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多少年來,這首《三國演義》的開篇詞激蕩仁人誌士的胸懷。這首詞不是羅貫中寫的。這首詞是《二十一史彈詞》中的《說秦漢:臨江仙》。因為這首詞的氣勢和深邃的意境,羅貫中借用了該詞作為《三國演義》的開篇詞。
《二十一史彈詞》的作者是明代三才子之首的楊慎(另外兩位是解縉和徐渭)。楊慎,(1488年12月8日 —1559年8月8日),字用修,號升庵,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區)人,祖籍廬陵。楊慎是明代著名文學家。當年曾經是明朝金科狀元。他的老家四川新都縣至今任有保留完好的紀念他的祠堂。
相傳明朝正德年間,楊升庵狀元及第後,從水路乘船返家視親,行至一河水較窄之處時,恰逢同是衣錦還鄉的武狀元所乘之船。同一條江,行駛兩條狀元船,可謂是千載難逢的盛事,但是,兩條船誰先走誰後走,卻遇到了麻煩。
由於這關係到兩個狀元的身價,一時雙方互爭先後,毫不相讓,結果誰的船都不能前行。為此,兩方爭執了起來,各說各的理,但是爭來爭去也沒有個結果。 最後,武狀元眉頭一皺,想起了一個主意,就對楊升庵道:“我有一聯,你若能對上,我就甘願尾後;你如果對不上,就要讓我先行。”
楊升庵自負文才,一口便答應了對方的提議。於是武狀元出上聯雲:
兩舟並行,櫓速不及帆快
此聯出乎楊升庵的意料,武狀元巧用諧音,既指物又論人。以“櫓速”諧三國時東吳名臣“魯肅”,以“帆快”諧西漢初期名將“樊噲”,意含“文不及武”。文思巧妙,意境深邃。
楊升庵雖是文狀元,但苦思冥想也一時難尋對句對出下聯,隻好忍辱居後,讓自己的船尾隨武狀元之後而行。
從此,這成了楊升庵的一大憾事,幾十年來始終耿耿於懷。直到有一天,他的兒子拜堂成親,一時鼓樂合奏,笛簫齊鳴,楊升庵突然靈光一閃,對出了下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