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人 ZT

來源: 眾卿家平身 2014-02-19 13:32:48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0777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眾卿家平身 ] 在 2014-02-21 07:02:03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南京人(作者:宋羽)

該怎麽評價南京人呢?總覺得南京人似乎缺少什麽特點,他們沒有北京人的豪氣,沒有杭州人的秀氣、沒有蘇州人的文氣、沒有上海人的傲氣,沒有廣州人的闊氣,沒有武漢人的痞氣,也沒有東北人的爽氣、蒙古人的勇氣、湖南人的匪氣、陝西人的老氣、山東人的義氣、四川人的貴氣,以及沒有西北人的霸道氣、山西人的謹慎氣、重慶人的江湖氣、天津人的圓滑氣,但是南京人又似乎跟什麽“氣”都沾了一點邊,這些“氣”湊在一起,在南京人身上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氣——煙水氣。

煙水氣是什麽氣?就像剛剛睡醒的樣子,用一組詞來概括,是懶散、淡泊、隨遇而安、知足常樂、安於現狀、不在乎、不講究、不計較、不滑頭。這些特質結合起來,讓南京人獲得了一個響當當的外號——“大蘿卜”。對於這個不怎麽雅觀的稱謂,南京人似乎並不在意,還覺得很有趣,“大蘿卜就大蘿卜唄,多大的事啊……”南京人這樣說。

大蘿卜是什麽意思?憨厚、樸實、不講究外表,還略微有一點愚鈍。他們想到一出是一出,說幹就幹,不想幹了就收,你說他無厘頭,他覺得你想得太多。所以外人眼中的南京人,總有一些二五兮兮,摸不著頭腦,難怪南京連區號都是025。當然,這是說笑了。

明朝的顧起元在《客座贅語》中說:“南都(南京)風尚,最為醇厚。”南京的老百姓自古就習慣踏踏實實地生活,日子不浮華,實惠是最重要的。

好比“大蘿卜”的外號——

早些時候,南京的姑娘在夏天經常吃大白蘿卜解渴,於是便成了南京人“大蘿卜”這個特殊稱謂的起源。想象當年繁華的街頭,年輕漂亮的姑娘們旁若無人地啃著大蘿卜,該會吸引外地人多少驚愕的眼光。在外人看來,江南的女孩子應該是矜持和優雅的,就算是吃水果也是蘭花指尖拈櫻桃一枚,怎麽能肆無忌憚地啃大蘿卜呢?好在南京的姑娘們並不在乎,大白蘿卜最解渴嘛,有什麽好做作的呢?

如今南京的大街上已經看不到啃大蘿卜的年輕姑娘了,但是南京人實實在在過日子的方式依舊年複一年地傳承著。

作家葉兆言說:“南京的特點是寬容,南京從來就是一個寬容的城市。”南京人也就像個大蘿卜,對土壤沒有什麽特殊的要求,隨便往地裏一埋,圓滾滾的蘿卜就長出來了。南京是適合過日子的,南京的日子也最和普通的生活相近。很多外地人到了南京以後很容易就融入了這個城市,他們對南京最多的評價是:南京很適合生活。

作為長三角經濟圈的核心城市之一,南京彰顯著一種不顯山不露水的低調,南京人也樂於在這種低調的氛圍中本分地生活。南京位於長江邊上,由於這個特殊的地理位置,南京人有些“不南不北”,北方人認為南京是南方,南方人認為南京是北方,四季分明的氣候也讓南京冬天冷得要死,夏天熱的要命。所以南京人集南北特點於一身,恰如南京方言,南方人北方人都聽得懂,這讓南來北往的人們都覺得南京是個容易親近的城市。

南京人不精明。精明是聰明加上斤斤計較,南京人聰明,但不斤斤計較。聰明的南京人創造了燦爛的六朝文化,不與人計較的南京人繼承了超然脫俗的魏晉遺風,所以南京人總有一股閑適之氣,仿佛天生的名士。這股氣是學不來的,更是裝不來的,學來的和裝來的氣是酸氣,隻有與生俱來的才是大氣。

