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 、《老子》、“老子” 、老夫 、 老妻、老友和老鼠

老子 《老子》“老子”老夫 老妻老友和老鼠

 

    老子,生活於公元前7世紀前後,姓李名耳,字伯陽、外字聃,春秋時代思想家。老子活了一百六十餘歲或二老百餘歲,死於秦國狄道府,今甘肅臨洮。

 

    據說老子是儒家創始人孔子的師尊,《史記·老子韓非列傳》中,曾記載孔子向老子請教關於“禮”的問題。

 

   《老子》或稱《道德經》,後尊稱《道德真經》,相傳是老子避禍出函穀關時,應當地總兵尹喜之邀,留下的五千言文字。

 

   《老子》玄而又玄,單是一個“道”字,就被解釋了兩千多年。開篇的兩句話,“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就使許多人對《老子》望而卻步。奇怪的是,《老子》倒是有英譯本,堂而皇之地擺在美國書店裏。

 

    “老子”,後來變成父親的代名詞。有人開口稱“老子” ,“老子有錢”,“老子今天不上班”,“你能把老子怎麽樣”。最有趣的是,曾有來自四川的朋友,小兒子嗆“老子”,居然成了繞口令:

 

“老子不看你是老子的老子,老子才不把你這個老子當老子”。

 

    夫(fū),指成年男子,這個字最早見於甲骨文中。《禮記》:“六十曰耆,七十曰老”。七十歲以上男子,自我謙稱老夫。但也不盡然,有時老夫並不指年齡。

 

    孔子,人們也尊稱為“夫子”,“老夫子”。子,先生、老師之意。《三國演義》中,曹操常自稱老夫。還有蘇軾的“老夫聊發少年狂”,句中的老夫是作者自稱,時年四十。有身份或者文人自稱老夫,雖含有“夫子”的意思,倒是更接近俗語中,自稱“老子”的一種文明說法。

 

    與“老夫少妻”相對的,是“老夫老妻”。老妻不一定老,多時是一種愛稱或昵稱。如杜甫的《江村》詩:

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
自來自去堂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
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
但有故人供祿米,微軀此外更何求。

 

    杜甫(712-770),這首詩寫於唐肅宗上元元年(760),杜甫時年48歲。“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老妻畫紙為棋局的癡情憨態,望而可親;稚子敲針做釣鉤的天真無邪,彌覺可愛。棋局最宜消夏,清江正好垂釣,村居樂事,件件如意。經曆長期離亂之後,重新獲得家室兒女之樂,詩人感到欣喜和滿足。

 

    老夫和老妻合在一起,就是“老夫老妻”。“千年緣分,走到一起;恩恩愛愛,甜甜蜜蜜”。

 

   “好酒難得,好友更難得”。老友,相交多年的朋友。不過這年頭,來的不一定都是燒香,拆廟的也大有人在。有人專門“殺熟”,更有騙子對你了如指掌,騙你沒商量。不共戴天者者,莫過如老友奪妻。相聲名家老候,“死不瞑目”。這種老友,就是老鼠。

 

   “老鼠亦稱老;烏龜方姓烏”。李清照和丈夫趙明誠,曾留下一段佳話。 

 

    李清照是南宋著名詞人,她的丈夫趙明誠是位金石學家。夫妻倆博學多才,又精通詩詞格律,是名噪一時的“詩詞夫妻”。

 

    有一次,倆人參加青州有名的烏老壽星的150歲壽宴。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眾人邀請清照夫婦合寫一副對聯,祝賀烏老壽誕。明誠稍作謙遜,揮筆而就:
 

      烏龜方姓烏,
 

     眾人一愣,烏老也頓時變色。清照不慌不忙,在明誠的墨跡後續寫道:
 

     龜壽比日月,年高德亮;
 

     烏老看罷, 連聲叫好!明誠萬沒想到,如此刁難之詞,清照竟能巧對,便續寫下聯:
 

    老鼠亦稱老,
 

    清照嫣然一笑,將明誠輕推一旁,提筆而書:
 

    鼠姑兆寶貴,國色天香。(鼠姑乃牡丹花的別稱)
 

    眾人為清照夫婦的巧對喝彩,烏老見此聯中巧嵌“烏老”二字,更是欣喜若狂:

 

    烏龜方姓烏,龜壽比日月,年高德亮;

    老鼠亦稱老,鼠姑兆寶貴,國色天香。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