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總體國力世界第一已經有一個多世紀了,每一個到美國來的中國人都試圖找出美國的富裕在哪裏,我每次回國,這個問題也一定要被問到。為了找到一個完美的答案,我苦苦求索了二十年卻沒有一個明確的結果。近年來這麽多中國人來看過了美國,能夠回答上這個問題嗎?如果有一個清楚的答案,國人從此也就不要再孜孜不倦地追求這個答案了。直到上個星期五,我六歲半的兒子花一美金買回了一份這樣的東西,無意之中讓我看到了這個苦苦追尋的答案。
二十年前我首次離開國門,到了美國。行前看了一個台灣留學生寫的一篇文章,提到看美國的富裕,要一看平等,打開總統的冰箱和打開一個普通工人的冰箱裏麵的食物都差不多,還要二看四通八達的高速公路,好像國家動脈一樣繁忙不息地輸送著經濟活力。我當時奮力睜大了好奇的雙眼希望看到一個清晰的答案。
我看到了不同階層的美國人的冰箱,的確十分接近。超市裏飯店裏出售的食品也是非常接近,沒有什麽多特別多昂貴的東西。我在電視裏看到對一個百萬富翁的采訪,他剛剛簽了一張數十萬美金支票用於自己公司的采購,下班後就帶著兒子在超市裏一件一件商品地比較價格,節約每一分錢。從這些可以看到美國人生活水平的平均以及日常生活的節儉。美國那川流不息的高速公路更是給了我無比的震撼。可是,當我給國內的父母親朋寫信時,我卻依然不能清楚地說出美國的富裕在哪裏。
二十年前中美經濟實力的差距之大是不言而喻的。我在國內做大學老師全部各項收入加在一起,每個月隻有一百多一點人民幣,出國後要麵對每年一萬多美金的州立大學的學費,怎麽過來的現在想想還都恍若隔世。可即便在那時,當我帶著國內過來的友人四處參觀時,始終不能很好地給他們指出美國的富裕在哪裏。最有說服力的算是這樣的細節:不論是校園裏的餐廳還是街邊的快餐店,免費的紙巾、刀叉、小袋調料總是放在那裏供人隨便拿,每個地方的廁所裏廁紙和一次性的坐墊總是整齊地放在那裏。這些是中國看不到的。
之後我海歸生活十年,命運讓我見證了中國經濟的快速騰飛。讓我看到中國的高速公路網絡神速發展、街頭豪車越來越多,我不停地參與數千甚至數萬人民幣一餐的宴席,我親眼看到浙商老板在高檔場所給洗手間裏遞毛巾的小弟派百元大鈔做小費。中國的摩天大樓遠遠超過了美國,中國的物價也開始全麵趕超。最近發布的數據,直接就說中國家庭淨資產的總額已經超過了美國。那麽,美國還有富裕可談嗎?
上個周五我帶兒子去看的露天電影是城市給大家提供的一個免費的暑期休閑項目。放電影,自然要有賣爆米花的。我當時看了一下價目表,不貴。一份爆米花半個美金,一份Nachos隻收一美金,兒子的故事就出在這份Nachos上麵。
Nachos原文應該是西班牙語,我找不到中文翻譯,簡單說就把類似辣椒、肉類等食材熬製進奶酪裏,使奶酪保持在一個半融化的溫度,然後澆在玉米片上的一種小吃,源自墨西哥,可以說是美國現在最流行的小吃。玉米片可以成袋從超市買到,類似薯片,但是比薯片要健康,尤其它是烤出來的而不是油炸的。
可惜兒子第一次買回來的Nachos我找不到照片了,用一張網絡圖片做個示例。露天賣的不可能有圖片裏這麽複雜,裏麵的許多調料是沒有的。他們用一個類似電飯煲的容器通了電,給奶酪保持溫度。我們兩周前去看第一場露天電影,兒子很興奮,自己前後去買了兩次Nachos和一次爆米花。
時隔兩周,我們第二次去看電影,這回我們有了經驗,什麽防寒的衣服呀、坐的墊子呀都準備好了,不像頭一次那樣要打電話喊媽媽送來。我還專門帶了蘋果、冰的飲料和一袋玉米片。到了電影快開始時,給了早已按捺不住的兒子一美金,讓他去買Nachos,結果他買回來的隻有奶酪,沒有玉米片,就是本文的第一張圖片。
我就禁不住有些納悶,於是父子間展開了這樣的對話:
“你買的怎麽隻有奶酪,沒有玉米片呢?”
“我們不是自己帶了玉米片嗎?”
“那他們怎麽知道?”
“我告訴他們的呀。”
“然後呢?”
“他們說,多給我一些奶酪,我們吃自己的玉米片。”
我聽完了,感慨良久。我的眼前,那個苦苦思索幾十年關於美國的富裕在哪裏的問題出現了清晰的答案。如果把富裕比作水,美國就像一塊吸飽了水的海綿,每一個毛孔裏都透著富裕,可是還一滴都不往外漏,不炫耀,不浪費。
如果是換了從小在中國文化裏長大的我,我怎麽也不會想到去跟人家說這道小吃我自己帶了一半。在中國如果跟服務行業提出類似的要求,除了自己做生意的小老板以外,任何一個職員都會擋駕,而且理由是無窮無盡的,比如不好做賬、收銀機不讓、公司不同意等等。我怎麽也不能想到隻有六歲的兒子會這樣處理這件事,而且得到如此一個兩全其美的結果。
幾個月前兒子春假時我們一家去海邊,當時我去買了熱狗和薯條,因為自己帶了飲料,就沒有買。看到有人跟店裏要冰塊,就壯起膽子跟他們要了,於是得了一整杯的冰塊。結果孩子媽媽直誇我能幹,有了杯子飲料好分,有了冰塊在大太陽的沙灘上那個好處就更不用說了。加上我大把拿去的餐巾紙、塑料刀叉,我們當時的確感歎了一番美國的富裕和大度。
這一次,看到六歲半的兒子這樣處理事情,我才明白倍受老天眷顧的美國,已經把這深藏在每一個毛孔裏的富裕和大度作為一種社會財富傳給了子孫。美國的富裕就是這樣從每一個細節裏透露出來,從小在這樣環境裏成長的孩子,感受著這樣的富足,他們會成長得更從容,更淡定,更實事求是,沒有那麽多的攀比,沒有那麽多的爭先恐後。等他們長大之後,會繼續幫助這個社會以其特有的從容大度的方式向前發展。
如果同樣把富裕比作水,中國的富裕更像沙漠裏的噴泉,富裕的人喧囂雲上,錢花不完還不知道怎麽花,幹涸的人望眼欲穿,就難免得紅眼病和仇富症。在這樣環境裏長大的孩子,要麽就成了“X二代”,不可一世忘記了自己首先應該是一名公民,要麽就急於提前起跑再去拔苗助長,恨不得立即就能跳進噴泉一起喧囂痛飲。
要不要送孩子出國現在是一個頗為熱門的話題。每當我被問到為什麽要為孩子選擇美國教育時,我常喜歡用一句淡淡的“大環境好”帶過。如果再被問到大環境怎麽好時還我還就真答不上來了。兒子這一次的舉動,給了我一個清晰的答案:到美國,在這沉浸於每一個毛孔中富裕中,享受成長中的從容,享受成人後的大度。
本文轉載自: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