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祖----西方朔侃音樂 (2016-01-14 07:11:35) 下一個
在下也很喜歡音樂,也愛唱歌。音質嘛算比較幹淨無特色的那種。在不知愁的年齡,也經常吼,吼的還不會讓人捂耳朵。
年少時還喜歡曲藝。如評書,快書,京東大鼓,河南墜子,鼓詞等表現誇張泥巴味兒比較重的地方傳統說唱形式。
曲藝裏大多是好玩好笑的俠義英雄快事和尋常市井百姓的生活。其中很多讓人聽後極其輕鬆愉悅的喜劇笑料。也可能被曲藝的題材吸引吧,便想學,自學了兩年後發現把它當成飯碗對待就沒勁,所以便放棄它。決定專注於學玩刷子。後來雖然走上了玩刷子的路,但早年的喜好還是一直伴隨著我。無聊無奈鬱悶時便也常常以唱歌聽曲藝音樂甚至吼幾嗓子解煩。
不同的人不同的人生經曆際遇會喜歡不同的音樂,而且同一人不同年齡段對音樂的喜好也會變化。
少年輕狂時,多喜歡追時髦,比較鍾情奔放動感十足的音樂,比如吉他曲和搖滾歌。大點,春心開始蕩漾,便也會時不時安靜下來做做青春情感夢。此時,對悠揚婉轉滋潤心肺的唯美輕音樂和甜蜜美好的情歌也會心動。比如最適合表達春花秋月,才子佳人美好情感的,古箏曲,笛子,簫,小提琴等這些適合抒發個人內心細膩情感的音樂。
到了差不多嚐遍人間苦辣酸甜的熟透的不惑中年,便開始認真思考人生的價值和意義究竟為何物了,此年齡段的人對音樂的喜愛將再變化。開始有了耐性去試聽那原來越聽越漿糊,越聽越不明白的高大上的名曲經典了。比如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比如基督教天主教的聖樂比如高山流水,山居,漁樵問答等。
寫到此才突然想起一大西洋樂器來,---那就是被人們奉為樂器之王的鋼琴。為什麽會差點忽略它,其中主要原因還是自己沒有重視它。
我不怎麽喜歡鋼琴,於在下來說,我更加喜歡弦樂,原因是我認為弦樂器產生的音可長可短具連貫性,婉轉頓戳音素豐富,音節過渡柔順細膩如行雲流水,最為適合表達人們內心細膩豐富的情感,如同人唱歌。而鋼琴的敲擊發音,所表現的曲子全是由短音節對接而成,樂感不夠內斂沉穩,沒有以少見多,以簡概繁,以小見大。不能此處少聲勝多聲集萬千氣相於一方,於萬千感歎於一音的精煉感抽象感。寬廣的音域雖然有助於表現各種故事場景。但繁雜的音節有點過於熱鬧,像開群眾聯歡大會,像多重唱,像人民戰爭。有點西方人張揚外露的性格特征和西方文化的直言不諱的霸氣,是比較入世寫實的樂器,比較適合表現激越宏大的場景,用來表達個人內心,始終很難達到精準細膩的琴與心,音與情同步同體的境界。鋼琴可以在交響樂裏擔任主角,但沒有大提琴等其它樂器的配合。它給我的感覺是始終不能完美地演繹一個故事,表現一種複雜的情感。在我的心裏它夠不著樂器之王稱號。
知道真正的樂祖----古琴 。 源於多年前的一位朋友,她是位優雅的大家閨秀,某位大陸駐聯合國高官的女兒,這位美女雖出自官宦之家,卻絲毫看不出今天這些豪門或土財主二代的淩人氣勢。衣著簡單,待人接物十分平和。據說她從小直到20歲都一直被保姆照顧。認識她時她已是三十多歲的大齡剩女, 養尊處優的她沒任何與尋常百姓女子不同之處。性格文靜安靜少動少言。那時在下在教會義務教繪畫,圈子裏搞音樂的好幾個,玩刷子的卻就我一人,加上在下那時也頗喜愛熱鬧,所以常呼朋引類一起酒飯茶,她也是在下的座上賓。所以和她聊的還算投機。
她一個人住在多倫多。並且平靜地過著形單影隻的日子。茶餘飯後侃家常時,她最喜歡的便是聊他的弟弟,因此知道她弟弟和她一樣,都是修到齊天大剩級別的剩男剩女。
這姐弟兩都挺有個性。都是為心中的那份純潔的情獨守著。此女具體有什麽驚人能耐我還不知,隻是弄吃的好像有兩下子,我覺得僅此對她來說已是難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她本可以不屑於廚藝的。倒是其弟,據說彈得一手好古琴。隻是在下淺薄孤陋寡聞,不知道古琴是神馬東東,更不知長什麽樣,也就沒在意。
