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認識是如何可能的(三)

來源: 老幾空間 2015-02-08 20:02:12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4054 bytes)

人的認識是如何可能的(三)

老幾

康德的時空觀

在康德那個時代,科學有了足夠的發展,人們普遍接受的是大科學家萊布尼茨和牛頓的觀點,即時間和空間都是客觀的獨立存在、外在於我們的感知方式的。萊布尼茨認為,時間和空間是外在於我們的客觀事物之間的關係條件;而牛頓則認為,有個“絕對時空”的存在。

康德與萊布尼茨和牛頓的時空觀不同。他認為,時空的表象具有先驗的觀念性與經驗的實在性。也就是說,關於時間和空間的表象是一切直觀的基礎,所以,它必然是先於一切經驗而存在的。時空的表象不是物自體帶來的,而是認識主體“我思”普遍賦予直觀的,是感性經驗的“純形式”或純直觀,這就是先驗的觀念性。同時,時空的表象是認識的主體“我思”普遍賦予客體的,每一個認識主體都必須通過時空的表象來認識客體,這就是經驗的實在性。

具體說來,時間是感性的內在直觀形式,空間是感性的外在直觀形式。所謂直觀就是先於一切思維的表象行為,一切知識都借之與對象發生關係。

對古印度稍有了解的人都可以看到康德的時空觀,與東方古印度的超驗哲學有類似的地方。

想象力的聯結作用

前麵說到康德認識論首先麵臨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直觀的材料和先驗的範疇是完全不同性質的東西,直觀鮮活的感性與抽象死板的概念,二者如何能夠結合?比如說人腦子裏“稻子”的“概念”,是如何能夠與實際地裏的稻子聯係起來的?康德的回答是想象力。

用工匠的話打個比方說,“概念”像是河西麵的兔子,“直觀”上像是河東麵的兔子,想象力的作用就像是個橋,一頭連著河西麵的“概念”兔子,一頭連著河東麵的“直觀”兔子,這個“橋”,可以把“概念”兔子與“直觀”兔子聯結在一起,從而使兔子能夠變成知識,從而使我們一看任何兔子就知道是兔子,不會與鴨子搞混的。

那麽想象力是如何起到橋梁聯結作用的?康德的回答是想象力的“圖式”作用。

康德認為想象力是圖示的承載者,是先天的時間規定。圖式意思指的是產生圖像的一般規則和方法。想象力通過圖式的規則,自發地就會產生圖像並與直觀的雜多相聯係。比如一旦建立5這個數字的概念,就可以把這“…..”的雜多連接起來。再比如有了兔子的概念,想象力通過圖式的規則,就可以自發的認識任何一個兔子,而不會與鴨子混淆,因為鴨子不符合兔子的圖示規則。

當然,康德這種圖示規則,是針對他所建立的十二種範疇而言的,而範疇強調的是具有普遍的意義,並非僅僅限於兔鴨5這樣的個別概念。

因為時間是感性的內直觀,空間是感性的外直觀。想象力是圖示的承載者,是先天的時間規定。這樣,想象力既在時間中,又在空間中,一邊連著借助於圖式來聯結時間,一邊借助空間,就使得先驗的範疇能夠合理的聯結於後天的直觀。

用我們前麵的例子作個比喻,想象力有如太上老君,一腳踩在河西,一腳踩在河東,這樣當了鵲橋,讓概念這個死兔子能夠擁抱直觀這個活兔子,從此我們認識了真兔子。

所有跟帖: 

康德是個奇跡,洞察力非凡, 言中了許多現代神經科學的結果。隻有結合現代科學才能重新認識康德。僅僅複述老哲學書闡釋,新意不足。 -野性- 給 野性 發送悄悄話 野性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09/2015 postreply 09:16:04

這些內容還看不出康德的偉大之處,還沒涉及到道德哲學層麵吧?剛看過英國電影《萬物論》,又讓我開始重讀《時間簡史》了。:) -為人父- 給 為人父 發送悄悄話 為人父 的博客首頁 (48 bytes) () 02/10/2015 postreply 18:57:27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