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黑格爾的真理與真實

來源: 老幾空間 2015-01-09 04:01:12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6338 bytes)

漫談黑格爾的真理與真實

老幾 2015.1.9

黑格爾哲學裏麵的有個論斷,按標準的中文譯本的說法是:“理念就是真理”,這或許就是“馬列主義是普遍適用的宇宙真理”和兔子“範例就是真理”的來源。

“真理”一詞按字麵的意思就是真正的道理,引申為恒定不變的原則。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真理”和“道德”一樣,已經成為強權政治壓迫民眾的工具和愚弄人民的手段,以至於我每次提起這些詞來,感覺自己就是個騙子。這當然不是老幾的錯,對此誰應該負責,除了傻子都知道。

今天我要給黑格爾翻案,因為他說的不是“真理”,而是“真實”。

那麽黑格爾所謂的“真實”是什麽呢?原則上就是所謂的“主觀與客觀相符”,但是這裏麵有豐富的內涵,不是大陸政治課上麵講那麽的回事。簡單說來有兩層意思,一個是表麵的形式的真實,一個是更深層的內容的真實。比如你去醫院就醫,見到穿白大褂的大夫,這時候這個白大褂醫生就是個形式上真實存在的大夫。當醫生解決了你的問題,你會說:“這人是個醫生”。反過來,醫生對病人不理不睬,或者專業知識不夠格時,你會說:“這人不是個醫生”– 意思是說沒有能夠屢行作為醫生的這個職能。很顯然,後麵這個意義上的“真實”是更加真實的“真實”,因為你去醫院是為了能夠治病,而不是為了看穿著白大褂的人。

同樣,哲學尋求人的存在,就是人的真實的存在,黑格爾稱之為“靈魂”。這也不是迷信說法裏麵的靈魂,而是真正的自我。。比如有個明白自我的人。臨老時對人說:“我想吃東西,他就是不讓”,旁邊的人笑話他,說明明是你自己不吃,還說“他”不讓。後者誤把肉體當自我,而前者分得很清楚。這個世界上就是這樣,往往是被迷惑的人嘲笑明白人。

所以說,哲學的問題首先是要解決這個關於“存在”的問題,所以叫第一哲學。第一哲學的目的是求真,因此應該是,必須是,隻能是:無目的,無功利的。否則就會被利誘了,不真了。

那麽黑格爾的“理念就是真實”,是自己說說理念真實就真實了嗎?當然不是,是用邏輯論證出來的,而且是用“形式”邏輯的辦法推演出來的。繼承的是費希特 “自我設定自我”,即A = A的方法。前一個“我”是個最初的概念,是“我想要成為什麽”,而後一個“我”,是自我實現的我。比如說,“我想成為一個醫生”是“合乎理念的”,那麽就“一定是現實的”,即通過我的能動性,就可以實現當醫生的願望。

但是,黑格爾的邏輯學並不是簡單的繼承費希特的方法,而是根據思維運動的規律,分成三個階段,每個階段又從三個方麵,層層論證的。黑稱自己的邏輯學是有關思維的科學,這點他是通過邏輯證明了的。我們知道邏輯證明是可以保證正確性的。所以黑格爾的邏輯學跟休謨因果律一樣,你可以不承認,但是你無法駁倒他。

那麽從哲學能夠推出最真實的存在嗎?答案是:不能!理由很簡單:無法驗證!即使黑格爾的邏輯證明也不行!邏輯推理隻能保證推理的正確性,不能保證真實性,因為任何邏輯推理都需要有個前提,而這裏前提的真實性如何,是無法證明的。福爾摩斯大偵探邏輯推理天下無雙,本身卻是個假的。符合邏輯的東西很多,並不一定“真的存在”。

如此說來哲學不成了瞎折騰了?當然也不是。這裏隻說哲學的兩個功能:一個是去偽;一個是求真。一方麵雖然符合邏輯的並不一定真實,但是不符合邏輯的則被認為一定是不真實的。去偽就可以“存真”,這樣就可以縮小求真的範圍。另一個方麵,哲學不僅可以為人的思辨提供方便的工具,而且為求真提供可靠的線索。

說到這裏,可能有讀者就會讚同黑的觀點了。但是黑格爾要是知道老幾這樣淺薄地解釋他,非得氣的從棺材裏麵爬出來不可。為什麽呢?我們說了半天,還沒有交待什麽是“真”。

在黑格爾看來,“真”有兩種,一種是“赤裸裸”的真,即我們感官能夠直接感覺到的;還有一種真,是存在於人們的感官之外的,比如概念之類。人們通常認為概念隻是一種意識上的存在,是沒有形式的,黑格爾認為這是很膚淺的看法。比如說,人一旦意識到“人權”這個概念,就會有相應的行動,比如上訪,對抗強拆,接著引發政府成立“維穩辦”等一係列的管理形式。

因此,理念的真實性,就是針對這種“能動”的作用說的。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