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宗教衝突讓人重新認識佛教 (zt)

來源: v5 2014-05-22 22:52:56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8811 bytes)
NEW YORK TIMES
觀點
緬甸宗教衝突讓人重新認識佛教
凱南·馬利克 2014年05月22日

倫敦——對於西方自由主義者來說,或許沒有比佛教更吸引人的宗教了。政客們討好達賴喇嘛,名人們尋求進行佛教禪修,科學家和哲學家堅持認為,佛教能教我們很多有關人性及心理學的東西。
甚至一些所謂的新無神論者都傾倒於佛教的魅力。對於大多數支持佛教的西方人來說,佛教是一種深刻的人文主義觀,它的哲學性高於宗教性,是一種創造和平與和諧的生活方式。
緬甸的羅興亞人對佛教的看法則截然不同。羅興亞人都是穆斯林,大多居住在緬甸西部與孟加拉國接壤的若開邦。早期的穆斯林社區可以追溯到七世紀。如今,在這個佛教徒占90%的國家,大約有800萬穆斯林,其中每六個人中有一個人是羅興亞人。
但對於緬甸政府來說,羅興亞人根本不存在。緬甸政府正在開展全國人口普查,表格上共列出135個種族。明顯少了一個:羅興亞族,政府堅持認為該民族必須將稱自己是“孟加拉人”(也就是外國人)。總統發言人葉杜(Ye Htut)最近表示,“如果我們詢問一個家庭的種族,他們回答是羅興亞族,我們不會接受。”
羅興亞人麵臨的問題,比政府拒絕承認他們的身份嚴重得多。他們存在被滅族之憂
自2012年以來,出現了一係列屠殺羅興亞人的惡性事件。佛教暴徒攻擊並燒毀村莊、學校和清真寺,他們通常會得到安全部隊的協助。數以百計的羅興亞人被殺害,無家可歸者達到14萬人——超過了羅興亞族人口的十分之一。獨立機構“防止種族滅絕罪行哨兵計劃”(Sentinel Project for Genocide Prevention)去年9月發表報告稱,“最近的暴力事件不僅限於屠殺行動,”已經朝著“在整個地區開展種族清洗的方向發展”。
佛教僧人領導了這場反穆斯林的活動,他們稱他們的行動符合宗教信仰的要求。主要的反羅興亞人組織“969運動”的名字代表著佛祖的九大屬性、佛祖教誨的六大義法,以及僧伽的九大屬性。據稱,該組織的領袖——名叫威拉杜(Wirathu)的僧人——稱自己是“緬甸本·拉登(Bin Laden)”。他告訴一名采訪記者,穆斯林“生育率高,而且非常暴力”。因為“緬甸人和佛教徒每天都會被吞噬,”他辯稱,“國教需要受到保護。”
這名激進僧人曾提出了一項“國家種族保護法”,根據這項法律,想娶女佛教徒但不信仰佛教的男性必須皈依佛教,獲得政府的許可。該提案獲得了緬甸總統登盛(Thein Sein,又譯吳登盛)的支持,可能會在6月底前成為法律。
緬甸出現了佛教徒領導的大屠殺行動,鑒於這個醜陋現實,我們如何能接受佛教是和平思想的理念呢?
很少有人會認為是佛教固有的東西引發了迫害行為。大多數人會承認,緬甸的反穆斯林暴力活動源於該國的政治鬥爭。
於1962年開始執政的軍政府不斷尋求通過煽動對少數族裔的仇恨獲得民眾支持。軍政府剝奪了羅興亞人的公民身份,並在出行、教育及土地所有權方麵對他們進行限製。該政府還對羅興亞族的家庭施行“二胎政策”,以限製他們的人口。
吊詭的是,緬甸民主運動的成功反而導致羅興亞人的問題愈發惡化。為了鞏固自身地位,政府加重了仇恨言辭,而反對派拒絕支持羅興亞人,擔心這會使他們與占多數的佛教徒產生疏離。
民主運動的領導人——諾貝爾獎得主昂山素季(Daw Aung San Suu Kyi)一直可恥地保持沉默,隻願意泛泛地譴責暴力活動。她的全國民主聯盟(National League for Democracy)的成員公開參與反羅興亞人的極端組織。應為迫害行為負責的不是佛教信仰的信條,而是那些傾向於訴諸衝突的人,他們披著宗教外衣,以便獲得支持,為他們的行動提供正當理由。緬甸的情況與很多其他涉及宗教團體的衝突相同——從巴基斯坦到尼日利亞,從印度尼西亞到中非共和國。此類暴力活動的蔓延促使很多人將宗教本身,特別是伊斯蘭教看作衝突的根源。
當然,宗教的確在這些衝突中扮演了角色,但如果將它們看作純宗教性的衝突,那就錯了。當一些爭奪政治權力的群體對宗教加以利用時,宗教的作用通常是確立沙文主義者的身份,沙文主義者認為,其他群體就是魔鬼,而他們自身的行動是正義的。
緬甸的反穆斯林暴力活動,可能會使我們開始質疑我們對佛教的既有看法。這些活動肯定會使我們質疑昂山素季的立場,在西方,人們普遍認為昂山素季是一個無畏的自由鬥士。
雖然很多西方觀察人士承認,緬甸的宗派暴力存在政治根源,但值得注意的是,沒人願意像談論其他涉及伊斯蘭教的衝突一樣進行細致分析。羅興亞人的困境或許會促使我們重新考慮全球範圍內涉及宗教的衝突,推動我們采取不那麽非黑即白的立場。
凱南·馬利克(Kenan Malik)是一名作家、演講者及廣播節目主持人,他出版了《從聖令到聖戰:拉什迪事件及其後果》(From Fatwa to Jihad: The Rushdie Affair and Its Aftermath)。
翻譯:許欣

所有跟帖: 

這篇文章令我想到美國人拍的《天安門》,蔡玲的一句話成為他們尋找暴力的源頭。 -低頭的穀穗11- 給 低頭的穀穗11 發送悄悄話 低頭的穀穗11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22/2014 postreply 22:58:17

封從德再寫回憶錄辯解,已是無濟於事!悟空孫受《天安門》影響很大,卻不去讀讀封從德的回憶錄。 -低頭的穀穗11- 給 低頭的穀穗11 發送悄悄話 低頭的穀穗11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22/2014 postreply 23:02:03

那個女導演,自身局限性很大。 -看客2010- 給 看客2010 發送悄悄話 看客2010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23/2014 postreply 08:22:58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