所起,南京人的“煙水氣”說到底是傳承了六朝的魏晉遺風。

葉兆言在散文《六朝人物與南京大蘿卜》裏寫:“南京大蘿卜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六朝人物精神在民間的殘留,也就是所謂‘菜傭酒保,都有六朝煙水氣’。自由散漫,做事不緊不慢,這點悠閑,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普普通通的大蘿卜在南京人眼中有了形而上的意義,有了惺惺相惜之感。

何謂魏晉遺風?在積極進取者眼中這是萎靡不振、苟且偷生、偏安一隅,隻剩下半壁江山了,還有心情把酒嘯歌、焚香誦經、吟詩作畫、對弈撫琴。魏晉遺風是存在於亂世中的寧靜、正統中的怪誕、克己中的放縱、禮樂中的異類、痛苦中的自娛、失落中的慰藉、正襟危坐中的一點嬉皮士式的小情調。

不要小看了這一點小情調,幾乎從1600年前司馬睿五馬渡江開始,南京就被塑造成了實實在在的文人胚子,你看他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樣子,其實骨子裏的清高和狂傲是任何一個地方的人都不能比的。

清高、疏狂,寬容、謙讓。這兩組詞語看似矛盾,但是在南京人身上卻是統一的。這四個詞融合在一起,就成了一個詞——隱忍。

隱忍,這才是“煙水氣”的核心,也是能夠概括南京人以及南京這座城的最恰當的詞。

什麽叫隱忍?

隱忍不是城府世故,不是韜光養晦,隱忍是一種對俗世的突破,對世事變遷和起落沉浮的更高層次的感悟。柴米油鹽為“隱”,坦然麵對為“忍”,大隱隱於市,大忍忍於忘。

莊子說:“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林徽因說:“真正的平靜,不是避開車馬喧囂,而是在心中修籬種菊。”

縱觀中國的古城,唯有南京做到了這些。

明代文人洪應明在《菜根譚》中收錄了這樣一副對聯:“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卷雲舒。”寧靜致遠的境界躍然於紙上,讓凡塵中的人們讀來心氣順暢,豁然開朗。能夠達到這樣境界的人,離“聖人”的標準也不遠了,隻可惜世人多為俗人,能夠在為瑣事困擾時用這幅對聯開導一下自己已是豁達之舉,至於真要做到這種超凡脫俗的境界則是太不容易了。然而,南京人的骨子裏倒有幾分這樣的豁達淡泊之情,似乎是與生俱來的,這種灑脫常常讓外地人羨慕——“多大事啊!”南京人總會這麽說。

多大事啊!在南京人眼中,生活就是平平常常,什麽驚心動魄都是過眼雲煙。

也許,隻有經曆了高空與低穀之間的頻繁的起落,才會明白生命中的起伏其實就和河水中的漣漪一般平緩。

南京的百姓正是從他們的曆史中練就這種特殊氣韻的。

兩千多年來,南京創造了令人驚歎的輝煌,不論是政治還是文化,南京都有過獨領風騷的年華。虎踞龍盤的威名仿佛一個一廂情願的希冀,一代代王朝在這裏興起,也在短暫的輝煌後湮沒在了曆史的塵埃裏。豐榮的背後,是刀光劍影的哀傷,每一次天子垂青後,留下的總是傷痛。在滾滾的江水中,在斑駁的古城頭,流傳著太多悲戚的傳說。

南京古稱“金陵”,多麽雍容華貴的名字,然而這個“金”是來自於楚威王埋在紫金山裏的12座銅人,目的是鎮住南京的王氣。與“金陵”對照的還有一個卑賤的名字——秣陵。秣是一種用來喂豬的雜草,秦始皇東遊時為了打擊南京的所謂“王氣”,把金陵改名為秣陵。從貴比金玉,到賤如草芥,南京人第一次體味到了命運的大起大落。

