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教會學校裏的中國富家子弟 (zt)

來源: v5 2014-04-14 18:08:57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4234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v5 ] 在 2014-04-15 15:14:08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NEW YORK TIMES
美國教會學校裏的中國富家子弟
KYLE SPENCER 2014年04月08日
新澤西州韋恩的德保羅天主教中學。中國學生王笛(左上)和黃韋禕坐在體育場的看台上。
:Ángel Franco/The New York Times
新澤西州韋恩的德保羅天主教中學。中國學生王笛(左上)和黃韋禕坐在體育場的看台上。

新澤西州韋恩——來到德保羅天主教中學(DePaul Catholic High School)成為該校2014屆的一員時,王笛並不缺少國際經曆。作為中國陝西一名石油企業高管的女兒,她曾參加過在日本舉行的一個精英夏令營。她對法餐的美味有著直接的了解。她最喜歡的電影是《教父》(The Godfathter)。
雖然她有著見多識廣的經曆,卻也對羅馬天主教的教育知之甚少。今年18歲的王笛在學校的大堂上了她的第一課。抬頭盯著木質十字架上釘著的消瘦的耶穌時,她被嚇得倒吸一口氣:“我的天哪!原來這就是天主教學校。”
  • 查看大圖新澤西州韋恩的德保羅天主教中學從中國招收學生。
    Ángel Franco/The New York Times
    新澤西州韋恩的德保羅天主教中學從中國招收學生。
  • 查看大圖中國學生王笛在新澤西州韋恩的德保羅天主教中學就讀,她是一名無神論者。
    Ángel Franco/The New York Times
    中國學生王笛在新澤西州韋恩的德保羅天主教中學就讀,她是一名無神論者。
她並不是唯一有此感覺的人。從威切斯特縣到華盛頓州,教會學校對於中國房地產大亨、能源企業高管和政府官員的後代來說都極具吸引力。各個學校也在積極地招募這些學生,他們讓招生人員飛到中國,聘請中介製作中文版本的學校招生宣傳冊,將引人注目的照片放上學校主頁,照片中金發淩亂的美國學生和眉飛色舞的中國同學一同嬉戲。
在為學校注入國際多樣化的同時,他們中的一些人還需要支付五倍於當地學生的學費,這也幫助因為入學數量驟減而經曆財政重創的學校脫離了困境。
如今德保羅的625名學生中有39人來自中國。除了像化學、歐洲曆史、工作室藝術和合唱團這類課程外,他們還要修神學,主持基督服務團聚會,並參加每月的彌撒。他們在彌撒中可以到神壇前接受神父的祝福,但因為他們並沒有受過洗禮,所以不可以領受聖餅。
在印第安納州密歇根市的馬奎特天主教高中(Marquette Catholic High School),20位中國學生住在維多利亞式的磚房和附近的馬車房裏,這些房舍最近剛剛整修過,以容納學校正在擴張的國際生項目人數。佛羅裏達州卡納維爾角附近的墨爾本中央天主高中(Melbourne Central Catholic High School)有60位國際學生,占學生總數的將近10% ,而他們中的大多數來自中國。
“學生們現在不僅僅去大城市,”位於弗吉尼亞州阿靈頓的國家天主教教育協會(National Catholic Educational Association)主席(Robert R. Bimonte)說,“他們還去鄉村、郊區和小城鎮。”
學校並不強求學生皈依天主教。但幾位學校工作人員說,學生必須在祈禱過程中保持尊重的態度,參加必修的神學課,並且按規定履行基督服務,比如在教堂的地下室為低收入家庭的學生提供家教,或者在天主教施食處為窮人服務。
而適應是雙方的。紐約州索莫斯的肯尼迪天主教高中(John F. Kennedy Catholic High School)的學生有9%來自中國,他們舉行的糕點義賣包括杯形蛋糕和番石榴口味硬糖。國際友誼俱樂部中的學生用聖誕花環和中國春節的紅燈籠布置學校。
校長馬克·威蘭科特(Mark Vaillancourt)神父半開玩笑地說,北京已經成為了在布朗克斯、普特南和威切斯特縣之後,他的第四大招生區域。
有了國際學生所繳納的學費,他完成了學校電腦教室的升級、完成了體育館的修繕、安裝了LED燈和新的天花板瓷磚,並且將更多的當地學生納入了獎學金的候選名單。
