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趣話(十)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

本帖於 2017-02-08 13:19:42 時間, 由普通用戶 宜城漁翁 編輯

詩詞(十)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蒼龍
 

    王力 在《詩詞格律》第三章 律”中,到“的平仄”。的特點之一,就是全部用律句或基本上用律句。最明的律句是, 七言律句和五言律句。有些,一就知道是從七或七律脫胎出來的。

 

    四字句,是用七言律句的上四字。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如“天高雲淡”(毛澤東),仄仄平平如“怒衝冠”(嶽)。兩個四字律句用在一起,如“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毛澤東),如果先平腳,後仄腳, 如“亂石穿空,驚濤拍岸” (蘇軾)。
 

    六字句是四字句的展, 把平起變為仄起,仄起變為平起,就展成六字句。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如“我欲乘風歸去” (蘇軾);平平仄仄平平,如“旗漫卷西” (毛澤東)。兩個六字律句用在一起,如“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蒼龍” (毛澤東)。
 

    八字句往往是上三下五。如果第三字用仄聲,第五字往往用平聲;如果第三字用平聲,第五字往往用仄聲。下五字一般都用律句。

 

    第三字用仄聲,如“引無數英雄折腰” (毛澤東)。第三字用平聲,如“莫等白了少年” (嶽)。

 

 

《清平·六 》毛澤東
 

天高雲淡,

望斷南飛雁。
不到長
城非好

屈指行程兩萬。
 

山上高峰,

旗漫卷西
今日
長纓在手,

時縛蒼龍

   

    毛澤東這作於1935年10月,最早表在《刊》1957年1月號上。蒼龍:《後漢書·張純傳》:“蒼龍,太也”。

 

    每一牌的格式,叫做詞譜。 依照詞譜定的字數、平仄以及其它格式來寫,叫做“填”。“填”,就是依填寫的意思。例如,

 

《清平》,四十六字,後闋換平聲韻。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

      最早表在《刊》1957年1月號上,有毛澤東另一首《清平·會昌》:

方欲 

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 
這邊獨好。 

會昌城外高峰, 
顛連直接溟。 
士指看南粵, 
更加鬱鬱蔥蔥。 
 

“踏遍青山人未老”,作者自注:“一九三四年,形危急,準備長征,心情又是鬱的”。

 

“會昌城外高峰”,指會昌城西北的會昌山,又名山嶺。作者在六十年代曾回憶說:會昌有高山,天不亮我就去爬山。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