楚王與秦王之舉仿佛成了南京命運的一個讖語,隨後在南京建都的朝代都很不爭氣,幾十年的短暫壽命一次次驗證著這個宿命般的傳說。

當綺麗的六朝宮殿在隋文帝楊堅的烈火中化為灰燼,恢宏壯美的六朝文化灰飛煙滅,江南最繁華的都市在一夜之間回到了農耕漁獵的荒蠻社會。這是南京的百姓目睹的第一次浩劫,他們不敢相信這些絕美的建築如此迅速地被付之一炬。濃煙散盡,他們在殘垣斷壁間尋找到了一株幸存的檜柏,人們小心地嗬護著這棵生命,直到今天,這棵1500多歲的古樹仍然在東南大學的校園裏傳遞著有關魏晉遺風的往事。

兩百年後,南京成為了南唐的國都,揮毫寫就了中國詩歌史上最唯美的篇章,然而不久城破,那個孩子一樣多情和天真的李煜被押往開封,從此南京再度沉淪。

又過了六百多年,大明王朝將南京重新托向了政治中心,然而一場“靖難之役”,又讓古城生靈塗炭、血流成河。

及至近代,南京更是承擔了太多的國仇家恨。1840年,下關江麵上的英軍艦船將南京推向了浪尖,一紙《南京條約》讓這座風華正茂的古城承載了太多的負擔。

十年後,太平天國在南京定都,大興土木,建造王府。1866年清軍攻陷南京,大肆劫掠,放火屠城,流血漂櫓。

1912年,兩千年的帝製伴隨著南京城內五色旗的升起悄然終結,一代先行者孫中山在這裏頒布了《臨時約法》,民主、博愛的呼聲從長江兩岸傳遍華夏大地。然而1937年的冬天卻打破了這來之不易的繁華,槍林彈雨中,一具具孱弱的身軀在戰栗中倒下。七十多年後的今天,警鍾依然會在12月13日那一天鳴響。

刀劍與烈火讓一個城市變得堅強,而江南的風和水讓一個城市充滿詩意,在詩意與堅強中,南京人練就了隱忍的性格,他們學會在內斂之中抒寫生命的蕩氣回腸。南京人不怨恨,不埋怨命運的變化無常,他們知道,怨恨隻會讓人喪失創造的信心和勇氣。南京人是自信的,一次次跌倒,就一次次站起來,拍拍塵土,繼續繪製出讓世界矚目的輝煌。一座曆經了諸多劫難的城市,依然保持樂觀寬厚的心態,這本身就是一種讓人崇敬的品格。

如今,整個中華大地,以“京”命名的城市隻有一北一南,南方的京城與北方的京城遙遙對望。鐵索沉江,折戟沉沙,總覺得——南京,負不起這樣的沉重。

也許,它本就不該做一個都城。

有人說,南京的天空總透露著憂傷,有一種詩人一般的傷感。

南京,如同一塊碎裂的雨花石,斑斕的紋樣在江水中閃爍,斷裂處的棱角漸漸變得圓潤,在穿越了無數個時空的陽光的照耀下,豔麗得有些淒美。曆經了六朝的風雲,見證了大明帝國的爭鋒,消沉了近代槍炮的轟鳴,歲月的磨洗,讓天生麗質的寶石越發顯露出質樸的光澤。隱忍、堅韌,這是這座故都在曆史的淘洗後積澱下的性格。美麗的雨花石,便是這座古城在一次又一次的榮光與傷痛後煉化而成的舍利。

所以,南京人淡然,南京人懶散,南京人懂得活在當下的樂趣。

這不是對命運的逃避,而是對有限的生命的覺悟和珍惜。

你看看身邊的南京人,他們很少嫌貧愛富。南京老百姓會羨慕有錢人,但從來不覺得有錢是一件多麽了不起的事。南京的老百姓再窮也會理直氣壯地窮著,再富也會安分守己地富著。不以貧富論成敗,過日子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南京的富人很低調,從來不出來惹是生非,開豪車亂飆之類的事是很少聽說的。

南京人勤勞,懂得生活。在南京,幾乎聽不見稀裏嘩啦的搓麻將的聲音,也聽不見劈裏啪啦打撲克的聲音,南京人習慣在工作的時候認認真真地工作,休息的時候健健康康地休息。他們不會做工作狂,也不會在休息的時候消耗時光。南京人愛看書,愛讀報,愛去郊外享受綠色和陽光,他們崇尚的是親近大自然的勞作。

