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茶·醒茶·品茶」小時候都鬥過狠,後來轉了性情,而今他們都實現了夢想。
天晴了,
梧桐樹葉落了又落,
塵封的老茶終於醒了。
高郵路上的小洋樓裏,
紅磚青瓦,潔淨素雅
屋內,
高朋滿座,茶香四溢。
在這樣的天氣,這樣的季節,
這樣的環境,用著這樣的器物
品的又何止是茶?
……
- 記12月18日 「藏茶·醒茶·品茶」現場-
台灣式生活美學
這是一場特別的茶器展覽和茶文化體驗。三位主角都來自台灣。
策展人是何春寰。如果你沒有聽過這個名字,那麽你一定知道台北故宮博物院那一大波酷炫手信吧,譬如“朕知道了”膠帶?
何春寰,就是那個把“朕知道了”帶進台北文創的台灣人。在台北故宮博物館擔任禮品部經理的四年,她把代表著最高審美的高高在上的帝王品味,與尋常百姓之間破壁連接,帶領博物館走出困境。
茶會開始前,何春寰(右二)在展區向客人講解
現場展示的部分精致茶器
在此之前,何春寰曾服務於台灣誠品書店,在文創商品化領域成績斐然,她也成為推廣台灣文創的重要推手。
而說起台灣文創,茶文化是其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但是推廣不足,很多精美絕倫的手藝並不為人所知。這次展覽推出的兩位手藝人就是如此。何春寰評價他們:小時候都鬥過狠,後來都轉了性情,也轉了行,都投入到了工匠的行列。
鍾維文, 1966年生,台灣實踐專校服裝設計科畢業。
鍾維文曾任高級成衣品牌服裝設計師三年,之後從事服裝造型工作,作品範圍遍及電視廣告、電影、唱片、舞台劇。
1999年,曆經台灣921大地震,他感歎人生無常,應該把握時光,實現自己的夢想,於是自學金工,2000年秋,成立【玩銀工房】品牌,致力於創作手工銀飾,近年又拓展作品領域至銀壺、銀器,邁向新的創作裏程。
鍾維文手作銀壺
【銀壺教我的事-鍾維文】
坦白說,起初我小看了銀壺。以為敲打出一個有蓋、有嘴的容器便成了銀壺,而且偏執地認為,為了充分表現銀的可能性,應該以銀為唯一材質,至於使用者的舒適或者習慣,那是該排在「創作」之後的事情。
朋友暗示我,該做「好用」的壺,但我就是不願向「平凡」低頭,在外型上煞費心思,一心想要挑戰千年以來喝茶人喜歡的素雅視覺和執壺的手勢,直到銀壺用它的方式與我溝通......
他從一塊1.5厘米的99.99銀板開始,經過至少388萬次的敲擊,手工拋光,蠟模鑄造,幾乎無痕的焊接,追求著一滴水流出的動能課題,創作出一把把完全不同造型與出水線條的長把銀壺。
一把銀壺的價值何在?
是巧奪天工且人性化的精美設計,是一滴水嚴謹的流體科學,是“把手交出去”執著苦練的精湛技藝,是匠人自尊的真實,是每個當下獨一無二的人生心境,更是對一種匠人精神的致敬和傳承。
蘇育鋐,1970年生。
蘇育鋐1993年成立水龍頭金屬表麵加工廠,專營美國商用水龍頭品牌代工,2004年成立原葆企業有限公司,在金屬材料的技術及應用設計領域裏更上一層樓,他曾獲得加拿大實驗室真圓技術μ級認證,他設計的比利時咖啡機曾獲法國巴黎發明展銅牌獎,冰釀淬取咖啡機並獲得台灣輕金屬創新應用設計獎。
金屬事業之外,三十年來,他因緣接觸越南沈香,開始學習、收藏,且因喜愛喝茶進而開始投資福壽山生態茶園,並啟動土壤改變計劃,於2006年起開始研發合金封香工藝的藏茗鑵,並於2008年成立厚工育匠品牌,且獲選為2011台北世界設計大展參展企業。
2016年開始,他在罐子上進行二次藝術創作。將藏茶用的茶罐,像藝術品一樣去創作。
蘇育鋐手作藏茗罐
從一塊九種金屬配方的實心合金錠開始,經過17道工序,更換7種設備,10道工序的人工手工精製,製作出不同尺寸與線條設計,用於藏茶與醒茶的罐子。從外蓋,內蓋到罐身之間的密合度,追求與堅持的是公差比一根頭發絲還要細小的微米(μm)空間,以及在這萬分之一毫米空間之內的氣流與動能。
一隻茶鑵,是厚工育匠將天、地、人 融為一體的緩緩修行。
你用什麽寫日記?
