:38:02

我也深以為然,不過總覺得應該不覺苦 -雪晶- 給 雪晶 發送悄悄話 雪晶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29/2018 postreply 13:27:21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