搗鼓菜肴的熱情,如周期不規律的大姨媽,不期而至。廚房裏熱血騰泄數日,灰飛煙滅後,落下短暫氣血兩虧的身板。
周而複始的堅持和磨礪,時間耋老見證過奇跡的時刻,也毋庸置疑無數次跌破過他的老花眼鏡,anyway,敝人,從一隻廚藝菜鳥,也貌似朝偽高大上的萬裏晴空浴血煽動著鳥人的翅膀。
偉大的舌尖體教導我們,越是彌足珍貴的美味,外表看上去,往往越是平常無奇,辛苦勞作給全身心帶來的幸福,從來也是如此。
母親把味覺深植在孩子記憶中,這是不自覺的本能,這些種子一旦生根、發芽,即使走的再遠,熟悉的味道也會提醒孩子,家的方向。母親烹製的美味是每個人心中固守的鄉愁。
1耳濡目染家傳的炸醬麵
勤勞勇敢舌尖上的中國人-小艾媽的母親,用的案板和擀麵杖大氣而得心用手,因地製宜舌根後的移民-小艾媽媽,丈量著固守與變通的尺碼,家夥都小一號。利器上揮灑,麵體無非薄皮大張,鈍器上揮斥,麵皮稍微小巧卻厚實,賣相雖欠,質感無差。
滾刀片刻間,麵條們裹著玉米粉在寶麗隆盤裏靜置,待到沸水裏跳躍,完成最後的蛻變。
這段時間,小艾媽媽開始籌備炸醬,熱水泡發秘境裏采摘的榛子樹蘑菇,小艾媽媽的母親清晨潛入深山老林,神不知鬼不覺的扛下一籮筐鮮嫩的蘑菇,一邊嘖嘖感恩山神慷慨的饋贈,一邊捶足頓胸懊惱少備了一個土籃子。這批山珍,大部分聯絡了遠親近鄰的感情,少部分飄洋過海慰藉了遊子的腸胃。從個體生命的遷徙,到食材的交流運輸,人和食物的匆匆腳步,停停歇歇,踏過留痕。食物是連接人與人情感的紐帶,對於母親和孩子來說,家傳的食物,是永遠剪不斷的臍帶。
百年老店六必居的幹黃醬做底,肉末辣子提起鍋氣,秘境裏的珍品拉鮮,一碗五味雜陳的炸醬安逸的呆在一旁,期待著與麵條搭配後的淋漓盡致。
麵,醬,配菜齊備,味蕾開始激活,哈喇子不自主地分泌,等待這碗麵的,是被這家的個體們涕漓吐露消滅殆盡後的蕩氣回腸。
舌尖體還教導我們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飲一啄又飽蘸苦辣酸甜。
隔離麵體粘連的玉米粉,優於普通白麵粉,既能防止麵湯過度粘稠,散落下來的剩料,還能熬上一小鍋玉米粥,讓麵條果腹意猶未盡的一家老小,添補胃的縫隙。
次日晨起,巧婦小艾媽媽將剩餘的一塊麵團揉開攤平,撒上海鹽芝麻香蔥,清油中火,炊煙嗆醒了酣夢中的一家老小,掃蕩滿盤的油餅,準備開始一天的勞作。不管是否情願,生活總在催促他們整裝,啟程邁步向前。
2 物盡其用 雞腳凍
雞爪子,富含膠元蛋白,彈牙軟滑的口感,滋潤人體髒器,平衡內分泌係統,使肌膚如凝脂柔嫩,讓雞爪這類草根名號,有了白富美的頭銜,鳳爪。
剪掉指甲,滾開水燙煮撈出,清水裏加入薑,花椒,八角,桂皮,料酒,鹽,放入爪子熬煮到膠質溢出,熄火,將爪子撈出瀝幹。
炒鍋裏入薄油,炒香洋蔥紅蘿卜絲,淋老抽,十三香,鹽等烹出稠厚漿汁,滑入雞爪翻炒出鍋
一盤活色生香的醬雞腳替天行道酬勞了辛勤的一家人,特別是這家的主婦小艾媽媽,牙口鏗鏘有力,一袋煙的工夫,啃掉了3/2盤的菜碼,吐出為數可觀的骨頭。
熬雞爪餘下的湯,清除佐料,待沒有餘溫,入冰箱冷卻,一日後便又是一盤美味清淡的雞腳凍,撇去浮油,切成適當的塊狀,拌入生抽,醋,糖,辣油和香菜,雞腳們華麗轉身後再一次膾炙人口。
3 燙麵西葫蘆素煎餃
西葫蘆,多汁,富含多種微量元素,是麵食餡料的上乘選擇,切絲後擠出的汁水,正好用來和麵,即最大限度保留了蔬菜的營養價值,也讓麵皮的外觀有了春意盎然。正好還有榛子蘑菇搭配,再拌入西芹和洋蔥少許,餡料味道鮮美豐富,讓包餃子的小艾媽媽,心情也變得充實愉悅。耳濡目染,言傳身教,家風世代相傳,一雙來打醬油黑爪的加入,打亂了媽媽行雲流水的節奏,卻增加了親子互動,身體力行,讓孩子在生活中體驗動手的趣味,記住媽媽做的食物,舌尖上的美味,心尖上的情感。母親烹製的美味奠定了每個人的味覺定位係統。
無論根植何處,勤儉持家不忘根本的美德是中國人秉持千年的信仰,樸素而有力量
PS:中壇的才子啊樸曾寫道“舌尖體的特點是,把非常普通的屁大點兒的小事寫得花團錦簇,我看了七集的旁白文案,如喝了七罐子文字糖水。”
為了跟風營造舌尖體,差點把本主婦憋成內急,來來往往的看客,您點個讚,跟個評,拍爪呱唧呱唧,厚德載物也是中華民族經久不衰的素養。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