在茶會開始前,鍾維文先生播放了他太太拍攝剪輯、女兒旁白表演的紀錄短片《你用什麽寫日記》。我被深深打動了。故事很簡單:
我媽媽說,有些人用照片寫日記
我和同學都用筆寫日記
我爸爸跟其他人都不一樣.....
你看出來了嗎?
我爸爸用銀片寫日記。
爸爸說,
其實做作品就是在記錄自己的生活,
所以他想把生命中重要的記憶,
一錘一錘地敲進記憶裏麵。
有一天,我們去海邊玩,
我在沙灘上跳來跳去丟石頭,
爸爸遠遠地看著我,不知道在想什麽。
媽媽說,爸爸在“靈魂出竅”。
這種“靈魂出竅”的感覺我懂,
爸爸一定是又想把什麽記錄下來了。
果然,
爸爸看著沙在我腳邊流過,
他在想:每一個選擇都會帶來不同的結果。
然後,他就做了一把叫做“分水線”的壺。
每把銀壺都要敲好久。
有次我拿起他的錘子,才拿一下下,手就廢了。
可是爸爸每天都要敲好幾個小時。
我問爸爸,既然那麽辛苦,
為什麽還要這樣用銀片寫日記呢?
爸爸說:“雖然創作很辛苦,但這是我想要做的事情。”
爸爸還說,能夠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就算累一點,也很幸福。
將來,
我長大了,
也能找到讓自己感覺幸福的事嗎?
所以,你用什麽寫日記呢?
藏茶·醒茶·品茶
下午兩時,品茶正式開始。
門牌導引
茶會現場位於上海徐匯區高郵路的一座法式小洋房裏。
先是何春寰女士為客人導覽,而後由蘇育鋐先生主持茶局,每位客人麵前放置4隻茶杯,自左至右,同一種茶葉,第一杯茶為簡易塑料袋儲藏泡出的,第二杯是蘇育鋐藏茗罐儲藏過泡出的,第三杯是蘇育鋐藏茗罐儲藏、又經鍾維文銀壺浸泡的,第四杯是白開水。
“今天我們就來玩一個過家家的遊戲,一杯一杯喝過來,告訴我,哪一杯最好喝?”何春寰女士的開場白活潑自然。
今天品嚐的是兩款2015年武夷岩茶:馬朗丹桂和老樅水仙。
水已燒好,靜候上場。
蘇育鋐主持茶席。
席間陳列著十來把銀壺。
因一錘一錘敲打,極其耗時,鍾維文一年僅能製作三四把壺。
這桌上擺的,即是他幾年的心血和成果。
太過精致美麗,很多客人一落座就迫不及待地把玩起來。
投茶入壺
高溫浸泡
靜置片刻
雙手齊泡
為客奉茶
細品佳茗
哪一杯更好喝?不用猜答案你們也知道,當然是第三杯。
中場休息
稍後,大家又移至展覽區。
這一次,蘇育鋐為客人泡的是他親自種植的台灣高山紅茶
搭配他們從台灣背過來的甜點
以及何春寰女士剛剛從日本旅行帶回的幹果
“真的很甜”
至此,美好的下午茶在甜蜜的氛圍中也完美結束了。
我也想參加
【藏茶﹒醒茶﹒品茶】
預約跟朋友一起歡喜喝茶
日期:十二月十六日至二十一日
地址: 上海市高郵路5弄二十六號
時間:上午十點至十二點;下午二點至四點,四點至六點;晚上七點至九點。
每個時段僅開放八個席位。
策劃及解說:何春寰
預約方式: 長按二維碼關注下方公眾號,留言預約
或致電:18937958590
(21日活動結束,名額已非常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