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翁和漁翁
兒子在初中時,經常說:塞翁失馬,焉知禍福;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久而久之,就變味了:塞翁失馬,漁翁得利。感覺是這倆老頭兒一個失意、悲觀,一個得意、開心。
後來有一天,筆者就在想:塞翁和漁翁,到底誰值得欽佩與學習?
從兩個故事的起初來看,塞翁是屬於弱勢群體,而漁翁則是既得利益者。但從故事的結局來看,卻並非如此。
塞翁之所以是塞翁,在於他的心態,隨緣、隨性、隨心,在人生道路上不執著,重情義,臨危不亂,淡看紅塵,不計得失。
漁翁之所以是漁翁,在於他的另一種形態,鑽空子、投小機、貪小利,在人生道路上圖私利,遠朋友,一夜暴富,斤斤計較,患得患失。
其實,無論是塞翁還是漁翁,都沒有什麽可指責的,畢竟人就是各有個性,隻不過他們各自做各自的自我,走自己的道理。旁觀者應該欽佩誰、學習誰,也完全是旁觀者自己的事兒。
不過,就筆者看來,這倆老頭兒,還是有區別的:
塞翁,似乎有點“耳目閉塞”,其實是一種遠離凡塵的邊塞。
漁翁,似乎有點“順手漁利”,其實是一種追求欲望的漁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