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吃的中餐都是什麽鬼(組圖)

來源: flyer 2015-04-10 12:18:30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5893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flyer ] 在 2015-04-10 12:24:17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不管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要改變自己固有的觀念,走出自己的舒適區去嚐試新的事物,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最近正好是新茶上市,前不久收到竹葉青給我定製的春茶,於是我就帶到辦公室給同事們嚐鮮。幾個老外圍觀了我泡茶的全過程,看著杯子裏一顆顆豎立的茶芽,都發出嘖嘖的驚歎聲。我告訴他們,看茶就如同紅酒裏的品香一樣,是中國茶文化很重要的一部分。


 

可是,當我把泡好的茶端給他們請他們品嚐時,他們猶豫著接過,聞了又聞,就是不敢開口去喝。因為在他們的認知裏,茶應該是這個樣子的。




 

而眼前這杯水,充滿神秘魔幻的東方氣息,美則美矣,但真要咽下肚子,卻有點勉為其難。




 

我一再堅持,告訴他們綠茶追求新鮮,中國人喜歡用每年春季最新鮮的茶葉招待朋友,所謂“新茶老友”。


 

出於禮貌,他們小啜了幾口,就放在了一邊。下班的時候,每個人的辦公桌上都還放著滿滿的一杯茶。


 

對我來說,在“推廣”中國文化時遭受這樣的挫敗,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有一次和同事聊天,幾個人都誇口自己喜歡吃中餐,我對他們說,你們吃的中餐都不是真正的中餐,而是經過改良的美式中餐,在中國根本沒有人吃,下次我帶你們去吃真正的中餐。


 

看著他們一臉神往,我一下子來了勁頭。第二天中午,我拉著這幫人去了一家很正宗的川菜館,點了夫妻肺片、蒜泥白肉、水煮魚、回鍋肉和螞蟻上樹。


 

等菜一個個上來,我的同事們臉上的表情也在慢慢變得詫異。他們小心翼翼地舉起筷子,小心翼翼地夾起菜放進嘴裏。雖然出於禮貌不停地說很好吃,可是他們的胃沒法撒謊,吃了半個小時以後,大部分的菜都還是滿滿的一盤。


 

於心不忍的我隻好又善解人意地點了左宗雞和芝麻牛。看著他們如釋重負而歡欣鼓舞地把這兩道美式中餐裏最常見的菜一掃而光,我在心裏哭笑不得。


 

在紐約這樣的城市,每個人都標榜自己願意接受新鮮事物,他們誇張地標榜自己熱愛中國菜、熱愛韓國菜、熱愛尼泊爾菜、熱愛任何一個國家的菜,就連會用筷子都是人人掌握的基本技能。可是很多人這樣做,其實僅僅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社交虛榮心,對他們來說,能夠接受的中國菜也就僅僅限於改良後適應了他們口味的美式中餐而已。



到過美國的人大概都知道美式中餐是怎麽一回事。全美各地一共有4萬家中餐館,比麥當勞、肯德基和漢堡王加在一起還要多。大城市裏街頭巷尾幾乎隨處可見,如果你開車上路,即使是在最荒無人煙的偏僻角落,也能看到中餐館像燈塔一樣頑強地矗立在路旁,這些中餐館大多是中國移民開的小型家庭餐館。我在地圖裏用 Chinese Restaurants 搜了一下,結果密密麻麻。




 

這些中餐館裏最著名的菜就是我上麵提到的左宗雞。這個名字其實是誤傳,它真正的名稱是“General Tso’s Chicken”,意思是“左將軍的雞肉”,左將軍就是清朝將領左宗棠。這道菜是用大塊去皮的雞肉裹上麵粉,油炸後澆上濃稠的糖醋醬,味道又酸又甜,口感有點像上海名菜咕老肉。此外,還有芝麻雞和陳皮雞,味道都差不多。

 




 

美式中餐裏最常見的配菜是西蘭花,肉類一般是雞肉和牛肉,由此就誕生了另外兩道美式中餐的名菜:Beef with Broccoli(西蘭花炒牛肉)和 Chicken with Broccoli(西蘭花炒雞肉)。這裏用“炒”有點玷汙了這個字,因為所謂的炒,其實無非是把肉弄熟了澆點湯汁,至於西蘭花,則沿襲美國人的習慣,幾乎是生的。



 

此外,還有雞肉、牛肉以及蝦肉和其他幾種蔬菜的組合,但也不外乎青椒、雪豆和蘑菇這幾種。所有這些菜的味道也都差不多。


美國人不太吃豬肉,所以中餐館幾乎沒有豬肉,不過一部分中餐館會提供 Char Siu(叉燒),當然味道和中國的叉燒是完全不一樣的。


 

還有一道名菜 Egg Foo Young(芙蓉蛋),就是把雞蛋和蔬菜拌在一起油炸,根據顧客口味不同還會加上牛肉、雞肉或者蝦,另外附送一份不知道怎麽弄出來的濃醬蘸著吃。這道菜各個餐館的口味變化極大,主要區別在於醬,有些餐館調製的醬味道還算不錯,雖然口味奇特,但是挺好吃的。


 


 

還有勾芡了很多澱粉粘糊糊的 Egg Drop Soup (蛋花湯)。此外 Hot & Sour Soup (酸辣湯)也很普遍。
 


 


 


 

美國人吃完中餐,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傳統,結賬時店員會給每個人發一個 Fortune Cookie(簽語餅),用雞蛋和麵粉做的,味道有點像蛋卷。打開後裏麵還藏著一張小紙條,一麵寫著一句勵誌的心靈雞湯和幸運數字,另一麵則會有一個中文單詞,配上英文解釋。沒有人知道在中國完全不存在的簽語餅是如何起源的,但是肯定的是,幾十年前想出這個主意的人是個天才,因為這個小把戲在早期美式中餐流行的過程中功不可沒。


 


 

這些小中餐館彼此之間沒有任何關係,但每一家看起來都非常相似,就像是連鎖餐館一樣,幾乎都有一樣髒兮兮和黑乎乎的店麵、一樣風格的燈箱店招、重複率極高的店名。
 


 


 


 

菜單也都長得很像。


 


 


 

甚至連外賣盒都幾乎一模一樣,在美劇裏經常能看到。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美國的幾萬家小中餐館就是美國版的沙縣小吃,定位低端,價格低廉,開店極多但風格驚人統一,都在唱一首忠誠的讚歌。


 

接受度頗高的美式沙縣是快餐,並非中國美食的正統。茶在中國飲食文化中占有重要一席,接受度卻不高。不過,看到同事們留下的,幾乎沒動過的竹葉青,我也不會覺得失望。眾口難調,是普遍現象,更何況是兩種飲食文化的碰撞。真正有特色的無一不是個性的,但凡奢侈的都是需要時間的,例如一年隻有一次的新茶。


 

所以我寧願這一杯早春綠茶,依舊以顆顆豎立的茶芽和神秘鮮嫩的東方綠,讓老外好奇又猶豫,甚至暫時被“嫌棄”。也不願它為了快速迎合老外的習慣變成茶粉茶包,軟趴趴一坨,沒了原來的精氣神,然後還要跟其它的茶包競爭。


 


 

 

新浪微博 / 微信 @假裝在紐約

所有跟帖: 

為什麽你放了這麽多茶葉,杯子裏麵的水還是清的? -free2005- 給 free2005 發送悄悄話 free2005 的博客首頁 (152 bytes) () 04/10/2015 postreply 13:29:35

還有,你的茶葉在哪裏買的?是空運過來的嗎? -free2005- 給 free2005 發送悄悄話 free2005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10/2015 postreply 13:29:46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