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鮮肉賣萌揚州,牛達人錯誇“雛妓”

小鮮肉賣萌揚州,牛達人錯誇“雛妓”

 

   《一起去旅行》欄目組,2017年3月28日到達揚州。女主持人賣萌,問“詩詞達人”,“你看我美不美”?“詩詞達人”回答:“你當然美,用一句詩來形容,那就是‘十裏州路,卷上珠簾不如’”。將唐代詩人杜牧讚美“妓女”的詩,去誇主持人,可能是把茄子當辣椒,有點“牛”過了 。

 

   “春風十裏揚州路,卷上珠簾不如”,出自杜牧的《贈別二首》:

 

其一

娉娉嫋嫋十三餘,豆二月初。春十裏州路,卷上珠簾不如。

 

其二

多情卻似無情,唯樽前笑不成。蠟有心,替人垂淚到天明。

 

    杜牧在三十多歲時“落魄揚州”,常常逛逛妓院,吃吃花酒。人在公元835年(大和九年),調察禦史。離州赴安時,與妓女分別,寫下贈別二首》。

 

    第一首著重寫“雛妓”的美讚美她是州歌女中美第一。首句描摹少女身姿體,妙豐韻;二句以花人,寫她小秀美;三、四兩句,以星拱月,寫州佳極多,唯她獨俏。 情感真明朗,然肺腑。翻譯成白話詩,就是:

 

    姿態美好、舉止輕盈正是十三年華,活象二月初含苞待放的一朵豆蔻花。看遍揚州城十裏長街的青春佳麗,卷起珠簾賣俏的粉黛沒有誰比得上她。

   

    “娉娉嫋嫋”,指妙齡女子體態輕盈嫋娜的樣子。豆蔻是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夏日開花。二月初正是孕育嫩蕊,含苞待放的季節。詩人將娉娉嫋嫋大約十三歲的女子,比作二月初在枝頭含苞待放的豆蔻。極言其弱柳之態,芙蓉之貌,進而揭示了這首詩的贈別對象,當為歌女愛妓。春風拂麵,吹起十裏長堤翠綠的柳葉,撩撥了桃樹上花骨朵的心。卷起珠簾,放眼滿場紅粉佳麗,都不如所愛之人。

 

    春天的花卉很多, 杜牧特別選用豆蔻花入詩。在紅白豆蔻諸色花中,以紅豆蔻花為最美。花芯中央有兩瓣相並,形似同心。此花在未盛開時顯得非常豐滿,俗稱“含胎花”,因而又被喻為少女的象征。

 

    第二首,刻畫了一副才子佳人離別圖。點一盞紅燈,倒一杯清酒,唇邊掬著笑;說一句“珍重”,掩麵飲酒,酒杯映出一雙悲傷的眼。最後兩句以燭心比人心,以燭淚比別淚,形象極為生動。“替人垂淚”,意新而奇,把擬人手法用到極致。

 

    杜牧還有一首《遣懷》,回憶那幾年風流倜儻的揚州生活:

 

    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腸斷掌中輕。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 
 

    遣懷(qiǎn huái ):遣興。青樓:舊指精美華麗的樓房,也指妓院。楚腰:楚靈王好細腰的典故,這裏均指揚州妓女。杜牧自述在揚州時,飄泊江湖生活潦倒,常常載酒而行。放浪形骸沉溺美色,欣賞細腰輕盈。十年揚州不堪回首,竟是一場春夢;留連青樓,隻落得個薄情郎的聲名。

 

   《遣懷》是杜牧的代表作品之一。這是作者回憶昔日的放蕩生涯,悔恨沉淪的詩,表麵上是抒寫自己對往昔揚州幕僚生活的追億和感慨,實際上發泄自己對現實處境的不滿。

 

    杜牧的名句,“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出自《寄揚州韓綽判官》詩,這是杜牧寫給昔日同僚韓綽的問候: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杜牧為揚州風景優美、城市繁華所傾倒,寫下《揚州三首》。 大和八年(834),時年31歲的杜牧,已在揚州生活了一年。對於這座由隋煬帝一手鑄造的奢靡、浮華的城市,杜牧已是深深戀上不可自拔,其讚美之詞溢於言表。 

 

《揚州三首》【唐】杜牧 
 

煬帝雷塘土,迷藏有舊樓。誰家唱水調?明月滿揚州。 
駿馬宜閑出,千金好暗投。喧闐醉年少,半脫紫茸裘。 
 

秋風放螢苑,春草鬥雞台。金絡擎雕去,鸞環拾翠來。 
蜀船紅錦重,越橐水沉堆。處處皆華表,淮王奈卻回! 
 

街垂千步柳,霞映兩重城。天碧台閣麗,風涼歌管清。 
纖腰間長袖,玉佩雜繁纓。柂軸誠為壯,豪華不可名! 
自是荒淫罪,何妨作帝京。 
 

    開成二年(837)秋,杜牧弟杜覬患眼疾住揚州城東之禪智寺。杜牧告假,帶同州眼醫石公集一起前往揚州,探視其弟並為其治療。作《題揚州禪智寺》,表達了詩人內心短暫的平和以及得來不易的安詳: 
 

雨過一蟬噪,飄蕭鬆桂秋。青苔滿階砌,白鳥故遲留。 
暮靄生深樹,斜陽下小樓。誰知竹西路,歌吹是揚州。 

 

    揚州不僅有三把刀,還有個園、何園、瘦西湖、大明寺等很多名勝古跡。“煙花三月下揚州”,確實很美。但是要小心,不能用杜牧讚美“妓女”的詩,去人。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