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歸去

                                                                      何以歸去

 

今年有點特殊,美國super bowl 和中國的春晚在同一天,這兩個在各自國家都是號稱是收視率第一,把兩個看完以後,不由生出一些感慨。

有個朋友跟我十分相似,到美國已經是20年左右了,喜歡看NFL的比賽,但比我要狂熱得多,經常到現場看比賽,把我拉去過一回,不過我再也不去第二次了。主要原因是往往是不知道球在哪個人的手裏,就看到大家都在瞎跑。我一大半時間都在看場內的大屏幕,發現很多人都跟我一樣,那為什麽不在家裏看呢?花錢不說,在路上堵得太久。

當然,那個氣氛是家裏不可能有的,上十萬人的體育場座無虛席,關鍵時候一起大喊,這種場合除了在NFL,別處的確是找不到的。另外就是美國人和英國人是很有些不同的,美國人性格比較開放,喜歡與人開玩笑,英國人一般都比較嚴肅。然而在球場上英國的足球流氓舉世聞名,但美國根本就沒有這一說,不同的球迷在一起相處的很好。我也不知道是什麽原因。那天還有一個小插曲,一個小女孩大約7,8歲,自己的球隊打得不好,而我們興高采烈,突然對我們這邊大喊了一聲screw you!,把我們都逗笑了,她的母親趕緊對我們道歉,於是我們都發出嗚嗚的聲音,她母親把手一揮調頭坐下來,意思是懶得給我們講了,笑聲就更大了,全然沒有一點點火藥味。

那天我們一起看super bowl之前,我問他春晚怎麽樣,他歎一口氣到,“我們恐怕回不去了。”

這正是我的感覺。一切都變化得太快,我們已經不是那天登上飛機的我們,那塊土地也遠遠不是我們離開時的那個樣子。

其實像我們這樣的人內心深處都難免有過回去養老的念頭,但是現在看來卻是那麽的不現實了。我想說的並不是霧霾或者食品安全這一類問題,而是文化上的差異。不少人恐怕和我一樣,開始看美國電視劇的時候隻是因為要學習英語,但到後來就慢慢看進去了,現在就無法再看中國的電視節目,根本看不下去。拿春晚來說是最容易理解的,像super bowl的中場或者格萊美獎這一類文藝表演中,是永遠不會出現任何總統的名字,大家就是來找一點樂子,把那些惡心的東西弄上來幹什麽?

當然,super bowl是要唱國歌的,愛國是要的。但是,政黨隻能代表一部分人,愛國和愛某一個政黨完全不是一回事,至於要人愛總統那就是一個笑話了。政治人物不是國家,這一點在美國是常識,把我弄得也習慣了,於是再也受不了中國那一套。

 

像我這個年紀的人,多多少少是有一些政治的東西在裏麵。89年的那一天,我正好在蛇口,能夠看到香港的電視,大家都給驚呆了。我記得有一個女孩大哭,因為她的男朋友在北京讀研究生,肯定卷進去了,現在不知怎麽樣。我們都認識這個男朋友,好好先生,文弱書生一個,在場的任何一個都比他更像“暴徒”。

我記得有一個說,這是一個什麽樣的國家,這是一支什麽樣的軍隊?我當時卻想,現在我是真正有些懂魯迅了,到後來經常看到網上有人認為那是必須的,不由地想,中國人有魯迅到底是幸運還是悲哀?

我從來不認為那幾個“民運領袖”能代表老百姓,更進一步,所謂代表在任何時候都是一個笑話。我所敬佩是那些普通人,那些千千萬萬遊行的人,那些捐錢,送水送飯的人,那些人才真正是赤子之心。所以說,我是永遠不會再到那個廣場上去了的,除非有一天能給那些死去的人獻上一束鮮花。我有些相信會有這一天,如果曆史不錯的話,就是不知道在什麽時候,我還能不能看到。

其實認真看一看曆史,就像魯迅所說,絕大多數時候,中國人不過是在苟活,最好什麽心都沒有,悶聲發大財。但什麽都有最後一次,就像人要死一樣,也許從此以後,就真的什麽都不會有了,那樣也許更好,誰知道呢?

有些事除非親身經曆,否則永遠不會懂的。也許等我們都過去,就像那深水上的的漣漪,什麽都不會留下。至於我們,李義山那二句說得最好:此情可待成追憶,隻是當時已惘然。

其實放開想一想,這個宇宙這麽大,人類曆史不知還有多少萬年,不要說一個人,就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終歸不過是一瞬間,誰也不知道將來會發生什麽。所以說,你為某些事情激動過,悲傷過;你哭過,你笑過,那就很好,說明你真心活過。除此之外,你還想要什麽?到底你還能有什麽?

