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大便是災難

文 | 李銘濤

(文章的立場、觀點的最終解釋權屬於作者本人所有)

龐大的自由

 

統一的語言文字、統一的文化、統一的法律製度,足夠多的人才、足夠大的資源在足夠大的範圍內優化配置,足夠大的統一市場,更多的分享、學習、交流、創新……

用經濟學術語來說,龐大的好處就是:成本更低,市場更大,因而利潤更高。經濟方麵如此,其他領域亦然。

龐大的好處一目了然,但千萬不要認為龐大的優勢理所當然!因為,龐大好處的實質是:在更大的範圍內,更多的人和物獲得了自由。隻有在這個前提下,龐大的好處才會顯而易見。

龐大的鉗製

 

龐大不能自由的話,情況將完全不同。一個國家內部各部分之間的壁壘比國家之間的邊界還嚴格,就將嚴重地阻礙到社會每一部分的發展。

既便同樣的鉗製製度,在龐大的國家就表現得更為嚴重:

1、體積龐大,慣性很大,難以扭轉

2、牽扯人多,牽涉麵廣,動作遲緩

3、東方不亮西方亮,總有一塊出油的油渣,所以有條件因循苟且,混吃等死、拖延變革,正如俗語所說“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

4、集全國之力,形成強大的利益集團,以強大的武裝為後盾,敲骨吸髓、對抗變革。

龐大的災難

 

1、龐然大物的災難性在於,舉全國之力,搜刮民脂民膏(最高的軍費比例)豢養了一個看門魔鬼(國家機器),所以,沒有力量能強迫他改弦更張,沒有什麽力量能製約他們行惡,眾人隻能長期忍受恐怖和殘酷。中國人民的忍耐力是最強的,中華民族是堅毅的民族就從此而來。

愛因斯坦寫給美國總統的信說:“如果納粹首先擁有核武器,世界將會怎樣?”是呀!如果不能讓地球沒有核武的話,請讓核武控製在理性國家手中。美國之後,已有好幾個國家有了核武,他們並不都是理性國家,所以核危機仍然沒有結束。

況且“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就像胡楊一樣“活三千年不死,死三千年不倒,倒三千年不朽”。真正是永垂不朽。

2、龐然大物的災難性還在於,隻有到最後一刻才會轟然倒地,也就是說不到最後一刻,他一定不會收手。但這個時候,整個國家已經玉石俱焚,做了他的陪葬。

3、龐然大物的災難性最悲催的要算:廢墟上崛起的又是一個同樣的龐然大物。

不過,曆史這個車輪,雖然旋轉不已,但總會前進。在這片廣袤的大地和眾多的人口上,終究會有自由的龐大。那時候才是一個真正的盛世。

黃金時代

 

中國真正意義上的盛世隻有兩個。一個是春秋時期,一個是宋朝前期。

春秋時期,在周王朝的寬容領導下,小國林立,文化異常繁榮,諸子百家,百姓安居樂業,經濟蓬勃發展,人性獲得極大的自由,創造力超群,是中國最輝煌的時代。類似於今天的歐盟。

宋朝,皇帝吸取五代十國的教訓,為了防止軍事顛覆,刻意製定了一係列的措施防範軍頭,所以,強敵環伺,而軍隊衰敗。但正是因為抑製武揚的國策,科舉繁榮,國家機器弱化,導致政權對內控製的放鬆,民間自由的複興,經濟文化社會迅速發達,國家繼春秋以後達到了另一個巔峰。

兼論不幹涉主義

 

一個狼父虐待子女,警察要不要幹涉?一個壞蛋關起門來製造炸彈,警察要不要幹涉?一個團夥在進行種族清洗,要不要幹涉?印度尼西亞屠殺海外華人,我們要不要幹涉?一個強權侵略別國,我們要不要吭聲?如果日本不炸珍珠港,美國應不應該幹涉?

答案是顯然的。但現在有一種逆流,主張國際事務中無原則的不幹涉,無條件的旁觀。這是惡人的哲學,不許別人幹涉自己做惡,也不願製止別人做惡,赤裸裸的見死不救,沒有人性的冷血,惡人的幫凶。曆史一再證明:執行綏靖政策者必將自食苦果。

相對於龐大的惡棍,弱者隻能寄希望於外部的幹涉,請一定不要剝奪朝鮮人民最後的期待。

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都應該是“負責任的大國”,就要承擔國際責任。當一個統治集團與普世價值相背,百姓處在水深火熱的時候,任何負責任的大國不能因為短期的經濟利益而被收買,放棄責任。幹涉是道義的必然,不幹涉反倒是冷血主義。

幹涉的對象是暴力集團或者統治者,幹涉的目的是隻是為了保護弱勢百姓。幹涉的辦法很多,出兵隻是最後的手段。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