直到在下感覺越活越沒勁的近些年,開始搜些能抒展壓抑之懷的古典音樂聽,便突然想起了她曾經提到過的古琴。於是已熟悉使用電腦的自己毫不費力便找到古琴的信息。當知道了古琴的來曆和它的不同“凡響”,驚喜之餘便在心裏罵自己不下百次2-13。對先祖們這麽偉大的發明居然都不知道。於是像個餓鬼,拚命搜古琴曲聽,天天聽。那奇妙的聲音如一個悟道者站在高山之巔,對人世凡間發出感歎和憐憫,或仰頭向蒼天述說著什麽。一段時間天天如癡如醉,那感覺就像訪得神仙一般。
古琴又稱七玄琴或瑤琴。屬於超級古老的樂器,春秋時代即非常普遍,我五年前買的一種款式便叫仲尼式。說明孔子也極其熱愛彈奏古琴。
最早記載古琴的是詩經,但具考古界分析,古琴至少是在堯舜時代已經存在。有說古琴起源於伏羲氏。稱之為古琴確屬名副其實。關於古琴的具體信息,百度古狗均可搜到,在此不予敘述。在下要提的是,作為古先賢們情之獨鍾,古琴的選材和製作工藝並不複雜考究。除了一大堆頗具象征意義的名詞—如風池龍沼等,外觀也並不是多麽吸引人的眼球。和西洋樂器之王鋼琴比,它不但不高大上,其材料和結構的簡單甚至可以用簡陋來形容。可玄妙就玄妙在此。簡單的幾塊木板,按幾千年幾乎一直少變的尺寸形狀和製作工藝。,它卻能產生出世間任何樂器所望塵莫及的仙音。它那超凡脫俗的音域音調,是任何其它樂器沒有的。認識了琴祖—古琴之後,才想起早年看的電視劇紅樓夢,的那首主題曲《枉凝眉》為什麽那麽令人震撼。原來是震撼有“音”(因)。“夢樂”《枉凝眉》裏,當借助古箏琵琶二胡揚琴等眾樂器敘事抒情,宣示世態涼熱後的每個節點,總會有那麽一聲渾厚沉重而悠遠的琴聲,如一位站在高山之巔,雲端之上,俯視這“鬧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的紅塵發出的感歎。這一聲對於眾多聲音之外的“凡外仙歎”。應該正是發自古琴,如果不是,可能也是因為其它緣故,隻能用古箏的G調重音替代。黛玉的生死伴侶也是她那把視如生命的古琴。
紅樓夢曲作的超常成功,源於偉大的作曲家王立平先生參透人心世態的“悟性”。記得他在某個電視專訪裏說,自從他為紅樓夢譜曲後,他就陷進去了,這一輩子再也出不來了。其實他不是陷進去,而是他的靈魂與曹雪芹相通了,因為曹雪芹的靈魂譜曲,和曹雪芹及他的夢中仙子林妹妹的靈魂相知相融了。所以,紅樓夢的主題曲,是曹雪芹林黛玉以及王立平他們靈魂的和聲。
林黛玉生死不離的是古琴。
開通鍾子期俞伯牙的靈魂的是古琴。
高山流水覓知音典故,看似兩個人的惺惺相惜的知音故事,實際上主角還是琴音傳遞出的悟的信息。俞伯牙通過琴覓“音”的知者,鍾子期所知的音正是俞伯牙通過古琴的“音”傳遞的信息------感悟浩瀚宇宙奧妙,感歎人生世態的無常炎涼。
如果要把樂器比作人,那麽備受大眾推崇並趨之若鶩的所謂樂器之王-----鋼琴,就好比一個行事張揚成員眾多的大家族。鋼琴曲總給我以繁表簡之感,像戰爭中的人海戰術。層層疊疊的音垂各司其職。或輪流上陣或同時出擊,熱熱鬧鬧。
小提琴呢,就像一個純潔的充滿理想和浪漫的清新二八小麗人。音色清澈明亮沁人心肺。
中提琴,聲音不重不輕不驕不躁不溫不火。如一位已經世態見怪不怪的中年人閑暇坐在茶館和三五知己緩緩漫談人間的故事。
大提琴所展示的音色,就如它的名字的那個大字。它的音色如飽經風雨,看淡了春花秋月的大齡老人。一切人間冷暖興廢事都在那低沉渾厚的聲音裏了。
古箏就如大戶人家的小姐太太,一邊無憂無慮地享受著春花秋月,花前月下,春江秋水的安逸和似錦的繁華。陰晴圓缺空寂惆悵時,也怨怨地,憂憂天,悲悲秋,傷傷感再念念經學學道,所以古箏最適合表現春光秋色,紅塵恩怨。戀花悲秋之類。
