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的“ 短”版


成長的“
  短”版


周末一家人去Outlet購物。在一家品牌店裏看中一件衣服,女兒也覺得不錯,為娘的母性蕩漾,隨即對女兒說:“我已經買了,你若喜歡,隨時可以拿去穿。”

女兒一笑而過:“媽媽,你的size,  我哪能穿的上。”

是啊,我真是忘了,女兒已高出我近十公分,我的衣服她肯定嫌小。女兒的話音剛落,我即刻遭遇到兒子和老公對我繼續的飛“短”流長:

 兒子說:“媽媽,你現在真的‘縮短’(shrink)啦!我們年級的好多女同學都比你高。”

老公說:“這麽多年,我今天才覺得你的個頭可真‘小’,以前我怎麽沒發現呢!”

我這時看著商店玻璃櫥窗中我們四個人的影像,我和老公站在兩端,兩個孩子在中間。曾幾何時,那個兩頭高中間低的弧線全家福,現在已變成三高一低的折線。遙想更早的當年,隻有我和先生兩人,雖是他高我低,畢竟是一對一,數量相當,綠肥紅瘦,也就無所謂高下,;孩子小的時候,當媽的像是統領“三軍”(準確地說,就是家裏的一大二小三口人)的司令(洗衣做飯的“淘”司令和“湯”司令),形象也還算高大;可現在呢?“三軍”已壯大,三人成眾,和那三個“大”眾站在一起,可不就凸現了我這個“弱勢”個體的“小”眾嘛!也難怪他今天才發現。

記得兒子兩年前開始長個兒的時候,他說了兩句特別有趣的話:‘媽媽,我發現你變“短了,你還沒有你的孩子高,你不覺得不好意思嗎?”不知這孩子怎麽想的,我怎麽會不好意思呢?我對他說:“你若長得沒我高,我才發愁呢!”

因為覺得他的話有趣,我當時還寫了一篇題為“媽媽變短了”(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56586/201204/23561.html)的小文,撫今追昔,節錄部分如下:


家裏的一麵牆上有一張孩子的身高圖表,已經貼了快三年了,每隔一段時間,我們都會把孩子的身高標上,並注明測量時的年月日。

看孩子這樣興致勃勃,就幫他量了一下。 咦?咋回事?怎麽兒子不僅沒“抽高”,反倒“抽抽”了呢?我看了兒子的身高竟比春節期間他爸爸紀錄的那條線還稍低了一點。兒子見我的反應,馬上跟我解釋:“爸爸上次給我量錯了。 盡管我不知道自己長了多高,但我肯定長個了!我的衣服都短了,而且,媽媽,我還覺得你也變短了!”

媽媽也變短了! 這個孩子,我跟他糾正了很多次, 說人的身高的時候,“short”應該說“矮”,不能說“短”,可他還是這樣屢教不改。他的中國話也是到了“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地步,隻不過人家的“不可言傳”是內容太精妙,無法用言語描述;而吾兒的“不可言傳”是不能用正確的詞來表達。

還是安慰自己一下,對兒子的要求不能太高,慢慢改正吧,詞能達意也算不錯了。

兒子以他的身高做參照係,我這個媽媽這幾年肯定是會一直“短”下去的。我得要有點人“短 ”誌不“短”的精神,關鍵時候還是能夠“壓他一頭”的。。。

在這篇小文的後麵,我還意氣風發地寫下評論:

有誌不在年高,有誌亦不在身高~

不管兒子說我短或不短,俺都是這麽長~~等我七老八十,更是他 的“高”堂 ~~

 

現如今,兒子已經把“媽媽變短了”演變成媽媽縮水了(shrink )”。因為跟他不在一個高度上,和他說話都需要仰視,看來以後要改為“促膝談心”的形式了。看著比我高出近一頭的兒女,當初我的人“短 ”誌不“短”的精神好象已沒那麽堅定了。不得不承認,有時不是人家仗“勢”欺人,而是“形勢”逼人。無論如何,我要學習如何揚長避“短”了。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