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用36枚印章, 點評14部小說人物

來源: 雲過醒透 2017-02-26 18:56:44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65935 bytes)

  《金庸作品集》首次結集出版,是香港明河社版本。本版的封麵插圖均為金庸精心細選,而且還在諸多作品的扉頁上加蓋前人印章,為書中人物切題,可逐一觀來,推敲回味。

  《射雕英雄傳》

  第一冊 江南布衣

  《射雕》四冊,用的都是齊白石的印章,“江南布衣”這四個字當然是說江南七怪。

  七怪是可愛之人,熱心腸好打抱不平,本來在江南小鎮逍遙快活,奈何遇上了丘處機,七人守信,大漠一去就是十八年,雖然教的徒弟成了大俠,卻在桃花島上落得兄弟凋零,怎比得上當年在嘉興小鎮上悠哉度日的時光。

  第二冊 要知天道酬勤

  是指郭靖練功之勤。郭靖為人,篤誠而憨直,對愛人坦誠以待,對家國不懼擔當。俠之大者,正如郭靖一般,重劍無鋒,渾然天成,也就無怪乎諸多際遇和如花美眷接踵而至了。

  第三冊 花未全開月未圓

  

  此處講的是郭靖感情上的波折,兩人雖感情甚篤,黃蓉卻被裘千仞所傷,命懸一線,且華箏在大漠有約在先,黃藥師未得首肯,柯鎮惡念之如仇,前方千般波折,仍是“花未全開月未圓”。

  第四冊 秋風紅豆

  秋風為征伐,紅豆為相思,郭靖在大漠秋風中長大,家鄉卻是生紅豆的南國,生命中的選擇與決裂,是每個人都要麵對的矛盾。

  《神雕俠侶》

  第一冊 千裏之路不可扶以繩

  四冊“神雕俠侶”都是晚清書畫家吳昌碩的印章,齊白石、潘天壽等均曾受其指授。

  “千裏之路不可扶以繩”是說楊過的成長,郭靖是個規矩人,按他的教育方式,楊過的每一步都要用扶以繩,哪知道陰差陽錯,叛逆乖張的楊過走了一條多曲多折的路,卻依然成為一代奇俠。

  第二冊 鮮鮮霜中菊

  菊,花之隱逸者也,小龍女生活在終南山活死人墓,不問世事,個性又冷淡皎潔,本句意指小龍女初見時的冰霜性格。

  第三冊 富崗百煉

  這枚印章是吳昌碩為日本匠人富崗所製,本意是說匠人為求精粹的辛勞,此處用來指代楊過修習獨孤求敗劍技的過程,百煉成鋼。

  第四冊 心月同光

  《菩提心論》中說:“照見本心,湛然清淨,猶如滿月,光遍虛空,無所分別。”小龍女的心性明淨如月,從始至終,她隻是想簡單的和楊過在一起而已,世俗如霾,卻終掩不住心月同光。

  《倚天屠龍記》

  第一冊 曾經滄海

  一見楊過誤終身,曾經滄海,四個字足矣概括郭二小姐一生的命運,花開花落,花落花開,少年子弟江湖老,紅顏少女的發邊也見到了白發,即使是開宗立派,成為一代掌門,恐怕心中念的仍是山有木兮木有枝。

  第二冊 身行萬裏半天下

  這句說的是張無忌小小年紀,卻能不負所托,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千裏護送楊不悔。張無忌雖然在感情上很糾結,但對朋友一諾千金,讓人敬重。

  第三冊 肝腸如血,意氣如虹

  光明頂上,排難解分當六強,群雄歸心約三章,張無忌舍生救難的英雄氣概,當得上這句“肝腸如血,意氣如虹”。

  第四冊 可是當年人麵

  很多時候,會想到一個問題,如果有機會見到當初很愛的人,會是什麽心情流年似水,似水流年,曾經的姑娘,可是當年人麵?

  《倚天屠龍記》第一章和最後一章的標題加在一起耐人尋味:天涯思君不可忘,不識張郎是張郎。

  《天龍八部》

  第一冊 流風回雪

  大理有四大名景:下關風、上關花、蒼山雪、洱海月。

  段譽的個性很可愛,為喜歡的人癡情得不行,在遇見王語嫣前,卻是諸般掛礙不放在心頭。

  第一冊裏段譽還沒遇到克星,所以雖然屢遭險情,讀起來卻輕鬆寫意,如輕雲之蔽月,流風之回雪。

  第二冊 虎嘯風生,龍騰雲萃

  這當然是說喬幫主的為人行事,喬峰出場不久就遇到杏子林之變,但舉手投足間有龍虎之威,無一絲氣短,令人折服。

  第三冊 如今是雲散雪消花殘月闕

  本冊用清人趙之謙的印章,趙之謙人到中年,四十歲時突遭變故,妻女在一個月內相繼去世,遂作此印。喬峰失手打死阿朱後,心灰意懶,落寞無奈,正是雲散雪消花殘月闕,一個人了無生趣。