笛子。簡潔悠揚的聲音,就像遠離煩囂身居僻壤的少年,不想也不知道外麵世界的繁華,自得其樂於山水之間。
二胡。 一個命運不濟,飽經滄桑和世態涼熱的人的心聲。《葬花嚀》裏,黛玉的至潔自憐的淒苦被那如泣如訴的二胡拉出了不知多少人的眼淚。
古琴-----古琴是世上唯一一種不適合用來對大庭廣眾表演的樂器,比較適合對己對天彈奏。即便有些經典古琴曲也是敘述凡間人事,但並非它的主旨。它那低沉厚重的聲音如一個背對紅塵大徹大悟得道高人,仰望和感歎著造化的偉大和奇妙,那聲音是他的靈魂對那“至高”的述說。傳說中”俞伯牙撫琴覓知音”的故事,也不過是故意借助難得的知音,更有力地佐證和敬服那巍巍高山潺潺流水所彰顯的造化的偉大,再赴約而不得的遺憾便是感歎人生的無常,和人間繁華的虛幻。主旨還是那“道”。
如把這些樂器用畫來比喻,那麽小提琴,二胡,笛子等就如一幅幅素描,或國畫的白描。鋼琴和古箏就如兩幅故事情節豐富,人物眾多的工筆畫。古琴則是一幅著墨極少,大片留白的抽象畫,或國畫的大寫意。 古琴自古為隱士和悟者寄托靈性之物,聲音非同凡響,因此在下便又犯愛改詞愛發明詞匯的老毛病,稱它為樂祖。
西方朔
2016--1--14 北美
古琴一般分為伏羲式和仲尼式,外形大同小異。對木料的材質比較講究,有些文物級舊琴因長時間的音震導致材質的變化如斷紋等而偶得的美妙音質價值連城。
六年前在下回國在網上買的仲尼式古琴。雖不會彈,但,往那一坐隨便憑感覺在幾根重音玄上憑揉滑,一樣有感覺。可惜的是,當時不懂北地用北琴南產之琴適合南方的知識。稍不仔細,琴已經裂了。唉!
請回它的第二天,在下不顧時差,直奔 Home depot,花20刀買了兩條做房梁用的長木板,隨便起一草圖,一天兩夜做成的琴桌琴凳。 可惜由於匆忙,沒等木材全幹就動手,冬季室內空氣幹燥,有點扭曲變形。也好,殘缺配殘缺。也算絕配。
古琴曲《山居》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6HNj6f8xTw
快板名家李瑞傑《武鬆打店》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KThSMXbTQw
京東大鼓名家董湘昆名段: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7BXMeThHGI
董湘昆名段:大實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5LKUgQXKk&list=PL843641F75262B223
董湘昆名段:《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Ugzw6KP1g8&list=PL843641F75262B223&index=2
董湘昆京東大鼓名段:《別》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SrPa6kHC1c&index=4&list=PL843641F75262B223
董湘昆名段《老來難》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RGVEcqYLzw&index=3&list=PL843641F75262B223
董湘昆名段《常回家看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43l1DRFCRA&index=5&list=PL843641F75262B223
祖國文化寶庫瑰寶無盡。隻是大多數人都意識不到,被他山和尚會念經所障目。
西方朔,
2016—1—13 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