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究竟有多愛看熱鬧?(組圖)

來源: flyer 2016-01-13 21:15:55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8364 bytes)

圖片來自太子妃升職記,嗑瓜子看熱鬧四人組
 
文_李國文
摘自《我為什麽這樣活
 
中國人愛看熱鬧,在這個世界上不數第一,也是名列前茅的民族。
 
俄國作家契科夫寫過一篇小說,有一個人看天上飛過的鳥,看得很出神,很投入。路過的人不知道他在看什麽,也停下來仰著脖子看。接著第四人、第五人相繼加入這個行列,甚至路上的汽車也停了下來,執勤的警察也走了過來……人越聚越多,誰也不知道朝天上看什麽,但就是看得一本正經,看得起勁。
 
中國人看熱鬧,和俄國人不同,側重在一個“鬧”字上,身和心的全部投入,那才叫真熱鬧。就看每年春節,從初一到十五,廠甸廟會的人山人海,把琉璃廠塞得一個水泄不通,買的年貨如糖葫蘆,風車,必須高高舉過人頭,方可得保不被擠碎碰壞,便可知道這種有事沒事,連推帶擠,身體力行,愛看熱鬧,痛苦並快樂著的強烈衝動了。
 
魯迅先生曾經寫過的一篇雜文,題目曰《推》,就是描寫中國人如何在看熱鬧的你推我擠的過程中,得到“好白相來希”的快樂。
 
1922年遜帝溥儀大婚,這天大的喜事,使得整個北京城,處於亢奮過度的狀態之中,這熱鬧程度可想而知。街頭巷尾,胡同旮旯,無不談論這樁婚姻;茶樓酒肆,戲院商鋪,莫不期待這場喜事,竟烘托出這個冬月小陽春的十分明媚來。
 
婉容(左)、文繡(右)
 
也許,中國人太喜好熱鬧了,無論製造熱鬧的人,還是等著看熱鬧的人,都唯恐沒有熱鬧。所以遜帝大婚,生怕事態不擴大,場麵不熱烈,群眾不轟動,便想著法兒花樣百出,推陳出新。
 
光紫禁城裏熱鬧還遠遠不夠,要熱鬧出紫禁城外,才能達到大熱鬧,真熱鬧的目的。於是,婉容、文繡從各自的娘家抬到東華門,進入紫禁城的這一路,要按照清宮婚禮的程式進行(其實這時候已經民國十一年,清王朝早已不存在)。民國管轄的北平特別市政府,也答應了,並撥警察局的軍樂隊,駐軍的鼓號隊助興。
 

婉容、文繡、溥儀
 
據溥儀記載,光民國政府派出的軍警,足有數千之眾。
 
那四五裏長的隊伍,中西合璧,遺老遺少,磕頭膜拜,好奇百姓,夾道迎送。由民國政府派出五六千人的軍警沿途護衛,維持秩序,排場之宏大,聲勢之顯赫,可讓看熱鬧的北平人,大飽眼福的同時也跑細了腿。
 
這熱鬧,固然令前朝耆舊,熱淚盈眶,但同樣,也令革命人士氣憤填膺。在民國的天空下,這種時光倒流的感覺,這種僵屍複活的感覺,實在是匪夷所思。
 
 
而像魯迅先生的另一篇雜文《沉渣的泛起》所說,這次遜帝大婚,也把沉寂了十多年,鬱悶了十多年,憋得五脊六獸的封建餘孽,遺裔孤臣,沒落貴族,八旗子弟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他們不但看熱鬧,還要湊熱鬧。據當時的一些報紙報導:
滿蒙王公,遺老舊臣與活佛等,都有進奉。民國要人,上至大總統,下至各地軍閥,下野政客,也紛致賀禮。黎元洪送如意、金瓶和銀壺,其他如:曹錕送如意和衣料;吳佩孚送來衣料和銀元7000元;馮玉祥送如意、金表和金銀器皿;張作霖送成套的新式木器;王懷慶送九柄金如意;(複辟不成下野的)張勳也送來銀元10000元;
 
(保皇派)康有為除送磨色玉屏、磨色金屏、拿破侖婚禮時用的硝石碟和銀元1000元外,還有他親筆寫的一副對聯。
 
以豪富著稱的遺老們,如陳夔龍、李經邁等,送的都是鑽石珠翠。上海的猶太人大資本家哈同、香港的英國籍大資本家何東,也都送了不少珍貴禮品。由於無處存放,溥儀叫人都儲藏在建福宮裏。(據《20世紀中國圖誌》)
皇帝娶媳婦不常有,小市民最熱衷的熱鬧,還是去菜市口看秋決。這是北京人最情不自禁,最踴躍向往的熱鬧,甚至頭天晚上,湧向宣武門,湧向騾馬市,在菜市口丁字街那周遭,先去擺好板凳,站好位置。

因為凡是去看殺頭者,與被殺頭者肯定毫無瓜葛,了無幹係。由於沒有牽連,也就沒有負擔。由於沒有負擔,也就看得從容。因此,每逢秋決,成千上萬的小市民,能三天三夜不眠不食,也要看到劊子手磨得雪亮的大刀片子,在秋天淡淡的陽光下,閃爍著一道白光,怎麽將人犯頭顱斫落的那一刻。
 
當菜市場刑人的場麵成為曆史,一去不複返,到了20世紀60年代,小市民又從挨批挨鬥的群眾運動中,得到大過其癮的熱鬧。

眼看著那些不可一世的黨政要員,遐邇知名的達官貴人,赫赫揚揚的頭麵人物,盛極一時的文化名人,一一掛著牌子,一一倒插雙手,一一押解示眾,一一來到批鬥會場,真是讓看熱鬧的小民眼球都不夠用的。

那十年裏,任何一次批判會、鬥爭會,從來都是保證客滿,從來都是高潮迭起,這種看別人倒黴,而自己僥幸免災,看別人完蛋,而自己居然未被波及的熱鬧,又一次讓我深深領教小市民心底裏的陰暗麵。
 
固然,看熱鬧的人中,不乏同情者,惻隱者,敢怒而不敢言者,但幸災樂禍者,稱心快意者,借此出一口受壓抑惡氣的泄憤者,也是大有人在。
 
其實,中國人的民族性格,曆來是慢半拍的。但對在人口密集的城市裏,占大多數的小市民而言,那無關宏旨的熱鬧,那表麵文章的熱鬧,所表現出來的積極性,趨從性,不問後果的盲動性,實在是不敢恭維的。
 
看熱鬧,大概既是人類的一種天性,也是人類的一種本能。而天性,通常受著下意識的操控,本能,往往受著內心所支配。因此,這種對於別人不幸的看熱鬧,所達到的小市民精神的最高境界,說到底,還是庸俗。
 
而庸俗,則是小市民靈魂的全部。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