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老子的道法自然

來源: 老幾空間 2016-01-10 14:01:54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4290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老幾空間 ] 在 2016-01-11 21:55:29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漫談老子的道法自然

 

老幾

 

《道德經》是一以貫之。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在《道德經》裏麵,老子的思想是高度一致的。所以隻要弄懂其中一點,用科學的邏輯思維,是不難判斷老子的真實意義的。各個版本之間因為文字不同的糾紛,一般是不應該會影響判斷老子的真實意圖的。而判斷正誤的標準,就是“道法自然”。

 

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那麽老子的“自然”是什麽意思呢?用今天的話說,是“自然而然”,是宇宙萬物沒有“人為幹擾”的本來麵目以及相應的存在和法則,也可以稱為“自在”,比如“天”“地”。

 

“法”是跟隨,following;“道法自然”就是跟隨道固有的法則。今天我們說的“大自然”,就是從老子的“自然”引申而來的,因此大自然的法則,就如同“道”的法則。

 

《易經》《道德經》都是以觀察大自然的運轉,采用比類取象的方法,來認識道的法則。比如老子說“太上,不知有之”,意思是:最高明的君主,人們感覺不到他的存在。根據就是:天地生養萬物統領萬物,是最高明最大的君主,卻使你並不覺得它的存在。

 

這種比類取象,科學術語叫做“分形”,是一種相似性原理。從事科學工作的人,都知道人類社會的複雜係統渾沌現象,屬於非線性動力學問題。解決非線性動力學問題,至今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分形理論,是一種普遍適用的研究方法。

 

這裏的“象”可以是現象,但是必須是真實不虛的現象。我們知道,休謨因果律否定了現象與現象之間的普遍因果關係的必然性。黑格爾認為,休謨之所以否定現象與現象之間的普遍因果關係,主要是他把虛假的現象和真實的現象混在了一起。在黑格爾的哲學裏,事物的本質就是“現象”,本質是通過現象之間的聯係來體現的。

 

由於受喜愛好惡欲望等的影響,人們對同樣一件事情常常是歪曲著看而不自知。所以老子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就是要學習真正的智慧,消除人為的偏見,這樣才能夠獲得“真象”(如今人稱真相)。

 

舉一個物理學的例子來說明。普通人分析一個複雜的線路圖,是按照串聯並聯的原理等效著看,一定要把等效電路畫出來才能把其中的物理參數弄明白。而對一個訓練有素,或者稱為“開悟”的人來說,是不需要這種“等效”過程的,他看這個電路圖是直接的,圖上的物理關係是明明白白地出現在他的意識裏。這種“象”的境界是高保真的,是不會有錯的,所以是真實不虛的。

 

這種情況不少,“玄”而不虛,以藝術家最為明顯。比如鋼琴家,拿到一個曲譜就能夠直接彈出來,而不需要考慮指法。任何一個中等以上智力的人,當長期從事一個職業以後,都會在相應的行業有類似的境界。這種長期訓練而得到的悟性認知所“體認”的現象就是“象”,是形而上和形而下的結合的結果。邏輯思維的知,是不確定的知,是認知的初級階段;這種不覺的知,才是真知,是高級階段的知。

 

再俗一點講,真知的能力,每個人都有。佛家講人皆有佛性,就是這個意思,隻是人受欲望支配不知道罷了。比如每個人對自己如何抬腿走路,是不用思不用想的;並且從來也不因為不想著如何走而走錯,這就是真正知道如何“走”,是長期走路實踐的結果;人如果想著應該如何走,反而走不好了。這個試驗很容易做,不信的人可以用心想著自己走路試一試。人們喜歡說“實踐”出真知,黑格爾說不對,應該“實踐就是真知”。這個走路試驗就可以證明。[由此可見“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到了悟性認知階段就不成立了。]

 

過去人們把修道也稱為修真,從認識論上,禪宗講的擔水吃飯,無一不是大道,就是指訓練這種無覺而知的“自然”方法。修真的絕思無慮,相當於給人這個精密儀器排噪聲,要求很高,否則接受的象都是妄想,俗稱走火入魔。古人講德,從認知上講其實就是為了提高人這個儀器的抗幹擾能力。唯物論者不明白這個道理,認為這都是虛妄迷信,其實恰恰犯了唯心的錯誤。

 

修真不僅有層次之分,也有正邪之分。誤以為絕思無慮得到的認知與邏輯思維的認知是對立的,老幾不能夠接受這種觀點。否則要經典幹什麽,大家席地一坐空想不就得了?老幾認為悟性認知與邏輯思維是相符相承的。

 

懂得了老子的“自然”,無為就是自然。用圍棋術語來比喻說,老子的“無為”就是“自然”的“本手”。自然而然,超越善惡,回歸人的本性,不受情感欲望的幹擾,才能夠獲得真相。善惡感越強,離真知越遠。

 

[原發 2014.8.10 ,修改2015.12.15]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貼一篇舊文,敬候指教。 -老幾空間- 給 老幾空間 發送悄悄話 老幾空間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10/2016 postreply 14:52:21

個人理解 :) -niersi- 給 niersi 發送悄悄話 niersi 的博客首頁 (495 bytes) () 01/10/2016 postreply 17:31:31

初期,打坐是應該的。但慢慢地,在打坐過程中,會發現原來要打坐的那位找不到了,就不太有意識地打坐了,這種感覺難以描述 -miat42- 給 miat42 發送悄悄話 miat42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11/2016 postreply 08:01:52

道法自然,人法自由自在。 -牆根兒- 給 牆根兒 發送悄悄話 牆根兒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31/2016 postreply 19:47:09

太深奧了。多數人都似懂非懂吧。如果“開悟”的人就可以很輕鬆的應對人們每天都要遇到的種種難題和人生的種種境遇嗎?參透這些會使我們 -wantong- 給 wantong 發送悄悄話 (844 bytes) () 03/19/2016 postreply 13:38:44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