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就是好,壞就是壞,實事求是地討論是好事。在價值觀多元、階級分化和正在固化的社會,任何重大議題都是很難達成共識的,這也是今後的新常態。
我看大家對柴片的質疑最主要的還是她暗示的私有化問題,這是因為中國和蘇聯的私有化帶來的慘痛教訓給很多人的印象太深了。事實是最能教育人的,比任何說教和洗腦都管用。朱鎔基主政時搞的那個一刀切私有化,害了多少為工廠幹了一輩子的老工人,又肥了多少貪官和奸商。有的企業本來是盈利的,也被逼著賤賣給內部人。所謂的國企私有化等於是變相搶劫。像沈陽的華晨客車,如果慕綏新不倒台,很有可能被仰融弄成自己的了。多虧薄熙來及時阻止了,挽救了這個當時沈陽最盈利的國企。事實證明,沒有私有化,華晨依然很好,很盈利。沈陽的另一個企業,原礦山機器廠也沒有私有化,現在成了生產盾構機的龍頭企業,也成了沈陽國企的盈利大戶。還有大連的重型集團,大起和大重合並而成的。沒有私有化,現在也是大連國企的盈利大戶。國企的技術優勢和人才優勢,一旦適應了市場競爭,有了一定的自由度,其潛力是巨大的。國企的問題不隻是體製問題,而是治理問題。即使私有的企業,一旦成為上市公司,規模擴大後,也一樣有官僚問題和壟斷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