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控製嗎?無限整體(THAT)有控製嗎?

來源: 存在無法說 2018-10-30 12:58:14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33546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存在無法說 ] 在 2018-10-31 12:22:50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讀者:

先生常以夢境形容人生經驗之虛幻。我們做的夢是夢中夢,因為我們的人生也是夢,誰的夢呢?THAT的夢。我的問題是:我自己的夢是不可控的夢,即使“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也不是我能控製具體做什麽夢的,那麽,THAT的夢呢?當你realize了THAT,認識到你自己就是THAT,你是否能控製自己的體驗。據我所學到的佛法,答案應該是YES。大修行人種種神通變化、瑜伽士運氣在不同的脈上使得在一日之內獲得六道不同的體驗,等等。先生說過,由於THAT本身就是高智慧的,他的spontaneously display也是看上去有條有理的,看上去像是有一個設計者的。請先生開示。如果跟我以前的問題有重複,那必是末學愚鈍未通,尚祈海涵! 

存在: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我要指出“夢”這個概念是方便的比喻。無論是白天還是晚上,僅僅是經驗呈現,我們創造出一個“夢”概念來比喻它。其實夢不是夢,經驗不是經驗,意識不是意識,到底是什麽,什麽在發生,完全搞不清楚,永恒無法確定。我們把現實比喻成“夢”或“經驗”或“意識”等等概念,僅僅是為了表達方便,硬是把無法搞清的暫時“搞清”成某些概念。現實遠遠超越“經驗”或“夢”或“意識”或“覺知”諸如此類的概念,現實哪有思想想象的那樣簡單,思想上建立的任何解釋係統都是幻覺。所以你的問題是假設一些概念成立的基礎上問出來的。但可能你沒有發現你問的問題的一切概念基礎都可能不成立,這點要時刻提醒自己注意和質疑的,時刻不給自己任何“方便”。如果你不注意也不質疑自己思想上的任何概念,那就好像走上一條充滿幻覺概念陷阱的路,每走一步都會落入某些概念的陷阱,一旦落入了自己都不知道。

 “夢“是一個比喻而已,更好的比喻是用“經驗”(EXPERIENCING)這個詞。最好不要認為THAT做夢,如果你這樣說習慣了,就會隱性地把THAT看成是一個會做夢的個體(IDENTITY)了,這不就是落入了另一個幻覺概念陷阱了嗎。最好說法是:經驗(EXPERIENCING)從無限無二整體中浮現出來,好像一個synchronized display。雖然我們俗話說經驗類似做夢,其實不是夢,是什麽?永恒搞不清的。思想上急於搞清它,就把它說成是”做夢“,其實是非常片麵的。

做高級瑜伽的第一個階段是把一切不看成一個一個的‘東西’或一件一件的事情,而是歸納為純粹的經驗(Experiencing)。等到你習慣了這個看法,就可以過度到第二階段,那就是超越經驗(Expereincing)超越意識(Consciousness)了,你逐漸感覺到連經驗都無法說清真的是經驗,越來越開始搞不清經驗到底是啥‘東西’了,就這樣,“經驗“這個概念幻覺也在你中被看破了,化解了。很多大師對大多數學生強調:一切都是意識,除了意識外什麽都不是。當然,對於第一階段的學生來說,這個說法不錯。但這個說法不是真理,因為這個說法還是建立在一個確定穩定的“意識”概念上麵的。第二階段就要看破“意識”概念了,因為“意識”的背後根本不是意識,到底是什麽,永恒說不清,永恒確定不了,所以大師對於悟性非常高的學生說了一句悄悄話:意識不是意識。英文就是: Consciousness is not conscious。之所以說悄悄話,因為也就隻有這一兩位聽得明白。