  第四冊 得自在禪

  有求皆苦,無求乃樂。

  虛竹一心向禪而不可得,後來種種因緣際會,破了酒肉色戒,卻感受到了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刻,是而有求皆苦,虛竹做不成和尚,反而福至運來,得自在禪。

  第五冊 靈丘騎馬

  靈丘屬燕雲十六州,為遼國轄下,喬峰在中原長大,卻做了遼國的南院大王,如何麵對故土,恰如靈丘騎馬,心下兩難。

  《俠客行》

  上冊 二十餘年成一夢,此身雖在堪驚;回首舊遊何在,柳煙花霧迷春。

  這一方兩麵印,說的是小叫花石破天的身世和遭遇。自從侯監集拾得玄鐵令,石破天奇遇不斷,可直到練成絕世武功,依然不知道自己是誰,一念及此,恐怕是真的“此身雖在堪驚”。

  下冊 不貪為全 心無妄思

  石破天的心態好,非常的好。在摩天崖謝煙客對他沒有好臉色,動輒喝罵,但他還是會真誠的關心謝煙客,給他洗衣做飯,照顧他生活。

  對待俠客島上的武功,江湖上的前輩無不如癡如醉,忘記了歸期,隻有石破天心無貪念,順其自然,子曾經曰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雪山飛狐》

  全一冊 吾狐也

  白石老人有印一枚,上刻“吾狐也”,邊款很有意思:吾生性多疑,是吾所短,刊此自嘲。

  多疑是人性的弱點之一,《雪山飛狐》是一個類似羅生門的故事,同一件事情從不同人口中講述出來,立場不同,講述的事實也撲朔迷離。因為受奸人挑撥,苗人鳳誤殺了胡一刀,又因為誤會,苗人鳳和胡斐陷入了你死我活的生死境地,苗人鳳是行事磊落的一代大俠尚且如此,可見多疑是人難以避免的弱點。

  《飛狐外傳》

  上冊 最愛熱腸人

  胡斐繼承了父母豪邁的性格,古道熱腸,急人之難,為了沒一點交情,素不相識的鍾阿四一家四口,追尋鳳天南到天涯海角,不為美色懇求所動,不給江湖同道麵子,是金庸自稱“特別喜歡”的大丈夫形象。

  下冊 素情自處

  喜歡就是放肆,但愛就是克製。

  程靈素是一個悲劇人物,因為她長的不美。

  她長的不美,胡斐一番慷慨陳詞:做人最重要是人品好,相貌不重要。

  然後依然愛上漂亮又做作的袁紫衣。

  胡斐的所作所為甚至比不上朋友圈的雞湯,

  至少人家大方承認,喜歡一個人是始於顏值,終於人品。

  每次看到程靈素的段落都很心疼,

  心疼每一個不美皮囊下隱藏的炙熱而又退縮的愛情。

  《笑傲江湖》

  第一冊 白衣大士門下

  白衣大士門下,自然是說佛門弟子,小尼姑儀琳。儀琳和小昭、雙兒一樣,都是金庸筆下溫柔可人的一類女性,和黃蓉趙敏這些女主角不同,她們對愛情的占有欲沒有那麽強,儀琳的一心一念,都散發著單純善良的光輝。

  第二冊 檗下琴

  檗是一種樹,其味苦,可入藥,檗下撫琴,心中當是五味雜陳。

  令狐衝被重傷,唯一的好兄弟陸大有橫死,又被冤枉盜了辟邪劍譜,受小混混欺負,在這種情況下,令狐衝依然不失瀟灑心態,懂得自嘲,懂得苦中作樂,無愧於“笑傲”兩字,有魏晉風骨,氣度令人想起嵇康。

  第三冊 襟上杭州舊酒痕

  這句是白居易的詩,樂天有《憶江南三首,稱“江南好,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

  杭州梅莊的幾場較量,被稱為金庸筆下最精彩的描寫,江南四友在梅莊過的日子,實在是大享清福,比之在江湖上廝殺不知要愜意到哪裏去,想必金庸也心甚向往之,所以才把令狐衝和盈盈大婚的地點安排在梅莊。

  第四冊 吾亦澹蕩人

  李白詩曰:吾亦澹蕩人 拂衣可同調。

  倪匡在《我讀金庸小說》中評價令狐衝說:他不執著,不在乎,瀟灑浪漫之處,在金庸筆下所有男主角之上,允稱第一。

  他先是失戀,繼以身中奇毒,朝不保夕,但他依然很看得開,主要還是天性使然。別人如果有這樣的遭遇,一定痛不欲生,整日裏愁眉苦臉,哪裏還會有這樣的灑脫。

  令狐衝淡泊隨性,近乎神仙中人,不知道金庸塑造令狐衝時,有沒有李白瀟灑不羈的原型在其中。

  《鹿鼎記》

  第一冊 玉樹臨風

  金庸全書首冊的印章,經常是給書中的索引人物,例如《倚天屠龍記》的郭襄,《笑傲江湖》中的儀琳,而在《鹿鼎記》中,這個人物是天地會總舵主陳近南。能稱上“玉樹臨風”的當然首推陳近南。

