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61 - 論國際關係準則

來源: 老幾空間 2016-01-17 18:01:25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3795 bytes)

老子61 - 論國際關係準則

大邦者下流

老幾 2016.1.18

老子的國際關係準則是:大邦者下流;意思是:作為大國,應當謙下。

周代采用的是分封製,即封土建國。”封建”一詞,就是來自於此。文革時人們常說要打破中國兩千多年以來的封建製度,殊不知秦朝以後實行的是郡縣製度,不是封建製度。

“邦”在老子所處的周代是指比較大的分封國,“國”指比較小的分封國。 “大邦”, 就是大國中的大國,用今天的話說,相當於超級大國。

老子61章: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則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則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過欲兼畜人,小邦不過欲入事人,夫兩者各得所欲。大者宜為下。

意思是:作為大國,要像水向下遊一樣那樣行事。天下江河交匯之地,必是處於天下低陰的下遊位置。雌性常以靜勝過雄性,是因為它安於下附的原因。所以,大國對小國謙下,就可以取得小國的信賴;小國對大國謙下,就可以見容於大國。因此,或者大國對小國謙讓而取得小國的信賴,或者小國對大國謙讓而見容於大國。大國與小國不過是“取”和“取於”的關係。大國無非是要吸引人們加入自己的同盟以擴大勢力,小國無非是與別國同盟以保全自己,這就是雙方的目的所在。大國尤其應該謙下。

有人會問:老子的思想今天依舊適用嗎?“不善人善人之資”,美帝國從伊拉克戰爭以來的所做所為及其後果,就是對老子國際關係準則的最好說明。

說到這兒,估計爭議不大,因為是說人家。可是同樣的道理,一旦放到自己身上,有些人就受不了,盡管這個“自己”都是虛妄的。這並不奇怪,雙重標準不過是人類思維常見的一個故障罷了。美國人是這樣,中國人更是如此。

比如中國對台灣民進黨蔡英文獲勝的反應,就是一例。我們不是常說:“得民心者得天下”,難道台灣人的民心就不是民心?!蔡英文的獲勝,你看把某些人嚇的?!賀信都不敢發一個?不由得想起孟老夫子的話說:“臣聞以七十裏為政天下者,湯是也;未聞以千裏畏人者也。”何故?迷道者也!

今天的人們可以對麵前幾戶強拆表示憤慨,卻對萬裏毀島充滿期待,人之大迷,莫過於此。請別忘記孟子說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習大上台以後,講話中曾多次引用老子之言,又肯以百姓之心為心,反腐倡廉,大講公平正義;又說要潛心學習孔子。這些很得老幾歡心。特此贈夫子之言以處理裏兩岸關係:“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注:牝牡(音:pìn mǔ),泛指陰陽。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