總結,瑜伽的第一階段是暫時做一些假設的基礎上繞開思想理智的邏輯幻覺,這些假設就是我們熟悉的“經驗或意識”概念,把一切事物包括自己的身體都看成是經驗流或意識流,等到習慣了這個練習,就會自動的過度到瑜伽的第二階段,那就是進入真正的無法知無法描述無法確定階段,發現連“經驗”或“意識”甚至“覺知”這樣的看似高級的假設都不真的成立,發現一切的一切都是無法說的“那個”,這就是我用THAT這個字的意思。我都不願把“那個”說成是自己,怕讀者可能誤解成個體分離的某個IDENTITY了。當然無法說的“那個”就是真正的自己,是無限的沒有個體IDENTITY的自己。

回到你上麵問的問題,無限整體(THAT)中浮現出來的經驗內容當然是無法控製的,經驗內容是無法設計的。為什麽?因為無限整體是沒有“個體”概念的。人類語言邏輯上的“控製”和“設計”是建立在個體IDENTITY的基礎上才成立的。根本沒有一個“我”,怎麽可能有“控製”或“設計”概念呢?如果我承認有“控製”這回事,那不就等於說有一個“我”是獨立存在的了嗎?這樣就落入了幻覺故事裏麵去了。一切經驗呈現自發自動地發生,但沒有任何個體(IDENTITY)可以施加控製。如果你說有某種“佛法”說經驗體驗是可以自我控製的,那不是究竟的佛法,也許是某位大仙人的佛法。成 仙人不難,隻要勤奮努力做靜坐氣功,有辦法聚集KUNDALINI能量或積累中文中的”氣“,會營造出一種自己控製環境的良好感覺,但這還是建立在“我”幻覺基礎上的衍生幻覺,和一個“人我”幻覺認為自己可以“有作為”是同一個層麵的幻覺。

看上去好像有控製,很容易真的相信有一個個體的IDENTITY“我”去控製經驗。很多修行者已經到了很高的悟性,但還是把無限的THAT看成是一個另類的偉大的“我”,一個高級的“我”,俗稱“大我”,“大我”還是沒有超越個體分離IDENTITY的幻覺。要記得,不但沒有”小我“,也沒有”大我“,就是沒有“我”。任何IDENTITY都是幻覺,明白了這個,就是THAT了,方便地說就是無個體分離的IDENTITY的自己(SELF)了,這是非常微妙的,語言根本無法講清,你看我剛說好沒有任何“我”,接下來說明白了沒有任何“我”這個情況才是真的我自己,對你來說看似是一個前後矛盾句,我也詞窮了,今天是很費力指了一個方向,你隻能意會了,哈哈。

為什麽會對控製經驗感興趣呢?因為個體分離的“我“定位還頑強地在哪裏。隻要”我“執在,希望“控製”的欲望就在,它們是孿生幻覺。

無限整體(THAT)雖然沒有任何個體IDENTITY,但無時無刻地呈現出一個一個“我”的幻相來,讓每個“我”感覺到好像有獨立的意誌,可以控製自己的經驗形式。這就是一個迷“人”的SEEMING。我的每篇文章都在看破這個幻覺。一個一個“我”是幻覺,這個“我”幻覺還非常狡猾,可以進行修行,試圖把“我”膨脹到無限整體,他們不自覺地創造出了一個新的“大我”概念,認為這個“大我”會對經驗呈現的原因了如指掌然後達到對經驗內容的全麵控製神功。他們從“小我”修行到了“大我”,其實還是沒有超越幻覺。無限的THAT是無“我”的,THAT也無法控製經驗。對於THAT來說,連經驗都不能在概念上稱為經驗,它是什麽?無法說,隻能說是THAT自己,除了THAT自己還是THAT自己。對於THAT來說,既然“經驗”或“體驗”概念都不真的成立,既然沒有一切一切的概念,怎麽可能在邏輯上有“控製”概念呢?誰“控製”誰呢?請注意:控製這個詞的基礎就是建立在二元上的。

記得,佛祖說的“空”是徹底沒有概念的空,並非什麽都沒有的空,而是什麽都無法用概念去定義的空。連THAT也是概念,THAT連THAT概念都要超越的。

總結一下,無限整體的意誌是不可知的。但一旦落入個體分離幻覺中以為自己是一個IDENTITY,那麽就會升起強烈的希望知道無限整體意誌的欲望。這個欲望和個體IDENTITY是對應的,它們是同生同滅的。當個體IDENTITY幻覺化解之後,希望知道無限整體意誌的欲望也就隨之消散了。

