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文帝的兩件事

                                                                       漢文帝的兩件事

 

“漢文帝劉恒是劉邦的第四個兒子,漢王四年(前203年)漢王劉邦於成皋召幸有身孕,當年就生下文帝,高祖十一年春(前196年)年八歲封為代王,其為人寬容平和,在政治上保持低調。

呂後在殺害劉邦愛姬戚夫人和其子趙王劉如意後,提議代王劉恒改封趙王,然而劉恒巧妙地謙讓了,故而才能夠在呂後專權時期得以保命。

呂後專權,大封呂姓子弟為王侯,呂產呂祿等呂姓外戚強勢,高祖長孫齊王劉襄實力強大,率先起兵;陳平周勃等元老列侯和宗室劉章等人以計謀騙來外戚的兵權,夷滅諸呂,也打算把呂氏血緣掃清,要廢除漢後少帝,擁立新皇帝

琅琊王劉澤等指劉襄的舅舅駟鈞為惡人,立劉襄等於複立一個呂氏。因為劉恒時年二十四歲,是劉邦當時現存年紀最長之子,又寬厚孝順,而且劉恒之母薄氏的家族比較不強勢。陳平、周勃等大臣隨即請劉恒入長安即位,劉恒遍問代國眾臣意見,郎中令張武認為此事有詐,中尉宋昌卻覺得此為天賜良機,劉恒隻好與母親薄姬商議此事,薄姬也不知如何是好,遣其弟薄昭前往長安與朝廷大臣們協商,在九月的最後一日,劉恒奔赴長安,群臣三呼萬歲,繼天子位,太仆夏侯嬰親自拘捕漢後少帝劉弘,迎接劉恒。大臣們宣稱劉弘、梁王劉泰、淮陽王劉武、恒山王劉朝等非惠帝子,廢黜劉弘並將四人殺害。”《維基百科》

 

漢文帝二年五月,漢文帝接受了賈誼的意見,下了一封取消誹謗罪的詔書:

  “古之治天下,朝有進善之旌、誹謗之木,所以通治道(臣民對治國的意見可以通達地進入朝廷)而來諫者,今法有誹謗妖言之罪,是使衆臣不敢盡情,而上無由聞過失也!將何以來遠方之賢良(怎麼能做到吸引遠地的有才能的人來朝廷參與政事呢)?其除之!

  “民或祝詛上,以相約而後相謾(民衆起先共同咒駡皇帝而後又相互揭發出來),吏以為大逆;其有他言,而吏又以為誹謗。此細民之愚、無知抵死,朕甚不取。自今以來,有犯此者勿聽治(咒駡皇帝與誹謗皇帝一概不治罪)。”(見《史記·孝文本紀》)

 

漢代皇帝大多厚葬,有所謂伺死如奉生的說法。比如現在人們津津樂道的漢武帝的茂陵就算是西漢陵墓最誇張的一座,數萬人修建了48年(有時可能人少一點,具體數字現在已經不能知道),據說有一年修陵所花的錢占到了國家收入的三分之一,一共花了多少錢,估計無人能說清楚。

相傳漢武帝起初對大規模修陵有所猶豫,於是有大臣進諫,翻譯成現在的話就是:皇上無比尊嚴,代表著國家的形象,陵墓怎麽能馬馬虎虎,那就配不上了。而且今日皇上英明,皇恩浩蕩,小民無比崇拜,甘願為你肝膽塗地。所以說,為你修一座豪華的陵墓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心聲和願望,你可不能辜負啊。

讀了一些曆史的人就知道所謂大臣絕大多數都是能夠揣摩皇上的心思的,不然那個位置就長不了,而且漢武帝好大喜功,並且以殺大臣而聞名,所以進諫是怎麽一回事自然大家門清。

看來漢武帝一點都不像他的爺爺,漢文帝。因為漢文帝說:

“當今之時,世鹹嘉生而惡死,厚葬以破業,重服以傷生,吾甚不取。”看來他一心要改變厚葬的惡習了。他要求“霸陵山川因其故,毋有所改。”至於如何辦理自己的喪事,劉恒提出了詳細的意見,要後人們儉約低調。他還滿懷自責之心:“且朕既不德,無以佐百姓;今崩,又使重服久臨,以離寒暑之數,哀人之父子,傷長幼之誌,損其飲食,絕鬼神之祭祀,以重吾不德也,謂天下何!”“歸夫人以下至少使。”

在《史記·孝文本紀》中,司馬遷讚歎:“漢興,至孝文四十有餘載,德至盛也。廩廩鄉改正服封禪矣,謙讓未成於今。嗚呼,豈不仁哉!”在《後漢書》中,班固對漢文帝的這種行為也是讚歎有加:“治霸陵,皆瓦器,不得以金、銀、銅、錫為飾,因其山,不起墳……嗚呼,仁哉!”

 

真正改變厚葬風俗的是魏晉,起始人是曹操。有意思的是曹操可以算是中國第一個用軍隊大規模掘墓的始祖,所以說他知道子子孫孫,世世代代都是扯淡,沒有永存的朝代,永遠的建築,地下的寶貝如果不是人們不知道,就一定要被人弄出來。加上曹操生性灑脫,就寫下來那一篇著名的遺囑。不過到了明清,厚葬又回來了,特別是明,又用活人殉葬。中國曆史上的倒退太多。

我知道有人很討厭我評說,我就懶得說了,大家都是聰明人,自己能得到結論。隻請大家不要忘記漢文帝不過是二千多年前的一個封建皇帝。

 

所有跟帖: 

農民大哥不是說“大祖思想”來武裝什麽的吧,^_^?問好。 -文革傳人- 給 文革傳人 發送悄悄話 文革傳人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19/2018 postreply 20:01:21

千古明君習大祖和千年天才毛太祖,孰大? :-) -papyrus- 給 papyrus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7/20/2018 postreply 15:40:06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