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趣話(十一)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
蘇東波,唐宋八大家之一,詩詞以豪放著稱。如“念奴嬌·赤壁懷古”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水調歌頭·丙辰中秋”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都廣為傳誦。後者為鄧麗君名歌之一,更是廣為傳唱。他的一些婉約之作,也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蘇東波寫“多情卻被無情惱”,從“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著筆,刻畫單相思和“失戀”,迷倒過無數少男少女。悼念亡妻之作,“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更是摧人淚下。
蘇東波有《洞仙歌》一詞,通過“納涼”的情節,寫花蕊夫人的“冰肌玉骨”。 詞人假托月光,“偷窺”一位夏夜美人的睡態。這首詞雖然有點“色”,但是,所選題材潔淨,清雅脫俗,詞的意境很高。詞人的胸際了無塵俗之氣,才創造出境佳人美、人境雙絕的清馨詞境。
《洞仙歌·冰肌玉骨》蘇軾
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水殿風來暗香滿。繡簾開,一點明月窺人;人未寢,倚枕釵橫鬢亂。
起來攜素手,庭戶無聲,時見疏星度河漢。試問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繩低轉。但屈指西風幾時來,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換。
金波:月光。玉繩:星名。不道:不覺。
詞人的筆下,清涼的夏夜是如此安謐寧靜。在清澈光潔銀白色的月光下,睡美人是那樣明麗照人。“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夏夜炎炎,玉人自涼。連水殿上偶爾吹來的風,也帶著池荷的清香。夜寂靜,人無眠,攜手繞戶,星河鬥轉,時間在悄悄流逝,季節在暗中更換。“清越之音,解煩滌苛”。詞的上片寫夏夜簾內,美人“釵橫鬢亂”,倚枕“構思”或“上網”。用水風香月等清澈的環境要素,烘托女主人公的冰清玉潔。下片寫女主人公與愛侶夏夜偕行,展示她美好、高潔的內心世界。
花蕊夫人,姓徐。冰肌玉骨,風姿綽約,麗質天生。這位在蘇東波筆下近乎仙人,有冰之肌、玉之骨的美人,中國曆史上實有其人。
花蕊夫人本是後蜀孟昶的寵妃,後蜀滅亡之後,花蕊入宋。宋太祖趙匡胤納花蕊夫人為妃,雖得其身,卻未得其心。據說,宋太祖的弟弟宋太宗,未得其身,也未得其心,一箭射死,滅了花蕊夫人。
花蕊夫人是一位聰明美麗的女性,是個典型的封建貴族婦女。 得幸蜀主孟昶,賜號花蕊夫人。對愛情忠心,有著豐富內心世界。雖失身於勝利者,從未忘記失敗者丈夫。她親手畫了一張人物肖像掛在宮裏,假托是蜀中的“宜子神”, 痛念死去的丈夫,用隱秘的手段為他默默祈禱。
花蕊夫人自幼能文,尤長於宮詞,其宮詞描寫的生活場景極為豐富。“三月櫻桃乍熟時,內人相引看紅枝。回頭索取黃金彈,繞樹藏身打雀兒”, 寫得多麽生動活潑,富有生活情趣。“全唐詩”收有她的一百五十多首“宮詞”,可以證明她具有多高的才情。
“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哪得知?十四萬軍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 花蕊夫人這首詩,通俗易懂。亡國之痛,力透紙背。詩人沒有直接表示出對宋朝的憎恨,更多的是哀歎後蜀將帥無能,這是有大見識。
《洞仙歌》,有中調和長調兩體。共八十三字,前後片各三仄韻。前片第二句是上一、下四句法,後片收尾八言句是以一去聲字領下七言,緊接又以一去聲字領下四言兩句作結。前片第二句亦有用上二、下三句法,並於全闋增一、二襯字。
《洞仙歌·詠柳》蘇軾
江南臘盡,早梅花開後,分付新春與垂柳。細腰肢自有入格風流,仍更是、骨體清英雅秀。
永豐坊那畔,盡日無人,誰見金絲弄晴晝?斷腸是飛絮時,綠葉成陰,無個事、一成消瘦。又莫是東風逐君來,便吹散眉間一點春皺。
《洞仙歌·丁卯八月病中作》 辛棄疾
作賢愚相去,算其間能幾。差以毫厘繆千裏。細思量義利,舜蹠之分,孳孳者,等是雞鳴而起。
味甘終易壞,歲晚還知,君子之交淡如水。一餉聚飛蚊,其響如雷,深自覺、昨非今是。羨安樂窩中泰和湯,更劇飲,無過半醺而已。
《洞仙歌·佳景留心慣》 柳永
佳景留心慣。況少年彼此,風情非淺。有笙歌巷陌,綺羅庭院。傾城巧笑如花麵。恣雅態、明眸回美盼。同心綰。算國豔仙材,翻恨相逢晚。
繾綣。洞房悄悄,繡被重重,夜永歡餘,共有海約山盟,記得翠雲偷翦。和鳴彩鳳於飛燕。間柳徑花陰攜手遍。情眷戀。向其間、密約輕憐事何限。忍聚散。況已結深深願。願人間天上,暮雲朝雨長相見。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