有一個觀察的方法,一旦你中升起了“無限整體是否可以控製經驗?”之類問題升起的時候,請立刻注意是誰在問這個問題,你是否注意到了一個分離的個體?在試圖回答“無限整體是否控製經驗”之類問題前,先問是否那位問問題的“我”可以確定找的到?是否“我”有獨立的存在?這個觀察法不是真要找到那個無法找到的“我”,而是可以避免了你隨著“我”提出的問題落入了一個又一個的幻覺循環。

雖然前麵說了無限整體是無限的無法確定,THAT無法知道“意誌”,一切都是SPONTANEOUS ACTION。甚至不誇張地說連spontaneous action也不能說是“作為”,無限整體THAT超越“作為”和“不作為”概念,這個情況也側麵指向了佛祖在《心經》中強調的“不生不滅,無增無減”。這個現實不抹殺不排斥在經驗中看似有“個人意誌”或“個人選擇”。你完全應該照人的邏輯充分行使表象裏麵的“個人意誌或選擇”。知道一切都無法控製無法知道的同時,不抹殺不排除表象生活中的邏輯,意誌或選擇。你有自由判斷和選擇的權力,為什麽要刻意地避免呢?對於無限整體(THAT)來說,你在表象世界裏麵的所謂意誌或選擇絲毫不影響無限整體的THAT,站在THAT的位置,一切都是無所謂的,這樣你的意誌就是THAT的意誌。

但TRICK是,你現在還沒有站在THAT的位置,你擔心萬一“我”幹出“強奸”行為,是不是可以? 這些疑問的升起就表明沒有站在THAT位置。

我對你的建議就是,隻要你有“我可不可以做這種事”或“我該不該幹這個或不幹這個”諸如此類的疑問,你就還是站在“我”(FEELING OF EGO)的位置看情況,這樣的話就要遵循既有的社會行為準則,符合普通人的邏輯道德。因為你還是感覺有“你“和“別人”分離,還是把幻覺當真,怎麽可以借口“一切都無所謂”而幹違背“人我”的社會道德準則的事情呢?當你還是隱性地維持“人我”的世界觀,那就像你是3歲的孩子,你能夠允許這個孩子獲得一把機關槍嗎?因為他還不成熟他就會胡亂掃射。

當你能夠真正地站在無限整體(THAT)的位置,你就不會問“我該不該”或“我可不可以”之類的問題了,因為不再有一個“我”問這些問題。一切都是THAT本身,一切都是隨機的必然,超越“錯誤”和“正確”的對立概念。超越一切概念。甚至超越“意誌”概念,也就是說“意誌”不再是意誌,而是無限本身,除此外無法說了。

如果你真正站在無限整體(THAT)的位置,還是可以遵循社會道德準則,和普通人一樣。但有一個大區別,你在遵循的同時,一種強烈的“不當真”能量圍繞著你。一邊遵循,一邊不當真,絲毫沒有矛盾。不必等到你變得“成熟”了才能體會,你現在就可以體驗站在THAT的位置是什麽味道,你現在就可以體會那種既遵循社會邏輯道德準則行事的同時的那種無法言說的“不當真”能量。你會體驗到是這個“不當真”的能量在看似當真地遵循社會道德準則,你會品味這種既不當真也當真的奇怪能量振動。

關鍵還是那三個字:不當真。這三個字等同於《圓覺經》中的“無所離”。當你不把一切經驗形式當真了,就不必排除抹殺或脫離這些經驗形式了,這就是“無所離開”的態度。

下篇博文討論“慈悲”到底是啥意思,HINT:不是你思想上認為的一個“人”愛另一個“人”的膚淺解釋。

 

 

 

Q&A:

讀者:

存在博主以前的一篇文章《每時每刻都是奇跡》又複習了一遍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4178/201809/998.html 
“人我”一般來說都會覺得當下得體驗很平淡無奇,因為全都“了知”了,特別“希望”了解unkown或非常“相信”未來的某處有“更好的經驗”在等著“我”去體驗。這個對未來的projection 本身就是presently arising的一個thought,一個故事,這個念頭同時被noticing 了,但是這個thought不是“我”想出來的,這個noticing 不是“我”noticing ,完全是THAT spontaneously display, 完全自由,這簡直就是奇跡。 
“神通”這倆字是個概念,它說指向的某種感受如果不被Label 的話也隻是一種純經驗,就好比肚子疼和渾身warm and buzz的舒服如果不被label 成“疼”或“舒服”都隻是純能量流,本質沒有區別。 
存在博主提到過,THAT這個魔術師所能變顯的遠遠超越“人我”可以想象或推理所能理解的。但THAT本身沒有任何意願去控製或轉變什麽。正所謂無為而無所不為。

 

存在:

關於“神跡”。這不是THAT特意做出來的。神跡是THAT的本能。我們能夠“看”,能夠“感覺”就已經是偉大的神跡了。這就是為什麽我說一切都是奇跡。之所以有一個“我”無中生有的出來,難道不正是一個THAT的神跡嗎? 
品味經驗的另外說法就是品嚐自己的神跡(奇跡),心跳是神跡,感知是神跡,以為什麽是什麽這樣的理智判斷也是神跡,出生是神跡,死亡也是神跡,一切都是THAT自己在翻花樣變魔術。 
可是,一旦你落入了“人我”的幻覺位置之後,明明當下一切經驗呈現都是THAT的神跡,你就看不出來了,你想當然這些都是你認為“乏味”的平凡,你甚至會感覺抑鬱。“人我”看不出當下的一切都是神跡,卻幻想有一個“超自然”的經驗形式的出現。進入“天堂”或進入“涅槃”就是這樣的一種幻想。其實“天堂”和“涅槃”就在此刻當下,就是你不當它是神跡,你視而不見,像睜眼瞎子。 

超自然的現象確實會發生,但不是THAT刻意安排做的。比如我有時候會發現啥都沒有做,一切都好像自動地安排妥當了,好像有一種“力量”在深層運行。但不明白的人就會說:“因為你開悟了所以才有這樣的奇跡”。其實情況並非如此,對於THAT來說,沒有“開悟”和“不開悟”的說法,隻是當站在“人我”的位置,就算神功奇跡在“人我”麵前發生,它都看不出來,以為是平凡了。 

現實是無限的非理性,但總是浮現出“理性”的幻覺。 
“人我”的幻覺恰恰相反, 認為“非理性”是幻覺,而“理性”卻是真實。哈哈,搞反了。

我一定要強調一下“自發”這個詞。關鍵就是明白“自發”這個詞的意思了。“自發”就是超越“控製”,“選擇”或“設計”概念。因為“人我”幻覺非常習慣有一個A去控製B,或有一個C去選擇D,這樣的幻覺邏輯,因而很難明白什麽叫做“自發”(另一個說法就是‘隨機’)。
自發就是不需要主語,謂語和賓語的,沒有A和B也沒有B和C也沒有C和D,是完全沒有因果鏈條的。打一個比方就是你走路,右腿出去然後左腿出去並非是一個因果關係,它們就是一個整體,右腿不需要依靠左腿而做“邁出去”的決定,左右左右左右是完全自發地發生。

明白了什麽是自發,就明白了無限的整體不是一個ENTITY需要去控製另一個ENTITY,因為一切都是THAT自己,毫無例外,控製概念完全不成立。同樣道理,安排選擇概念也不成立,因為無ENTITY的不可能有選擇,選來選去還是THAT自己,你稱為這是“選擇”嗎?

一旦你化解了ENTITY幻覺,你怎麽有控製的欲望呢?你這個ENTITY都不在,那麽誰控製誰呢?不但無主觀,也沒有客觀,隻有無限本身!

