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比自己想象的脆弱,比別人想象的孤獨 ---讀《失去愛》隨記 6

本文內容已被 [ 簡丹兒 ] 在 2017-07-07 21:05:58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凡走上科學之路的人,大致都會有類似小峰在中學圖書館的朝聖之旅,被科學界的某個先輩深深吸引打動,然後,帶著所有的純真,激情,夢想全身心的上路。其實,從這點來講,一個人能走上一條自己少年時就向往的路是件幸福也是幸運的事。可,科學之路真是太漫長太艱辛。
 
前兩年,熱衷《好聲音》《好歌曲》,起因是妹妹的兒子剛剛考進中央音樂學院附中,仿佛突然一天,《好歌曲》中就有了那個孩子的身影,所以每集追著看。時有年輕的歌手在講做音樂是自己的夢想,然後為了這個夢想走了多久的路受了多少的苦時,哽咽落淚。。。。。。一次,哈林在此場景說,什麽不苦?做什麽都苦。哈林說的不錯。可細想,最苦的是走科學之路。這些年輕的歌手說追夢已久,而不知做科學的才是傾畢生心力,他們在孤獨和寂寞中對未知前途長途跋涉的忍耐力超出常人,這需有虔誠的宗教般情懷。
 
這樣說,尤瓦爾. 赫拉利可能會笑了,他在《未來簡史》裏說,科學和宗教就像夫妻,進行了500年的婚姻谘詢,仍未能真正了解彼此。
 
沒有時點,沒有假日,實驗的失敗是常態,一次次失敗一點點在消耗著耐心,終於有了可喜的結果可突然被告知有人已做到前頭,。。。。小峰在疲憊不堪焦頭爛額,深深自我懷疑時,真還去了教堂。但他無法讓自己去信仰上帝。
信什麽才能堅持?科學的魅力嗎?
 
龐大,深奧;難以想象,難以揣測;序列之美卻又變幻無窮;奇妙的存在卻也難以企及。。。。。,還有什麽?若說到科學的魅力。
 
曾經的一個導師總是拿科學的魅力說事兒。他是印度裔,世界級大科學家,祖父是印度國家科學院的開拓者,他來美四十年,領導數十人的GROUP,實驗室占據教學大樓整層的一半,那裏日夜燈火通明。在每年的聖誕餐會上,他都會對弟子們發表一番科學偉大科學崇高科學有著迷人的魅力,科學的光芒讓我們人生充滿價值感的講話,接著對自己的祖父輩如數家珍,最後大家一起為科學幹杯。然後你在深夜12點發去實驗報告,他會在12:30回你great, wonderful或者trash,如果對你的數據或設想欣喜難抑,他的回複是sexy,沒錯,是sexy。
有趣的是,他笑談第一任妻子和他離婚時,那位白人女士,拿出了一個小本本,上麵密密麻麻記錄著某年某月某日某時他罵了她什麽髒話,那麽,我隻好同意離婚了。
大科學家因罵髒話而被離婚。
再後來。。。。。。他的故事很多,但已不能以科學氣質能簡而概之,特別是對人性的複雜的了解往往是在深入到牽涉利益之時。
 
其實,《失去愛》不是來寫科學氣質的,也不是為寫科學魅力的,是我自己在這兒糾纏不清。
 
它是在寫科學界,它寫了小峰生物實驗的林林總總,遠溯到通過PCR就能從人們體內的DNA追溯我們祖先這10萬年出走的路線,也寫了唐山大地震四五運動毛主席去世粉碎四人幫,還寫沈菲買房子艾米辦PARTY裴雪重的古怪夏雨讀詩,甚至還寫到蒂莫西.利裏(致幻劑)。。。。。
立的筆信馬由韁地穿梭於時空,但,它為寫人而來。
立寫人的筆仿佛不是筆,而是望遠鏡,顯微鏡,多棱鏡,把置身於浩瀚社會中的人的複雜與微妙一一陳列。
 
一直以來對小峰有種莫名的排斥,或許因為對夏雨的偏愛,或許覺得他沒有夏雨對沈菲那種深情。但,慢慢覺得是自己思維的固化。他是他,一個真實的人。其實,在精神層麵,他和夏雨在某些地方有重疊。他其實是知道愛的。
在MIT的一個晚上,他本來是想探究同行達克的紅頭發的,卻又探尋到眼睛,你會覺得他有可愛的做科學的一個特質---好奇心,而且有孩子般的想象力。但又會覺得他其實也是一個多麽有感情的人。
 