中國學生需繳納的學費為4.75萬美元(約合30萬人民幣),是當地學生的5倍多。差額一部分是因為食宿以及像保險一類的服務,但這並不是全部原因。威蘭科特神父說高學費是可以理解的,因為這些學生的父母並不在資金籌措上提供幫助和貢獻,並且他不認為這些學生在日後會是積極回報母校的校友。
除了幫助他們各自的學校完成更新外,他說他們還在教會和這些前途無量的中國青年之間嚐試建立積極的關係。
“你總是希望能成為宣揚信仰的使者,”他說。
與其說富裕的中國家長是在尋求天主教教育,不如說是在尋求美國教育,幫助他們的孩子在美國就讀大學,躲避中國的教育體製,許多人形容後者考試負擔沉重、淘汰機製粗暴。近年來世俗的私立學校也一直大力在中國招生。
就讀於約翰·F·肯尼迪高中的高三學生王家成(音譯)來自沿海城市寧波。他說他離開中國是為了在人文和科學方麵獲得全麵的教育。他說,“我想有時間做自己喜愛的事情”,包括打鼓和唱歌。他說,學校的宗教背景在擇校時幾乎沒有起到什麽影響,不過他現在發覺學校每天的禱告能給人安寧。現在,他有時也會在睡前獨自祈禱。
“我相信科學,”王家成說。“不過現在,我好像一半是基督徒了。我開始相信上帝這套說法了。”
他在中國的母親李琦君(音譯)接受了電話采訪。在被問到是不是相信兒子會皈依時,46歲的李琦君用普通話不以為然地說,“這種事不會發生的。”
至於自己的宗教信仰:“完全沒有,”她說。“我是個黨員,共產黨員。”
肯尼恩學院(Kenyon College)亞洲研究項目主任安娜·孫(Anna Sun)表示,就讀教會學校的中國學生可能會認同基督教傳統,甚至受到打動,不過不認為需要做常規意義上的皈依。
“這不像在西方,一個人要麽是天主教徒,要麽是新教徒,但不能兩者都是。但在中國,多數人與宗教的關係更為靈活,這主要是因為傳統的中國宗教並非一神教。”
中國基督徒的人數相對較少,但在增多。部分原因在於,盡管政府對有組織的宗教團體存有戒心,但地下教會仍然生存了下來。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在2011年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5%的中國公民自稱是基督教徒,不到1%自稱天主教徒。
幫助中國學生就讀外國學校的招生人員和留學中介說,他們不會特別強調天主教學校的宗教特征,而是突出他們認為對今天的中國家庭更為重要的因素,用“基於價值觀、有使命感”這樣的措辭強調天主教教育的特質,同時也強調安全和管理。
布魯克林本森社區(Bensonhurst)主教科尼高中(Bishop Kearney High School)現在大約有30名來自中國的學生。該校的國際招生人員巴拿巴·陳(Barnabas Chan)每年冬天都會到昆明、廣州和珠海出差,在各個中學,以及進出口巨擘、科技產業高管寬敞的家中會麵交談。他說,家長並不會在教會學校和世俗的私立學校之間做太多區分,所以他不會“主動提這個”。
兩年前抵達德保羅時,王笛和其他26名來自中國的學生在開始上課前,經過了為期三周的培訓。
他們拿到了一本憲法和獨立宣言的入門讀本,吃了披薩,參觀了附近的社區,還補習了英語。之後就開始學習天主教知識。
該校曆史教師及暑期項目主任貝薩妮·杜安-達克斯(Bethany Duane-Dacles)說,課程中包括視頻、PPT演示文稿,以及玫瑰經念珠等物品。學校會向學生們教授基本的知識:摩西十誡、教會聖統製、如何閱讀聖經、如何劃十字等。
她說,“要是不知道耶穌是誰,還是挺困難的。”
在棘手的問題上,神學教師們常常會一帶而過。教會對墮胎的立場就是這樣一個領域,中國政府在墮胎問題上的立場與教會截然相反。
王笛打算在美國讀大學。她說自己喜歡學習教會信條的過程,她總結道,這些信條意味著“要做好事,不要做邪惡的事。”
不久前的一天早上,她身著德保羅中學的黑色抓絨衫說,她的興趣並沒有繼續深入。她還是打算接著當無神論者。不過她現在仍時不時會祈禱。“感謝上帝,”她低聲對自己說,“有這麽美好的一天。”
Jeffrey E. Singer對本文有報道貢獻。

所有跟帖: 

Good for them. -ZoyaWashington- 給 ZoyaWashington 發送悄悄話 (70 bytes) () 04/14/2014 postreply 19:14:55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