這就是自發的意思。

 

讀者:

“您必須用無二的思維才能理解後麵這一段,無二即是"一切都是THAT" ,"如來"就是THAT,既然一切都是THAT,物也是THAT,那為什麼THAT不能叫物做什麼物就做什麼呢?「若能轉物則同如來」。身心也是THAT,圓明也是THAT ,一切都是THAT,那麼THAT幹嘛要動?所有的一切都在THAT的道場裏,根本不必要動呀!「身心圓明不動道場」。下麵一句如法炮製,一毛端也是THAT ,十方國土也是THAT,一切都是THAT,那當然「於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國土」。 

您會不會覺得好像有講等於沒講,哈哈,其實有講等於沒講,就是無二。” 



存在:

你說的越來越好了,這就是一通百通了。經文中說的正是你說的意思。一切都是無限整體的自己,不知道等於知道,知道等於不知道。說了等於不說,不說等於說了。動等於不動,不動就是動了,無增無減,無差別。“轉物”等於啥都沒“轉”,對於THAT來說,轉不是真轉,物不是真物。一切概念都是THAT的某種味道呈現,看似偏離自己,其實絲毫不偏離自己。“圓滿”是THAT,“不圓滿”也是THAT,明白了這個就不糾結於“圓滿”或“不圓滿”了,這才是真圓滿了。 

是的,當明白了一切都是THAT,毫無例外,那麽總能量就和這個“明白”和諧振動了,“神功”會自發的呈現出來,但THAT不在乎,因為有神功和平凡經驗對於THAT都是無增無減,神功是自己,無神功也是自己,那麽要獲得什麽“神功”啊? 

當你什麽神功都不在乎的當下,一切神功自發都可能了。

 

 

讀者:

"品味經驗",對我也不適用。是誰在品味,還是很容易導出“人我”的幻覺來,我很難想像THAT在品位自己。曾經有一段時間,我一直在用博主前麵講的“橢圓形的大泡泡”的辦法。這個很容易做到。但是明顯的感覺是“人我”的幻覺加強了,是我在看前麵的“大泡泡”。

存在:

其實很多人有類似你這樣的困擾。我給你一個HINT:問題比你想象的微妙的多,並不是表麵想象的那麽簡單。這就是涉及到“高級不在乎”了。我寫過一篇《高級不在乎》的文章,請回去讀這篇文章體會一下“不在乎”也不是簡單的不在乎啊,我還在其它多個地方談到連“我”的出現也不在乎。我幻覺本身不是問題,問題是你隱性地把“我”當真了。“我”的出現根本不是問題,隻要有肉體的印象在,“我”的感覺一定會在的,但區別在於當它真還是不當它真。就算“我”感覺出來了,你發現了“我”在,笑一下明白“我”僅僅是一個遊戲,沒事,隨它去。

發現“我”感覺的升起,然後開始不安,希望自己不要有“我”感覺。這,恰恰就是把“我”當真了。


我更早以前好提到過一個“警察”的比喻。好像你變成了一個警察,一旦幻覺出現,這個警察就跳出來指責自己說:“不行,怎麽可以讓EGO出來呢!趕快讓EGO停止!”。其實這是一個天大的玩笑,這位貌似嚴正的警察本身就是“我”,就是EGO,它給另一個EGO執法,是以幻壓幻,沒有超越兩元範疇。

真正好的態度是“不在乎”,先從普通不在乎開始,慢慢地體驗一步一步深化的不在乎,進入“高級不在乎”。原來是膚淺的不在乎,逐漸可以體會連“在乎”的升起也會不在乎了,再進一步連“在乎也不在乎”也不在乎了,,,,,你可能深化到一切概念都無法確定的層度,那就是高級瑜伽了。換個說法就是一開始當“我”感覺出現的時候你會緊張不安,會自我批評。某一刻會開始體驗到連“我”感覺的出現也不在乎了,不當真了。這還僅僅是起點,你還會無限深化,到達根本說不清沒邏輯的地步。隨著“不在乎”的深化,你會越來越感覺到沒有了一切阻力。

再總結一下,你要把一切心理阻力都消除。你對“正”的不在乎,你對“反”的也不在乎。就是這樣“我”就GET OUT OF  THE WAY了,同時仍然每天都有一個“我”陪伴你,這個陪伴你的“我”變味了,開始似“我”非“我”了,不重要了。

