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核司令”接任務隻說一個字 此後消失20年(圖)
摘要:大漠鑄盾,功在千秋。關於橫空出世的“東方巨響”,毛澤東曾說“這是決定命運的”。
鄧小平這樣評價:“如果六十年代以來,中國沒有原子彈、氫彈……中國就不能叫有重要影響的大國,就沒有現在這樣的國際地位。”
1月10日10時,北京人民大會堂。
一位96歲高齡的老人登上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領獎台,成為令人矚目的“明星”。
這一刻,距離讓炎黃子孫揚眉吐氣的“東方巨響”響起——1964年10月16日15時,已經過去了近半個世紀。
這位老人就是“兩彈一星”元勳、中國科學院院士程開甲。
“世界上有一種安全最可靠,那就是讓敵人知難而退”
核武器,大國地位的標誌,國防實力的象征。
“核彈試驗賴程君,電子層中做乾坤。”這是中國核試驗基地首任司令員張蘊鈺贈給程開甲的詩句。
這樣的褒獎,他當之無愧——
作為中國核武器事業開拓者和中國核試驗科學技術體係創建者之一,程開甲參與主持決策了包括我國第一顆原子彈、氫彈、兩彈結合以及地麵、首次空投、首次地下平洞、首次豎井試驗等多種試驗方式的30多次核試驗。
時光回溯至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從戰爭中走來的新中國領袖深知——中國需要和平,但和平需要鑄盾。麵對嚴峻國際形勢,黨中央審時度勢,作出了自主研製“兩彈一星”的決策。
1960年,南京大學教授程開甲接到命令,去北京報到,去幹什麽卻不清楚。到了北京,他才知道,錢三強親自點將,將他調進了我國核武器研製隊伍。
聽完組織上交給他的任務,程開甲平靜地說了一個字:“行!”從此,他的名字在學術界銷聲匿跡。
1964年10月16日15時,新疆羅布泊。
“起爆!”壯麗的蘑菇雲在西北大漠衝天而起……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
消息傳出,世界震驚。國際輿論這樣評價:“東方巨響”產生的不僅僅是火紅的雲團,更是舉起的拳頭,是中國人民用能力和誌氣攥成的拳頭!
一位哲人說:“世界上有一種安全最可靠,那就是讓敵人知難而退!”從第一次踏入“死亡之海”羅布泊,到回北京定居,程開甲把20多年時光獻給了大漠戈壁。
曆史永遠銘記,程開甲在核試驗任務中留下的一串串永恒足跡——
1966年12月,首次氫彈原理性試驗成功,他提出塔基若幹米半徑範圍地麵用水泥加固,減少塵土卷入;
1967年6月,第一顆空投氫彈試驗成功,他提出改變投彈飛機的飛行方向,保證了投彈飛機的安全;
1969年9月,首次平洞地下核試驗成功,他設計的回填堵塞方案,實現了“自封”,確保了試驗工程安全;
1978年10月,首次豎井地下核試驗成功,他研究設計的試驗方案獲得成功……
大漠鑄盾,功在千秋。關於橫空出世的“東方巨響”,毛澤東曾說“這是決定命運的”。
鄧小平這樣評價:“如果六十年代以來,中國沒有原子彈、氫彈……中國就不能叫有重要影響的大國,就沒有現在這樣的國際地位。”
“我國核試驗是有名的、無名的英雄們,在彎彎曲曲的道路上一步一個腳印完成的”
1996年7月29日,成為後世史學家研究世界和平史時不可或缺的一頁──
這一天,中國政府向世界鄭重宣布:從一九九六年七月三十日起中國開始暫停核試驗。
程開甲在北京寓所聽到這個消息後激動不已。32年前,他站在羅布泊托舉原子彈的百米高塔旁的時候,心裏就想:“總有一天,全世界會全麵禁止核試驗,並徹底銷毀核武器。”
遙想當年,每次核試驗任務,程開甲都會親自到最艱苦、最危險的一線去檢查指導技術工作。他多次進入地下核試驗爆後現場,爬進測試廊道、測試間,甚至最危險的爆心。
他穿著簡陋的防護服,頂著昏暗的燈光進入坑道,一邊詳細觀察詢問,一邊囑咐科技人員一定要把現場資料收集齊全,仔細觀察記錄每個現象。
他曾在一篇文章中寫道:“說起羅布泊核試驗場,人們都會聯想到千古荒漠、死亡之海,提起當年艱苦創業的歲月,許多同誌都會回憶起搓板路、住帳篷、喝苦水、戰風沙。但對於我們科技人員來說,真正折磨人、考驗人的卻是工作上的難點和技術的難關。我們艱苦奮鬥的傳統不僅僅是生活上、工作中的喝苦水、戰風沙,更重要的是刻苦學習、頑強攻關、勇攀高峰的拚搏精神,是新觀點、新思想的提出和實現,是不斷開拓創新的進取精神。”
在程開甲眼中,“我國核試驗,是有名的、無名的英雄們,在彎彎曲曲的道路上一步一個腳印完成的”。
“回國,是我人生的最大成就,我做的一切都和祖國聯係在一起”
核試驗研究所成立之初,從全國抽調了一批專家和技術骨幹。程開甲對他們給予充分信任,作出了許多挑戰性的工作安排。他相信,雄鷹的翅膀是在同暴風的搏擊中鑄成的。
第一次核試驗中立下大功的測量核爆炸衝擊波的鍾表式壓力自計儀,就是程開甲鼓勵林俊德等幾名年輕大學生因陋就簡研製的。我國第一台強流脈衝電子束加速器的研製,也與程開甲大膽將這一高難度項目交給年輕的邱愛慈不無關係。
後來,林俊德、邱愛慈都成為中國工程院院士,邱愛慈還是研究所走出的10位院士中唯一的女性。對此,邱愛慈感慨地說:“決策上項目、決策用我,都需要勇氣。程老就是這樣一個有勇氣、敢創新的人。”
對於榮譽,程開甲有他自己的詮釋:“我隻是代表,功勞是大家的。功勳獎章是對‘兩彈一星’精神的肯定,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是對整個核武器事業和從事核武器事業團隊的肯定。”
遙知湖上一杯酒,能憶天涯萬裏人。程開甲忘不了中國“兩彈一星”壯劇中並肩戰鬥的戰友們。
新中國成立之初,程開甲毅然放棄國外優越的科研條件,回到一窮二白的祖國。“如果我不回國,不到試驗場區,可能學術成就更大些,但是肯定不會像現在這樣幸福和自豪。回國,是我人生的最大成就,我做的一切都和祖國聯係在一起!”回憶半個世紀的人生道路,程開甲這樣向記者深情表白。
雷霆已經遠去,愛好和平的人們卻永遠銘記著那個年代。如今,每每提起羅布泊,老人眼神裏充滿感懷——
那裏,有他充滿激情的歲月,有他終生付出的心血,有他事業巔峰的輝煌,有他揮之不去的眷戀……
(BH)