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愛情與階級 --- 從gone girl說開去》說的是一部情節曲折的愛情電影。電影的女主Amy是個出身紐約富貴人家且才華橫溢的女孩。電影的男主Nick隻是一個小記者,“ 除了英俊瀟灑之外,似乎一無所長”。
然而,當Nick,一個來自密蘇裏的小城男孩在紐約的浮華中遇見Amy時, Nick費勁心思,投其所好,使自己成功跨越他們之間存在的種種鴻溝,包括階級。“他們相愛,他們結婚。生活似乎可以一直這樣下去,直到天荒地老。”
接下來的事情卻事與願違。
文章《愛情與階級 --- 從gone girl說開去》寫到,“2008年,經濟危機不期而至,Nick失去了工作,母親得了重病,他們不得不離開紐約,回到Nick的家鄉密蘇裏。重壓之下,Nick累了,真實的他開始原形畢露——他聰明,懶散,隻要有可能,他就會盡可能逃避責任,和他父親一樣,Nick沉迷來自女性的崇拜,有一點好色,控製不住就會偷腥不忠。而Amy,表麵看起來很成功獨立,是個完美無缺的女性,而實際上內心充滿不安全感,當丈夫脫離她的掌控,她的所求不得的時候,她就會開始反擊,殘酷地報複,像隻盤踞角落的蜘蛛,不動聲色地織著天羅地網,等待時機,一口口蠶食掉對她不忠不義的丈夫,置對方於死地。”
看到這裏,我忽然若有所思:人生在世就是這樣,得到有時也是一種失去。這場婚姻從一開始就背負了“動機不純”的負擔。細數Nick與Amy婚後生活的諸多變故,皆因“門第階級的差距”而起。正如文章《愛情與階級 --- 從gone girl說開去》所說,“為了愛情,Nick和Amy都做了犧牲。在紐約的Nick委曲求全,他回到密蘇裏,才能做回真實的自己。而住在密蘇裏豪宅的Amy, 懷念的卻是紐約的小公寓。他們到底不是一路人,隸屬不同的階級,演得了一時,卻演不了一世。”
年輕時,常聽長輩們說,婚姻要門當會對,高攀低就往往都不會過得好。而那時的自己,對此不以為然,總認為,兩個人隻要相愛,門戶就不會成為阻礙,甚至會嘲諷那種追求婚姻中的家庭經濟水平相仿的人是過於物質。
看過文章《愛情與階級 --- 從gone girl說開去》的故事,再回憶起這些年身邊真實的例子,才真正意識到:隻有當兩個人的家庭條件、從小的生活環境相配,他們才會在婚姻生活中有共同的興趣愛好,能夠攜手共同經營好婚姻,或許才是婚姻的最佳狀態;否則,門第將可能會成為一段婚姻永遠跨不過去的坎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