 

讀者:

“如果一個人徹悟了,會不會就變得沒有熱情和創造力了呢?因為深知思想和激情全是幻覺,對什麽都不在乎,最後便是“識盡愁滋味,卻道天涼好個秋”了。” 

存在:



首先,“人”是不會徹悟的,因為“悟”就是悟到沒有“人”這個概念。熱情和創造力怎麽可能消失呢?熱情和創造力根本就不屬於一個“人”概念的。但如果你堅持是“我”這個“人”有熱情和創造力,這個堅持是幻覺,是看錯了。一切都是無限的‘那個’的,不屬於“我”或“人”的。思想和激情當然是現實,但不能簡單地認為是“人我”的思想和激情,它們都是‘那個’(THAT)的能量呈現,幻覺不是指能量呈現是幻覺,而是指把它們解釋稱為‘我的思想’或‘我的激情’,這才是片麵的解釋,是幻覺。現實並非是幻覺,但思想簡單解釋出來的結論是幻覺。 思想上述說的“世界觀”是幻覺。
所以,思想本身完全沒有問題,激情本身也完全沒有問題,它們僅僅是無限THAT的純粹能量振動,但如果你執著地當真把它們看成是屬於‘我’的思想,或屬於‘我’的激情,相信了思想上述說的“我”的故事了,這就可能產生痛苦糾結。 

高級瑜伽就是在什麽都不刻意改變的同時,發現什麽都不是思想上簡單解釋出來的那個情況,而是無法言說的THAT。 
並非要停止思想,並非要放棄激情。而是在允許它們自由流動的同時發現它們不是簡單的思想上的結論,不在乎這些述說,不把這些述說當真。發現思想並非真的是思想,激情並非真的是激情,而是總能量THAT的某個味道的呈現形式,雖然無法說清它們到底是什麽,明白萬變不離其宗。

 

再說幾句,一切思想上認為的“問題”或“錯誤”都不是真的問題或錯誤,但思想理智是狡猾的,思想理智會看到“問題”出來,比如看到“我”出來了,就有一種糾正的欲望,好像糾正了就開悟了。其實現實遠遠超越“問題-》糾正-》問題-》糾正。。。”這個死循環。這個“問題-》糾正”的循環就是一種阻力,令你產生一個接一個的STUCKNESS。


注意,下麵這句話是關鍵了:高級瑜伽不是去解決問題,也不是去化解幻覺。而是化解STUCKNESS,消除一切阻力。讓無限整體THAT的能量自由流動,不再擔心它們是好的還是不好的。也就是三個字“不當真”或“無出離”了。

 

讀者:

“看了博主最近的答疑,我更加明白了一點:其實,我既可以選擇修前行,也可以選擇不修。因為其實根本就不是“我”在make decision,不管修還是不修,不管是頭腦認同還是深層次的體悟,也都是整體無二THAT自動自發的展現,與我無關,還有什麽可以擔心的呢?正像禪宗祖師所說,每天隻是穿衣吃飯,困來即眠就好了。 ” 

存在:


啊呀,說的太到位了,不但是你說的到位,我看得出來你“悟”到了這層,確實是明白了。不要小看這點“悟”,很多修行10幾年20年的都一直轉在比如《前行修行法》裏麵說的“業力“之類膚淺層麵跳不出來。你可以一下子看破這些,是了不得的! 
有沒有“我”的感覺其實根本不是問題,隻要你不當它是真的,一看到“我”就開懷大笑,一點不當真。可以利用“我”的邏輯去自由處理日常生活中是瑣事,但知道這些都是THAT編出來的魔術,它們都是有趣的故事,絕不當真。 
這樣就夠了,確實沒有必要刻意做什麽。“做”或“不做”你都已經是無限整體的THAT了,不會增加什麽和減少什麽。有“人”感覺或無“人”感覺,不改變你就是THAT的事實。有“人我”感覺或無“人我”感覺,你都不當真,作為THAT,不會因為有沒有“人我”感覺也增加什麽減少什麽。你明白你當下此時即是無限整體,而且,不是整體的某一個部分,你當下此刻就是完全的100%的無限整體自己本身。你可以有“人我”的感覺同時,你明白你從來不是“人我”,但不妨礙有“人我”的感覺,不妨礙你做或不做任何事情。 

