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小報尋根第32篇。
幾周前,習大人在延安,我是說北京,開了個“文藝座談會”。會上,習大人喊出老大一個口號,叫做“文藝不能當市場的奴隸”。
這個口號是個陷阱。
“不能當市場的奴隸”有錯嗎?是,本身是沒錯。 問題是此屬選擇性糾錯。文藝不能當市場的奴隸,它可以當別的啥玩意兒的奴隸嗎?也不可以,文藝不該是任何其他東西的奴隸。再擴大一步,不但文藝不該當任何其他東西的奴隸,其他事情也不該當誰誰誰的奴隸。咱國1949年就“解放”了,成了“共和國”,沒有任何借口把任何人與事兒置於被奴隸的位置。
可是,被奴隸的事兒在“解放後”是“經常發生的”。這裏給大家講一個文革中一幅名畫的故事。上小報:
說的什麽呢?就是它:
老漢不懂畫。關於此作品的藝術水平,不評論。隻說此畫作在文革中的奇特故事。
這個畫,是一位學美工的在校大學生畫的。小夥的名字叫劉成華。畫作不是劉小夥的心血來潮,而是“上級布置”下去的任務。作品完成於1967年秋,1968年被江青女士看中,68年6月江有如下“指示”:
68年江女士發話是啥勁頭?
江女士是太祖夫人,文革時的實權機構“中央文革小組”的第一副組長,江女士發話可能比一個聖旨小一點兒,但比半個聖旨大老大一截兒。從1968年7月1日起,上麵那幅畫出現在全國所有能印畫的平麵上,起自北京,迅速的覆蓋整個咱國。一幅油畫一下子成了“國”畫,由“國家”開印,發送全國。印了多少幅?各種版本加在一起有9億幅!據說,這是世界上被印刷出來幅數最多的畫,前無古人,不知後麵會不會有來者。要知道,當時咱國不過有7億人,每人一張畫還有富裕,包括剛生出來的嬰兒。
每人一幅多,不是全民“文藝”也是全民“文藝”了。上麵那篇文章從畫裏能看出太祖神采是“風華正茂”的,目光是“高瞻遠矚”的,“鐵拳”是“剛勁有力”的,胸懷是“無限寬廣”的。這是直接“文藝”效果,畫還可以引起間接“文藝”效果,比如詩“情”:
學習“心得”的“正能量”也向外釋放:
“心得”的最後一段挺有意思,前麵“寫實”:
毛主席呀毛主席,無產階級革命文藝的根本任務就是要大頌特頌您老人家,大頌特頌您的光輝思想,大頌特頌您的革命路線。忠於您的詩篇我們要大寫特寫,忠於您的畫我們要大繪特繪,忠於您的歌我們要大唱特唱。
然後務虛:
看無產階級革命文藝的春天啊,萬紫千紅,百花齊放!
虛實間有個小問題,“市場”上有9億張《太祖去安源》,為什麽隻有“百花”?文革時的數學基礎真的很爛,差了900萬倍。
到此為止,隻是故事的前半部,後麵還有另一番精彩。
1968年7月1日出名之後,此畫被宣進中南海。據說太祖看了。
後來的說法,太祖在看畫時說他當時去安源是穿“短衣”,沒穿“長袍”。除此之外沒有其它有效記錄。但是,太祖對畫布上自己的形象應該沒不爽,不然不會有日後的9億張。
不過,到1972年,情況有變。
現在咱國的通行說法是,1972年起,對此畫的“宣傳開始降溫”。一下子,7億同胞手裏攥著的9億張“文藝”寶物,成了雞肋。有人放出話來,太祖不喜歡此畫。
靠,4年前,9億張紙還沒被消耗時不說,太祖的神經是不是太長了?7億人的4年,要是能數碼化,這畫得積累多少“文藝”效果啊?浪費“人民”的“文藝”感情到沒關係,反正“鬥私批修”之後感情都歸太祖了,可是4年的空耗必然影響到太祖的革命事業,虧大了!
為什麽先印出9億張來再不爽?其實太祖也啞巴吃了一次黃連。這裏老漢得再交待一下此畫“創作”的曆史背景。
在此畫出現6年之前的1961年,咱國有另一張“名畫”,是侯一民先生創作,侃1922年安源大罷工故事的“劉少奇與安源礦工”:
在這個畫裏,劉少奇劉大人也相當的“高大全”。劉大人玩“文藝”也不客氣,1962-1965年印了17萬張(氣魄比9億還是差遠了)。然後文革開始。文革,目的是不是幹掉劉大人雖還有爭論,但劉大人確實在文革中被幹掉了。幹掉劉,就要把劉所有做過的事兒都黑掉,於是劉不可能在安源幹過任何“好事”,此畫也必須黑掉。就有了1967年劉成華小夥被布置的作畫任務。
可是,安源的事兒,不是太祖的啥生涯 高點。黑劉就算是必需,但不用拿太祖當卒子打衝鋒,尤其是用太祖的短項打衝鋒。就像可以把太祖吹到“當代最偉大的馬克思”,但不必說太祖是通曉“資本論” 的經濟學大腕或是太祖的胡子比馬克思的長。“安源大罷工”發生時,劉是眾所周知的第一線工會談判代表,而太祖人在長沙呢(1922年沒有互聯網與電子通訊,太祖不可能短訊指揮劉)。
“降溫”的1972年,恰是林彪林大帥事件之後,太祖已經知道林大帥生前用“高舉”玩過他,所以繼續把不太靠譜的“安源大罷工領導”披身上,可能會有繼續被林大帥耍弄的感覺,於是就有對那個畫作的“降溫”。
印了9億張的一朵“大香花”,“陶醉”了7億人民4年,然後被“降溫”消失。這中間有沒有奴隸?
多重的!
文革時的“市場”,前麵已經說了,就是要“大頌特頌您老人家”。“市場”就是太祖的奴隸。“太祖去安源”這幅畫,在1968年博得次“市場”的歡心,畫作是“市場”的奴隸。9億張畫被7億“人民”熱愛,“人民”是畫作的奴隸。
所以,隻說“文藝不能當市場的奴隸”是一個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