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識“禮”路,何處是盡頭?

來源: 低頭的穀穗11 2014-05-20 21:55:31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8200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低頭的穀穗11 ] 在 2014-05-20 23:50:48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初識“禮”,應是在孩童時期,還沒有上學識字,知道了有個發音為li的字的意思。大人說給誰誰“送禮”了或者講誰誰“送禮來了”。眼見的,是好東西(如食品、書籍、緊俏物品等)甚至是錢。這個時期對“禮”形成的概念,是物質的。 

 

再識“禮”便是上學了。“敬禮”一詞常見常用,軍人之間見麵敬禮,向祖國敬禮等景象不覺入目。尤其讀了茅盾的《白楊禮讚》,把“禮”作敬詞了(此意我當年理解錯誤,待後文詳述)。

  

然後,忽然批林批孔運動來了,小學三年級的我,對林彪大讚孔子的“克己複禮”,納起悶來!這“禮”是個什麽東西?三年級的孩子自然求解無法,隻是憑直覺感覺這個“禮”是孔老二這個古代大封建地主肮髒的靈魂。我們偉大領袖毛主席通過揭批古代大地主孔老二,讓大家深刻認識到林彪這大壞蛋的肮髒靈魂。他的兒子林立果還經常哼唱蘇修的靡靡之音《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心想林立果這個臭流氓,還莫斯科晚上,晚上男女不幹好事!這個“禮”在心目中具象化了,“禮”乃流氓行為也。

  

直到一日,與一一起拾草的農民老大哥背著簍子,走到村口黑板報前,讀黑板報,見有批林批孔的文章,老哥歎息一聲:“唉,聖人啊!”我感到好奇,回家詢問,孔子何人?家父告訴是古代的教育家。這顛覆了我已經形成的初步觀念,開始對批判“克己複禮”存疑了,但依然無解。
 
隨後的日子直至大學畢業乃至不惑之年,都沒有提高對“禮”的更深層的理解。在以往的共產黨的教育過程中形成的對“禮”字潛意識裏的輕蔑態度,以至於我對書信中最後“此致敬禮”都不太願意用,感覺酸味十足。這裏需要說明的是,“謊言說上一千遍,就是真理”的話,是靠譜的。比如從小對劉少奇和鄧小平的印象就是文革中他倆的漫畫形象。猥瑣,至今是他倆的最為具體的形象,已經改變不了了。盡管理性多次抗拒但感性卻永遠去除不掉了

 

不幸的是,一直“工農兵”的我,不惑之年開始涉獵文化了。
 
首先就是找“克己複禮”的解釋。原來這個“禮”是周代的禮製。孔子認為他生活的時代,如同我們這個時代,是道德喪失的時代,亟需“周禮”來匡扶。想找來“周禮”閱讀,看看具體內容究竟都是什麽,一看,原來是周代的官製大全,又顛覆了一下!
 
當時共產黨的官製我還都沒有鬧清楚,還鬧出笑話。當年俺也屬掌管一方地的小官了,有一涉及人員調動的事情需協調,協助辦理方開口閉口“黨組”如何如何,我暗自納悶,局長辦公會怎麽就成了“黨組”會議?於是怯怯的問道:“為什麽你一直提黨組決定,不是局長辦公會決定的嗎?”,對方哈哈的笑起來,而後認真對我講:“你研究自然科學是強項,對社會學沒有研究,吃虧就在這!”“啊,什麽意思?”“人事問題是黨組研究決定,你不了解這個,會被人看輕!”,我恍然大悟,我這才悟出,許多人跟領導講話,什麽時機用“黨組”會議什麽時機用辦公會,是非常講究的,盡管這兩個會議一體,但明察秋毫,是體現你是否有政治覺悟(黨高於一切)的試金石!日後的提拔或者重用,甚至都與這些有關!這是俺們黨的諸多“禮”中的一景,如果此“禮”用的熟練、自然,便是黨的人才了。所以啊,隻好放下讀《周禮》先補習“黨禮”了

 

不曾想,這“周禮”找上門來。孔子“克己複禮”複的是周禮,而後形成儒家之“禮”,留存民間最為典型的代表,就是孔孟之鄉的喪禮。家族父輩解放後遷居棗莊,棗莊是孔子講學之地,鐵道遊擊隊故事發生地。這裏的人都拜把兄弟,稱“仁兄弟”,是孔子留下的,鐵道遊擊隊的組織正是建立在“仁兄弟”的基礎上而發展起來的,現代基本成為互幫互助、哥們義氣、乃至黑社會的性質的團隊。棗莊的喪禮,繁雜鋪張,有幾十道“禮數”,據說當年以操辦喪葬為生的孔子製定51道“禮數”,厚葬之風在當地尤為盛行。嬸嬸去世,我因為工作忙,本想遺體告別時趕到,結果叔叔令我立即前去,我隻好驅車千裏,匆匆趕去。一下車,周圍我不太熟悉的姑家姐姐們便給我穿上白大褂、孝帽子、白球鞋等,囑咐去哭嬸嬸(遺體放在家中),嬸嬸我一生隻見過兩次,並沒有感情,哭不出來,我隻是站在遺體旁默哀!開口閉口都是“仁兄第”話題的哥哥們,開始指導我了,教“三拜九叩”教如何“哭泣”,一邊學一邊做,我感覺不虔誠,還不如默哀,我提了意見,叔叔不答應了。告訴我,因我是家族長孫,迎來送往的事情,應該我做,每來一個我都要“三拜九叩”並且陪“哭”,我哪有這個時間啊?再說,我也不會,即便學會了,幾天下來,也把我累的恐怕不能正常上班工作一段時間。正在協商中,一位我熟悉的姑姑家的姐姐說我是基督教徒,按“禮”我不能這樣做。叔叔隻好放棄,轉而找了他人去了。