當然,如果你還悟不到這個層麵,完全可以去修《前行修行法》或去修《天台山六妙》這類的法門。就好像一個3歲小孩,他還不夠成熟聽懂道理,那麽就給他一些玩具玩玩無妨。修這些低層次法門不是問題也不是錯誤,你願意修就去修吧,確實可以把一切修行看成是試錯過程。對於THAT來說,根本沒有“開悟”或“不開悟”的差別。在THAT中浮現“人我”的幻覺,想要走某條路修行,THAT是不在乎也不介意的,就好比你不真的介意你晚上做好夢還是做一般的夢還是做惡夢,你知道醒來後這些夢的內容是無關緊要的。

 

 

讀者:

看了很長時間博主兩篇Synchronized display的文章,還是沒辦法理解“即時即刻,沒有關聯性,不在時間和空間中,同步呈現的,又瞬間消散的經驗/幻覺/現實。。。” 四維時空的人腦無法勾畫一個無限維度的THAT。回來看到博主點評,好像覺得很多問題都是無解的循環,最終變成無法說。問題本身就是二元對立。還能做什麽呢,隻有把一切交給THAT,毫無抵抗地surrender,讓能量自己流動。這麽一想,什麽問題都沒了。

存在:

我雖然說synchronized display,但沒有試圖要說清這個原理,這僅僅是無限種看法中的一種。你不要試圖去理解這個遠離,它是無法通過思想理解的。我這樣說的用意是打破普通人思想上的簡單解釋係統,讓你大吃一驚,讓你品味一下現實遠遠遠遠地無限地超越思想上述說的簡單解釋。毫不誇張地說現實完全徹底不是思想告訴你的那樣。可以說是無限的不一樣,無限地越過你的想象。如果試圖通過思想理智去理解,必然進入無限循環兜下去出不來了。這就是THAT給THAT自己設的局。

打一個比方,THAT是無限,但為了玩一個遊戲,它忽悠自己把自己看成是有限的“我”理智,讓這個有限的“我”理智去摸索自己是什麽,這個幻覺出來的有限的“我”理智非常努力地摸索自己是什麽東西,但無論如何以“有限”的邏輯去摸索無限,必然以失望告終。某一刻,思想理智徹底絕望了,就在這個時候,突然靈光一閃,它明白過來了,注意不是“我”明白過來了,而是THAT本身明白過來了,原來沒有這個“我”的意誌,原來“我”是一個幻相,原來隻有THAT,我就是THAT啊,就是無限本身啊!就這一下,“我”理智也許還在,但明白了一切都是THAT了,不再去摸索了。

開悟的從來不是“我”,因為“我”是幻覺,幻覺怎麽可能開悟呢?開悟的就是THAT自己!

 

你說:“毫無抵抗地surrender” 

我明白你的意思。但SURRENDER這個詞還是隱性地假設有一個“我”需要SURRENDER(投降)。所以用這個詞要小心。最好不要進入這個思想邏輯:有什麽小東西要投降給大東西。 
根本沒有一個“我”需要投降,隻有看破此刻當下就沒有“我”,但不妨礙“我”感覺的陪伴。 

隻有THAT ALONE,沒有什麽“我”需要投降。隻有看破幻覺,不把它當真。但沒有必要消除幻覺。

就像我上麵深體字大寫的那一段中建議的:“消除一切STUCKNESS。讓THAT的能量自由流動,沒有一個“我”在當中設立阻力”。那些修正,批判,努力,都是造成STUCKNESS的阻力.

Let "me" get out of the way. But it doesn't mean you want to kill the "me".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非常好,謝謝 -hongloumeng- 給 hongloumeng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31/2018 postreply 09:11:29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