 

我們這一些人的下一代,是幾乎不知道這些事情的。但不管是在美國出生還是長大的,極少是回去工作的。比較常見都是這樣,你問他們國內好不好,他們說好,為什麽好,熱鬧,東西好吃;如果問他們願不願意完全生活在國內,回答是不願意,為什麽,髒,亂,人太多,太凶。

有一個朋友帶孩子回國,結果看到兩個人在商店裏吵架,把孩子給嚇哭了,因為孩子從來沒見過。現在認真想一想,我真正是從來沒有看見美國人吵架(家裏人不算,美國家裏人吵架,比中國人厲害),不知是不是德州人都有槍,不敢吵。

這就是一個問題,我們是在中國長大的,但美國文化仍然能吸引我們。但是,在美國長大的中國移民的第二代,中國文化就很難做到,這是為什麽?

 

其實super bowl的表演我是一點都看不懂,先是一個人趴在地上唱歌,我不知道為什麽,隻好認為他練的是蛤蟆功。後來來了一大幫人,高呼,咱們來挖地,挖呀挖呀挖!

原來本以為是自己不懂美國文化的精妙,但昨天跟我的鄰居聊球,是一個40,50歲左右的老美,問他那個表演怎麽樣,他有些驚奇地望著我,說:你還看那個東西,我從來不看。

不過我們在球上達到了一致,決賽一般,主要是有些一邊倒。真正好看是野馬的前一場,和新英格蘭的比賽,那是真正的扣人心弦,雙方打出了超水平,隻是運氣不在新英格蘭這一邊,真是“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實際上受家庭的影響,我還是看過一點老東西的。我記得十三,四歲,母親就讓我讀《史記》,當然我是萬般的不願意,但慢慢就讀進去了,現在《史記》仍然是我拿起來就讀的極少數書之一。

但是,如果我沒有弄錯,《史記》和宮廷內女人的勾心鬥角完全不是一個東西。那些所謂大手筆的曆史劇,有那麽一,兩個要稍微強一點,但總是像差了這樣那樣的一些味道,大部分是在扯淡,有些甚至是在歪曲曆史。

比如說漢武帝,那是中國曆史上的暴君之一,好大喜功,不負責任,薄情寡義,據說殺掉的二把手是曆史第一,連親生的太子都難逃厄運,所謂伴君如伴虎就是這樣一回事(我無意去影射誰)。這樣的人有什麽值得歌頌的?就是因為他打幾次勝仗,但那一點點都不解決問題,匈奴以後幾百年裏仍然是要命的事情。

我並不是說勝仗不對,而是誇大,為暴君歌功頌德沒有道理,其實許多暴君都是挺能打的(不然早就給人幹掉了),由此既不是要經常歌頌暴君了嗎。歌頌暴君強權是走向獨裁的必由之路,所以大家應該自己讀讀《史記》,不要被人忽悠。

所以如果回去不但是沒有了NFL,而且沒有電視劇看。前一段時間被許多人喜歡的《潛伏》,我實在是看不下去,對待敵人是不是就應該坑蒙拐騙,而那些人還是你的同胞;有人信任你,把你當朋友,你出賣隻要有一個理由,我有些不知道什麽是是非了。我讀過英國那兩個著名作家筆下的間諜,那都是一些人格扭曲,悲劇性的人物,因為雙重身份造成了雙重人格,而且不會有好下場,不管是哪一方的間諜都是這樣,這好像更接近事實。

難道共產主義理想就可以戰勝人性,我早就不相信這種忽悠了。

 

其實我還是很有些喜歡那些中國的傳統文化的,隻不過現在有些東西不知道能叫什麽?我也不想造反,已經造不動了。雖然對一些事情有這樣那樣的不滿,也就是發發牢騷,“暴徒”是幹不了的。反過來,我一點點都不希望中國出問題,但願那些領導人能找到一條道路,穩定住經濟,慢慢地進行政治改革,給老百姓一些權利,使社會走向公正平等,能為美國做一個榜樣。

從大的方麵來說,中國出問題必然把世界拖下水,記得有個專家說過,中國崩潰會使得道瓊斯跌掉一半以上,美國人的日子絕不會好過;從小的方麵來說,我們家和國內的經濟往來是負數,一旦中國經濟出問題,像我們這樣的第一代移民是不可能不管國內的親人的,那就會出現不小的正數。

我的要求並不高,沒有什麽了不起的政治追求,隻想當權者把那一堵牆拆掉,讓hulu,HBO進去,讓我們看看國外的電視劇,美國這一邊是沒有牆的,什麽中國的東西都看得到,為什麽光正大還敵不過腐朽墮落呢,中國老百姓難道就是那麽不可救藥嗎,自己不能分辨好壞?

而就像有人所說,你不回去難道祖國還會有什麽損失,當然不會,損失的隻是我自己。隻是有些不甘心,祖國的胸懷要是那麽溫暖和寬廣,是應該能夠容下我這樣的良民。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