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怎樣過“革命化”春節
http://blog.ifeng.com/2403259.html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春節,是與“革命”緊密相連的。過年仍要“革命”,百姓也就休想輕鬆,而所謂“年味”,也就充滿了“革命”味兒。
當 時,我正在鄉下務農,過了多年的“革命化”春節。年關將近,公社大隊要掀起“革命”高潮,開廣播大會宣傳當前大好形勢,或是開大會批鬥“牛鬼蛇神”,把 “階級敵人”召集起來訓話,要他們在春節期間老老實實,不準亂說亂動。過年貼春聯,是千年的習俗,春聯的內容,都是表現喜慶吉祥。當時農民雖窮,大多仍要 買張紅紙,請人寫幅春聯,貼在門上,沾點喜氣。但寫春聯的人不敢自編,隻能照抄領袖詩詞和革命口號,或是“為有犧牲多壯誌,敢教日月換新天”、“四海翻騰 雲水怒,五洲震蕩風雷激”、“獨有英雄驅虎豹,更無豪傑怕熊羆”、“風景這邊獨好,江山如此多嬌”;或是“階級鬥爭永不忘,革命江山萬代紅”、“革命形勢 一派大好,農業生產蒸蒸日上”。更多的則是“聽毛主席話,跟共產黨走”。至於什麽“開門見喜”、“吉星高照”,以及“福”、“發”等字,則被當作封建迷 信,一律掃除之。至於親友見麵,抱拳拱手,說“恭喜發財”,也在禁止之列。
既 是“革命化”,社員也就不能在家閑著,大年初一就要出工。動靜大的,要修塘壘壩,工地上紅旗招展,號子連聲,可謂“熱火朝天”;動靜小的,要積肥挑糞,挖 地拓荒,田間地頭,人喊牛叫,頗不寂寞。記得有一年,大年初一趕上下雪,天寒地凍,隊長仍催我們上工,在麥場上翻糞堆,名曰“倒糞”,其實是沒活找活幹, 出無用工。糞堆上凍,倒起來費勁,隊長也覺得這活沒意義,幹不多時就說:“去他奶奶的,這糞不倒了,都回家弄吃的去。”大家仿佛囚犯接到特赦令,當即發出 一陣歡呼,冒雪而歸。
既 是春節,文化娛樂活動當然要多於平時。各大隊毛澤東思想宣傳隊,紛紛在本大隊登台獻藝,或是在公社巡回演出,幾乎天天有戲看。宣傳隊的節目形式多樣,有樣 板戲、獨唱、表演唱,有對口詞、相聲、數來寶,不過演來唱去,內容離不開“革命”與“階級鬥爭”。《白毛女》的第一場,是許多宣傳隊必演的節目,借此證明 舊社會的人民生活多麽悲慘,讓百姓“牢記階級苦,不忘血淚仇”。忠字舞,也是許多宣傳隊必跳的舞蹈,過年更要向偉大領袖獻忠心。過了年初五,公社或大隊, 再召開一場憶苦思甜大會,強調新舊社會兩重天,一個“革命化”的春節,才算過完。而傳統春節應有的歡樂、祥和,都被濃烈的“革命”氣氛衝淡,甚至衝得無影 無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