人類的眼睛有棕色、淡褐色、灰色、綠色、淺藍色、藍色。小峰這才知道原來並沒有黑眼睛啊!而他從來不知道人還有綠眼睛。小峰忽然暢想起來有沒有一隻是綠的,一隻是藍的?或者洞穴人會不會有紅眼睛的?或者突變出黃眼睛,黃種人黃眼睛,或者粉色的眼睛,那對眼睛像一對扇動翅膀的迷蝴蝶,忽扇忽扇忽扇忽扇,或者一對白眼睛,白眼珠白眼球長在一張白色的臉上……。在一個調查中,18%的人不知道自己伴侶的眼睛是什麽顏色的。小峰在繼續暢想著,人類10萬年前從非洲出走後,不斷的分開,漸漸出現了白皮膚、黃皮膚、直發、卷發、金發、白發、灰眼睛、藍眼睛、綠眼睛、淡褐色的眼睛,從身體到思維開始發生變化,漸行漸遠,由懵懵懂懂到知道了愛、恨,到愛恨交加。
 
嗬,愛恨交加。
這是一種很快感的文字表達。直至目前,《失去愛》想表達的很多,卻單單沒有恨意。這恰好合適我。我不喜歡戾氣或明或暗的文字。
 
越來越能理解小峰。
那天,連續多日的超時,工作時全心投入不知饑不知累,可一出了辦公室,緊繃的神經鬆弛下來,馬上頭重腳輕,惡心嘔吐,象虛脫一般,懷疑今晚自己還能不能把車開回家?此時,整個城市已經沉睡,路上沒有車輛,隻有一節節昏黃的街燈,兩旁的林木在忽明忽暗中變得陌生,突然恍惚起來,這個城市就是我居住的城市嗎?這個Project完成的好壞和我有多大關係?這種努力是為了什麽?這樣的人生意義是什麽?
 
而這晚睡前就讀到小峰這段---
 
這時,他會恍惚間從未來向這裏回首,那時他就想到了如果他在未來已經死去,那麽他的現在這些日日夜夜的生活將意味著什麽?這時,他會突然產生一種強烈的非現實感,感覺逝去的都不是真實的……
 
有時,他離開了實驗台,走出實驗室,一個人在鋪著地毯的長長的走廊裏來回踱步,那時外麵的風就湧過了街道,月亮鑽出了浮雲,然後他又走回了實驗室,穿過一排排的實驗台,在牆的對麵坐下來。實驗室的牆是一塊巨大的玻璃。玻璃外的紐約,正是一片燈火輝煌,是一天裏最美的時候。於是他看見玻璃窗裏亮著燈的實驗室像一個長方形的光盒子,或者是像泰坦尼克號遊輪,無聲行駛在茫茫的夜空,遠方是看不見的黑色的海岸線。他看見了在夜空中自己的影子,看見了自己影子的眼睛正在注視著自己,他看見了一個在天空中流浪的小男孩兒,正隻身一人,走過了紐約,那燈光的海洋之上,飄泊在曼哈頓,那正黯黯燃燼的夜空……
 
其實,我們比自己想象的脆弱,也,比別人想象的孤獨----
 
周末的一天,他在紐約漫無目的地閑逛,傍晚時,來到海邊。那裏風很大,呼呼地吹著。遠處海中的木樁上,站立著一些白色的海鳥,個頭很大,羽毛被風吹得亂炸開,頭縮在翅膀裏。小峰想這風可真厲害啊。一天一天吹過去,把少年的嘴唇吹得裂開,把石頭吹成沙土,把一整座城市慢慢吹到地下。小峰看著遠處的大西洋,想,在十幾萬年前,那些僅有粗糙的石器工具的人類遠祖,他們是如何能夠製造出航海的裝備?在茫茫的大海上航行。這些遠古的人類又為什麽要冒如此巨大的風險遠渡重洋呢?那時候地廣人稀,為什麽一定要渡過大海?難道他們知道大海的另一邊有另一塊土地上另一個世界?這是怎樣的勇氣?他們在渡海時有著怎樣的激情?而那大海是什麽在遠方吸引著他們?夜幕正在降臨,海麵上升起一團神秘的昏暗。一個黑影乘著小船,正孤獨地向著大海的深處劃去。小峰看見船裏坐的是一位遠古的先祖,長得並不像人,是一頭倔強的大嘴怪獸,渾身長毛,受到大海神秘的吸引,離開大陸,劃船,消失在茫茫的海洋。到了夜晚,他躺在船裏,漂浮在大海的懷抱中,這時才不再猙獰,變得安靜,麵目溫柔。遠離陸地,四麵是海水,黑暗中有白色的魚群,不時躍出水麵,天上是五彩的繁星,海麵上閃動著星星的倒影,藍色的風,銀色的月亮,還有一行行火紅的大雁從月亮的麵前飛過。而那時,整個北美正下著鵝毛大雪。紐約,是一片荒原,白色的夜晚,天地靜謐,一片光潔……
 
本是想探究科學氣質的,卻深深沉浸在這詩一般優美的文字中,不,確切地說,是沉浸在這種自己無法描述卻真切經曆過的這種孤獨後的遼遠之中。。。。。。
 
藍字為《失去愛》原文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