南京人知足,不愛炫耀。南京人不在乎別人評論自己城市的經濟發展是不是夠迅速,也不在乎別人評論自己的生活是不是夠精致,他們自顧自地伏在路邊的小地攤上喝鴨血粉絲湯,他們覺得很滿足。拔地而起的摩天大樓、一條條高速鐵路、老祖宗留下來的文化脈搏對於他們來說已經司空見慣,他們的心胸足以包容得下這些曆史。

你再仔細想想,在當今經濟高速發展、社會日趨浮躁的背景中,哪個城市的書店能有南京這麽多?在南京,很少聽過哪家書店幹不下去關門了。從傳統的新華書店,到麵向市場的大眾書局、鳳凰書城,再到文藝範兒的先鋒書店、古籍書店,以及遍布街頭巷尾的小書屋,南京的書店從來不缺讀者。甚至茶樓、酒吧、咖啡屋,沒有一架子上檔次的書,南京人是不屑去坐的。讀書,是南京人的氣韻,文化,是南京這座城浴火重生的精魂。

這就是南京人特有的性格,不夠高雅,但足夠平實。

其實,可供南京回憶的曆史太多了,南京今天的成果也是不計其數,但是南京人並不經常把過去和現在的輝煌掛在嘴邊上,他們知道,數不盡的風流人物,終究是“名士青山,美人黃土”。他們懷舊,但是懷舊的情愫是放在心裏的,更多是時候,他們會好好把握當下的時光。

沒有誰是靠回憶過一輩子的,過往的曆史仿佛大樹的年輪,既定的已無法改變,任由你怎麽訴說,年輪依舊一圈圈生長著。這個道理,南京人無師自通。

你看看今天的南京人,他們的臉上很少一籌莫展,他們知道,不管是榮耀還是傷痛終究都會過去。昨天是今天的過去,今天是明天的過去,再美的風景,也不可能永遠停在這裏,一程山水盡時,另一程景致就在腳下。

南京人就這樣“大蘿卜”一般地過著日子,不求升官發財,不求功名利祿,隻要平安就好。

民間有個說法:三隻蘿卜頂人參。蘿卜的隨和有目共睹,生吃熟吃、涼拌熱炒、熬湯油煎,都行,也不分四時節令和男女老少,總之,雖難登大雅之堂,卻顯得樸實親切。

“不登大雅之堂就不登唄,多大的事啊……”南京人說。也許,這就是南京“大蘿卜”煙水氣的魅力所在吧。

—— 2013年1月27日於南京

所有跟帖: 

南京人本世紀對中國最大的貢獻是出了一位徐老太。已經並將長遠的 -越王- 給 越王 發送悄悄話 越王 的博客首頁 (35 bytes) () 02/19/2014 postreply 19:38:02

徐老太不厲害,南京法官真是厲害,一紙罸賠6萬元判決書徹底改變中國。 -vbnm2211- 給 vbnm2211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19/2014 postreply 20:42:21

恩, 很有啟發。這個隱忍,與那個 -南國鐵樹- 給 南國鐵樹 發送悄悄話 南國鐵樹 的博客首頁 (118 bytes) () 02/19/2014 postreply 20:36:31

寫得跟。。。餘秋雨似的 -周老虎- 給 周老虎 發送悄悄話 周老虎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20/2014 postreply 17:46:44

其實南京風水,人文都不咋地。 冬天陰冷, 夏天酷熱。市罵呆B算好聽的了, 還有更難聽的粗話無法拚寫, 且與時俱進,不斷翻新。 -passingwind- 給 passingwind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21/2014 postreply 01:03:31

對不起, 你沒聽懂。 是`帶璧`, 不是髒話. 古人曰:君子佩玉,小人帶璧。故後來南京人都用帶璧來形容自己身邊的小人。 -落日故園情- 給 落日故園情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21/2014 postreply 01:55:07

矯情!想想南京大屠殺吧! -janechi- 給 janechi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21/2014 postreply 07:39:20

現在的南京人實在跟“六朝古都”掛不上鉤,南京人身上總有種說不清道不明的農民味道 -vtam5789- 給 vtam5789 發送悄悄話 vtam5789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21/2014 postreply 18:22:43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