 

旋即我詢問了姑家姐姐,我是怎麽解脫的?姐姐告訴我,姑姑一家信基督,不按當地喪禮風俗行事。我恍然大悟,在後來叔叔問起我什麽時候是基督徒的,我隻好撒了個謊,說加入很久了,隻是公職,不便公開。

 

隨後,我見到了山東孔孟之鄉的繁雜鋪張的葬禮。即是簡化了,也有二十多“禮數”。每來一撥人,都來個“三拜九叩”,哭的“禮數”尤為感歎!假虛惡集大成啊!假:一遮眼,便能幹嚎起來,甚至地方官員也如此!虛:來人哭喪,於是女人便以更大的聲音,哭嚎起來。惡:守靈是不許自己親子睡覺的,33夜啊!晚上我突然聽到屋外有說笑聲,原來是紮了戲台子,竟然還有東北二人轉。我怒問叔叔,嬸嬸60多歲去世,不是喜喪,為何唱戲?誰出的餿主意?叔叔說,這裏都這樣。我徹底無語了。當看到孝棍又粗又短,弟弟弟媳們手握孝棍像滑稽的木偶,在大街一瘸一拐的行走著情景,我突然質疑起來:這是孔子講學之地,孔孟之鄉,難道這就是儒家留存個我們“禮”嗎?我詢問了主事的,他們告訴是祖宗留下的,現在開始複古。我又問,是孔子?他們回答,是!當然我不敢確信,但在後來我了解的整個山東喪禮情況,孔孟之鄉的狀況都差不多。
 
至此,我對“禮”才開始有了新解,回到開篇提到我小時候對“敬禮”一詞誤解,這“敬禮”之“禮”是指儀式,具體且固化。 

 

又要提到老幾的《有禮走遍天下,無禮寸步難行》的話題了。正是以前我對“禮”的意義的迷茫,才在老幾貼下跟言。我們把問題的爭論僅僅留著咬文嚼字上,是可取的嗎?大家可以講,我這個視角“沒有文化底蘊”是“工農兵流派”(請新新與文兄諒解我在這裏引用你們的話,但我絕不是去指責你們,而是為了說明問題),但有誰能真正去教人識真“禮”逐假“禮”,為社會做真正有意義的事情呢?
 
這又不由的令我想起前些日子我的一個貼言說的故事:
 
我詢問過一位農村大娘,問她為什麽加入天主教?她告訴我,僅僅是比當地農村民俗葬禮少花費一千多元錢,並且能給她尊嚴! 
 
最後想說,“禮數”不僅僅是中國文化的儀式,真正過“禮拜天”的教徒,在這個星球上,是數量最多的人群。這個“禮拜天”裏的“禮”也是有著許多的固化的的形式,經久不衰,輔助聖經,傳遞上帝之音!這是個更為複雜的話題,我無此文化,力不從心,但她一定也涉及“有禮走遍天下,無禮寸步難行”類的命題!

 

所有跟帖: 

看來北方的喪禮都一樣,一邊哭著,一邊的鼓樂班子吹著歡快曲子。 -野性- 給 野性 發送悄悄話 野性 的博客首頁 (101 bytes) () 05/20/2014 postreply 22:35:05

我僅在棗莊參加嬸嬸的農村習俗的葬禮,戲台都是流行音樂,其中有說笑節目,奇怪啊! -低頭的穀穗11- 給 低頭的穀穗11 發送悄悄話 低頭的穀穗11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20/2014 postreply 22:40:38

好文章!!! 跟你一個“外禮內不理”的。 (圖) -文革傳人- 給 文革傳人 發送悄悄話 文革傳人 的博客首頁 (166 bytes) () 05/21/2014 postreply 00:26:00

剛參加兒子的婚禮,是大禮哈。但辦得很有“理”。:))問好! -史迷- 給 史迷 發送悄悄話 史迷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21/2014 postreply 00:46:22

有位西人朋友笑著講其父親葬禮之後,其兄弟在酒吧拿他們的父親所做的一些尷尬事情作笑話。突然悟起來何必苦口苦臉一生! -茅斌騷客- 給 茅斌騷客 發送悄悄話 茅斌騷客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21/2014 postreply 06:20:02

麥穗兄會較真。不過這文寫得好,真實切題。 -揮一揮手- 給 揮一揮手 發送悄悄話 揮一揮手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21/2014 postreply 12:13:25

謝各位!有空碼嗎《漫漫識“禮”路》第2季:) -低頭的穀穗11- 給 低頭的穀穗11 發送悄悄話 低頭的穀穗11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22/2014 postreply 17:22:18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