  因為陳近南,所以引出天地會,進而引出茅十八大鬧麗春院,攜韋小寶進北京,拉開全書的序幕。而陳近南也無愧“玉樹臨風”四字,

  書生氣質,卻有擔當,有魄力,武功高,人品又好,“為人不識陳近南,縱稱英雄也枉然”並非謬讚。

  第二冊 讀聖賢書 行忠義事

  這兩句話是說小皇帝康熙和韋小寶的關係,康熙是個好皇帝,熟讀儒家經典,為政寬仁,處事決斷,而韋小寶有一份自己的忠義準則,即不背叛朋友,君臣兩人一莊一諧,配合得倒也相得益彰。

  第三冊 當中和天,偕樂易友,吟自在詩,飲歡喜酒

  俗話說:富貴不還鄉,如衣錦夜行。韋爵爺在北京做了大官,少不了要回鄉風光一番,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真乃人生樂事。說起來,世間又有誰不喜歡吟自在詩,飲歡喜酒呢?唯樂易友難求而已。

  說起來,第二冊和第三冊的印章對照起來,顯得十分有趣,“讀聖賢書 行忠義事”是康熙對韋小寶的期望,而恐怕“吟自在詩,飲歡喜酒”才是韋小寶真正的人生理想。

  第四冊 興酣落筆搖五嶽

  眾官員都將韋小寶視為一個小小弄臣,然而評價一個人,不能隻看過程,更要看結果,韋小寶雖然行事嬉皮笑臉,一點都不正經,但能搞定大事,緊要關頭不含糊,興酣落筆搖五嶽,是說韋小寶出使俄羅斯,簽訂尼布楚條約的英雄氣概。

  第五冊 浮螺山人

  此枚印章的含義和第四冊一脈相承,李白有《江上吟》:興酣落筆搖五嶽,詩成笑傲淩滄洲。功名富貴若長在,漢水亦應西北流。

  金庸說浮螺山人就是釣魚伯,世上沒有長久的富貴,韋小寶官位越高,愈發覺得高處不勝寒,小皇帝權威日盛,伴君如伴虎的生活,莫不如隱退做一名富家翁

  《書劍恩仇錄》

  上冊 登山觀海

  “登山”和“觀海”是書中的兩大重要情節,“登山”是說書中第七回“琴音朗朗聞雁落,劍氣沉沉做龍吟”,陳家洛在杭州飛來峰的上天竺與乾隆初次邂逅。“觀海”是說書中第八回“千軍嶽峙圍千頃,萬馬潮洶動萬乘”,乾隆在海寧的海神廟偷祭陳世倌,又再於陳家洛相會,二人在塘邊信步觀潮。

  下冊 長相思

  紅花會總舵主陳家洛,武功人品都好,外貌英俊,風度翩翩,完美的主角模板,人生卻非常失意。

  陳家洛在事業上,差點被清兵一網打盡,本應春風得意的愛情,也被他拱手讓給了乾隆。歸其原因,都在於他軟弱畏縮的性格,在事業和愛情之間,他選擇了犧牲愛情來成就事業,殊不知這兩種東西是交換不來的,無謂的自我犧牲,隻能用作餘生自我安慰的手段罷了。

  《碧血劍》

  上冊 蘭生而芳

  如同深穀中的蘭花,袁承誌的少年時代,也是在人跡罕至的華山峻嶺峭壁中度過的,十年間未曾下山一步,“江湖上自不知華山派已出了這樣一位少年高手。”

  蘭花中正,香幽,說起來,袁承誌大概是金庸小說裏最沒特點的男主角,他的長處是有一身高強武功,卻不張揚,懂得給人留餘地,氣質人品如同蘭花,清香悠悠,靠品行影響了一眾豪客,成為江湖領袖。

  下冊 負雅誌於高雲

  淡柔情於俗內,負雅誌於高雲

  出自陶淵明《閑情賦》,同陶淵明一樣,袁承誌最後選擇了避世隱居,眾人本寄望闖王開創一個理想國,誰知隻是城頭變換大王旗,袁承誌的一腔雅誌,隻能帶到渤泥國了。

  《連城訣》

  全一冊 吾草木眾人也

  這方是齊白石的印,齊白石出身貧苦,27歲之前,一直過著地道的農民和木匠生活。齊白石成名後,一點也不隱晦自己的出身,大大方方的自稱“湘上老農”,“吾草木眾人也”也是齊白石自述身份的一枚印章。

  狄雲原本是個普通的莊稼人,被師父設計,到江湖走了一遭。《連城訣》是一部非常黑暗的小說,裏麵的好人太少,死得還早,壞人層出不窮,連成名已久的正派大俠都是人心險惡之輩,狄雲像一個笨小孩來到了大城市,雖然身負絕世武功,最後還是覺得適應不來,所以他回到了人跡罕至的大雪山之中,選擇做一個平凡的草木眾人。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